天天看點

唐朝和吐蕃打仗,為什麼會敗多勝少呢?

縱觀唐朝的曆史,曾經強盛之極,突破了農耕的條件限制,将中原王朝的勢力推進到了廣闊的中亞地區;但,到了王朝末年,唐朝内部不僅有宦官執掌軍權、呼風喚雨和各式各樣的節度使,還有外部敵對勢力的侵襲。

其中,又以吐蕃的威脅最為緻使,不僅切斷了唐朝與西域的聯絡通道,甚至一度攻陷唐朝統治中心長安!整體來看,唐朝在與吐蕃的對戰勝負來看,唐朝雖然偶有閃光,但整體來看始終處于劣勢,吐蕃在征戰中占據了上風。

為何會如此呢?在我們的印象中,唐朝國力強大、軍力強盛,不應該被吐蕃戰勝才對。但,細數唐朝對吐蕃作戰失敗的時間,你會發現其中的原因。

唐朝和吐蕃打仗,為什麼會敗多勝少呢?

要知道,唐朝分為明顯的幾個時期,分别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中唐以後,唐朝在與吐蕃的争戰中,不複初唐和盛唐之勇。在當時,唐朝完全能夠全方位壓制吐蕃,将吐蕃人牢牢地限制在高原之上。

但中唐之後,唐朝明顯不如吐蕃,面對吐蕃的進攻,步步撤退,不得不放棄了西域的大片控制區。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盛唐與中唐之間,爆發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最大的問題在于唐朝的統治中樞始終未能徹底平定下來,内部受到了掣肘,無力集中力量應對外部吐蕃等勢力的挑戰。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為了縮短平叛時間,大力拉攏反叛者,緻使内部各地節度使(藩鎮)林立。

這些人在地方完全是土皇帝,不僅經常不服排程,還會與皇帝兵戎相見!也導緻了皇帝難以信任武将,為此,唐朝太監們開始成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他們(也許是她們)也成為曆史是力量最大的太監,比後來明朝的太監更為強大。

唐朝和吐蕃打仗,為什麼會敗多勝少呢?

曾經有人說,明朝太監力量是曆代宦官中力量最大的時期,對此,我不敢苟同,太監力量最大的時代是唐朝。為何呢?唐朝的太監掌握軍權,明代的太監們隻不過是皇權的附庸,隻要皇帝願意,勢力再大的太監,也敵不過皇帝的一道诏書。

除了唐朝朝廷的軍權掌握在錯誤人手中之外,統治中樞的文官們也争鬥不止,著名的牛李之争,甚至成為了唐朝後期一個重要的标志事件。這一切的種種都嚴重消耗了唐朝的力量,之前開拓進取的唐朝,不得不退縮、固守。

如果唐朝能夠在安史之亂後,徹底平定天下,相信最多不過二十年,唐朝肯定會從戰亂中恢複過來。在平定叛亂過程中,一支支天下強軍被鍛造出來,即使,吐蕃人一時占領了西域的大片地區,也必然無法守住。

隻是,這一幕并沒有發生,唐朝受困于内部的動蕩,再也沒有力量西出了。在藩鎮的掣肘之下,唐朝甚至連堅守西大門都做不到,時常被吐蕃人侵襲。對此,無法集中力量進行整體戰的唐朝,隻能無奈忍受。

唐朝和吐蕃打仗,為什麼會敗多勝少呢?

這也導緻了吐蕃在這一時期,刷到了衆多的戰績,在曆史上留下了對唐勝多負少的記錄。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援,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