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民国军阀孙殿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人人喊打的叛国汉奸。尽管他的结局大快人心,最终病逝于解放军的战犯收容所,但在之前的20年里,他可是相当逍遥自在,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孙殿英犯下了“盗东陵”这么大的罪,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呢?网传的说法是,孙殿英用盗取的宝物贿赂了当时的权贵,换回了自己的一条小命。但实际上,这是四大军事集团博弈后的结果。

一、东陵盗宝一举成名

孙殿英出生于清朝末年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因早年父亲与旗人相争被打死于狱中,自小无人管束,喜好结交三教九流。搁到现在,就是个典型的“社会人儿”。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虽然出身不好,但孙殿英凭着一股天生的机灵劲儿,靠倒卖货物也积攒了不少家产。后来他携资投军,依靠左右逢源的本事,渐渐混出了点名堂。

在1928年之前,孙殿英都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军长,直至东陵盗宝才被人所熟知。那年春天,他被蒋介石委派到冀东地区剿匪,恰巧看到有人盗墓,便也生了不义之心。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被匪兵们搜刮洗劫的清东陵,占地足有80平方公里,共葬有5位皇帝和4位皇后。其中,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因建造辉煌、陪葬丰富成为孙殿英的首要目标。

尽管清东陵防盗措施优良,但在强力炸药的攻势下,所有的阻拦都无济于事,只能任盗墓者为所欲为。当封闭的石门被破开之时,也正是悲剧的开始。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据相关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墓中的陪葬品不仅价值连城,而且数量繁多。光在棺底铺垫的珍珠就有上万颗,各色宝石加起来也有2000余块,实打实的豪奢。

此外,还有价值不菲的各种金银玉器,比如10尊金、翠玉佛、8匹玉雕马、1座白玉宝塔、2颗翡翠白菜等等。所有陪葬品估值超过白银亿两,均被孙殿英等人洗劫一空。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二、军事法庭上被判死刑

别看孙殿英胆大到敢盗墓,但真正行动时也只能是偷偷摸摸地干,生怕被人知晓。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东陵盗宝一事败露后,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众人纷纷要求严惩孙殿英,坚决不姑息这样的恶徒。

为平民愤,国民政府最后决定临时组织一个军事法庭,对孙殿英的罪行进行审判。有意思的是,当时阎锡山还借机给蒋介石使了个绊子,差点坑他一个大跟头。这是怎么回事呢?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原来,当时孙殿英明面上还是蒋介石的人,隶属于其名下的第一集团军。阎锡山为了挑拨两者关系,给蒋介石制造麻烦,故意将军事法庭上的审判官全部安排成了第一集团军的人。

这样一来,如果法庭宣判孙殿英有罪,那么他和老蒋势必分道扬镳,甚至有可能投靠阎锡山。如果法庭宣判孙殿英无罪,那么舆论的压力会全部倒向蒋介石,势必要他给个说法。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可惜,老奸巨猾的蒋介石并没有上当,当即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要求对审判官的人选进行调整。经过一番协商调解,最后蒋、冯、阎、桂四个集团军各出了一名审判官,以示公正。

1929年6月,经军事法庭审理,孙殿英以主犯的身份被判死刑。但这项判决书最终并没有真正生效,因为被执行人孙殿英早脱离了第一集团军的队伍,自己单干去了。

三、中原大战成为香饽饽

难道就没人追究此事了吗?事实上还真没有。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搞死孙殿英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既捞不到好处,还惹一屁股麻烦,不如放其自生自灭。

孙殿英东陵掘墓盗宝,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四大军阀相争他捡大便宜

更重要的是,当时蒋、阎、冯、桂四大军事集团正处于剑拔弩张的态势,中原大战一触即发,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挑事儿,给自己增加负担。

至于孙殿英,各方不仅不想追究他盗墓的事儿,反而还想拉拢他。好歹也是有点人马的小军阀,谁有本事收于麾下,谁就能多一分助力,多一分胜算。

所以说,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根本没有什么法律道义可言,只要你手握兵权,犯罪都会有人为你开脱,死刑犯也能成香饽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