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民國軍閥孫殿英,是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東陵大盜”,人人喊打的叛國漢奸。盡管他的結局大快人心,最終病逝于解放軍的戰犯收容所,但在之前的20年裡,他可是相當逍遙自在,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孫殿英犯下了“盜東陵”這麼大的罪,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呢?網傳的說法是,孫殿英用盜取的寶物賄賂了當時的權貴,換回了自己的一條小命。但實際上,這是四大軍事集團博弈後的結果。

一、東陵盜寶一舉成名

孫殿英出生于清朝末年一個清貧的農村家庭,因早年父親與旗人相争被打死于獄中,自小無人管束,喜好結交三教九流。擱到現在,就是個典型的“社會人兒”。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雖然出身不好,但孫殿英憑着一股天生的機靈勁兒,靠倒賣貨物也積攢了不少家産。後來他攜資投軍,依靠左右逢源的本事,漸漸混出了點名堂。

在1928年之前,孫殿英都還是個沒什麼名氣的小軍長,直至東陵盜寶才被人所熟知。那年春天,他被蔣介石委派到冀東地區剿匪,恰巧看到有人盜墓,便也生了不義之心。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被匪兵們搜刮洗劫的清東陵,占地足有80平方公裡,共葬有5位皇帝和4位皇後。其中,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後的定東陵,因建造輝煌、陪葬豐富成為孫殿英的首要目标。

盡管清東陵防盜措施優良,但在強力炸藥的攻勢下,所有的阻攔都無濟于事,隻能任盜墓者為所欲為。當封閉的石門被破開之時,也正是悲劇的開始。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據相關史料記載,慈禧太後墓中的陪葬品不僅價值連城,而且數量繁多。光在棺底鋪墊的珍珠就有上萬顆,各色寶石加起來也有2000餘塊,實打實的豪奢。

此外,還有價值不菲的各種金銀玉器,比如10尊金、翠玉佛、8匹玉雕馬、1座白玉寶塔、2顆翡翠白菜等等。所有陪葬品估值超過白銀億兩,均被孫殿英等人洗劫一空。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二、軍事法庭上被判死刑

别看孫殿英膽大到敢盜墓,但真正行動時也隻能是偷偷摸摸地幹,生怕被人知曉。但紙裡終究包不住火,東陵盜寶一事敗露後,在國内引起軒然大波,衆人紛紛要求嚴懲孫殿英,堅決不姑息這樣的惡徒。

為平民憤,國民政府最後決定臨時組織一個軍事法庭,對孫殿英的罪行進行審判。有意思的是,當時閻錫山還借機給蔣介石使了個絆子,差點坑他一個大跟頭。這是怎麼回事呢?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原來,當時孫殿英明面上還是蔣介石的人,隸屬于其名下的第一集團軍。閻錫山為了挑撥兩者關系,給蔣介石制造麻煩,故意将軍事法庭上的審判官全部安排成了第一集團軍的人。

這樣一來,如果法庭宣判孫殿英有罪,那麼他和老蔣勢必分道揚镳,甚至有可能投靠閻錫山。如果法庭宣判孫殿英無罪,那麼輿論的壓力會全部倒向蔣介石,勢必要他給個說法。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可惜,老奸巨猾的蔣介石并沒有上當,當即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要求對審判官的人選進行調整。經過一番協商調解,最後蔣、馮、閻、桂四個集團軍各出了一名審判官,以示公正。

1929年6月,經軍事法庭審理,孫殿英以主犯的身份被判死刑。但這項判決書最終并沒有真正生效,因為被執行人孫殿英早脫離了第一集團軍的隊伍,自己單幹去了。

三、中原大戰成為香饽饽

難道就沒人追究此事了嗎?事實上還真沒有。對于國民政府來說,搞死孫殿英屬于吃力不讨好的事兒,既撈不到好處,還惹一屁股麻煩,不如放其自生自滅。

孫殿英東陵掘墓盜寶,為何還能全身而退?四大軍閥相争他撿大便宜

更重要的是,當時蔣、閻、馮、桂四大軍事集團正處于劍拔弩張的态勢,中原大戰一觸即發,誰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挑事兒,給自己增加負擔。

至于孫殿英,各方不僅不想追究他盜墓的事兒,反而還想拉攏他。好歹也是有點人馬的小軍閥,誰有本事收于麾下,誰就能多一分助力,多一分勝算。

是以說,在軍閥混戰的年代,根本沒有什麼法律道義可言,隻要你手握兵權,犯罪都會有人為你開脫,死刑犯也能成香饽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