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軍衆多将領中,有一位經曆比較特殊的将領,他并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也沒有立下過太大的戰功,但是卻受到蔣介石的重視,成為黃埔生中的第一位師長,第一位軍長,第一位戰區司令,此人就是胡宗南。
天子門生
胡宗南
生于浙江
鎮海,畢業于黃埔一期,從這點上來看,符合蔣介石的用人标準,升官的速度自然也不會慢。胡宗南早期曾擔任國小老師,後來又當過報社的記者。

1924年,胡宗南前往浙江湖州參加别動隊,和戴笠,還有斧頭幫幫助王亞樵義結金蘭。别動隊解散之後,胡宗南前去報考黃埔軍校。胡宗南在上海初試的主考官是毛澤東,在這一關,胡宗南很快就過去了。
但是在廣州進行複試的時候,胡宗南卻落選了,因為胡宗南的個子太矮,還不到一米六,當時考官毫不客氣地跟他說:“你根本就不是當兵的料。”胡宗南當場哭了起來,邊哭邊喊:“
你為什麼不讓我參加革命,個子矮怎麼了,拿破侖的個子也不高,國民革命怎麼能以貌取人呢?”
這個時候,黃埔軍校的黨代表廖仲恺路過,他對胡宗南說:“這位同學,我準許你參加考試。”,當即寫了一張紙條:“國
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隻要身體好,身體健康,個子矮也是沒有問題的。
”憑着廖仲恺給的紙條,胡宗南參加了文化考試,成功考入黃埔一期。
畢業之後,胡宗南參加了第一次東征陳炯明的棉湖戰役,還有
平定
楊希闵
、
劉震寰
叛亂,以及後來的北伐戰争。蔣介石對這位老鄉很重視,1927年5月,胡宗南就升為
第1軍第1師少将副師長兼第2團團長,成為國民黨黃埔系學生的第1個将軍,後來又擔任陸軍第1師第2旅旅長。1931年,胡宗南升任第1師中将師長,開始建立自己的軍事體系。
1936年4月21日,行政院任命胡宗南為第1軍軍長。
淞滬會戰爆發後,胡宗南擔任
第17軍團軍團長,是黃埔學生中第1個軍團長。淞滬會戰期間,胡宗南的第一軍傷亡很大,基層的黃埔系軍官幾乎全部陣亡。之後胡宗南又參加了蘭封會戰,武漢會戰,但是表現不佳。
1939年1月14日,胡宗南任第34集團軍副總司令;8月4日任第34集團軍總司令,成為
黃埔
系學生的第1個集團軍總司令。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升任第8戰區(
朱紹良
)副司令長官兼第34集團軍總司令,手裡握着第八戰區的實權,
屯兵西北,封鎖、侵犯陝甘甯邊區,号稱“西北王”。
1945年7月,胡宗南擔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成為黃埔系學生中唯一的戰區司令長官,此時第1戰區指揮的部隊有5個集團軍、25個軍,總兵力達50萬人,勢力分布到陝西、甘肅、甯夏、河南、晉東南地區。
抗日戰争期間,胡宗南手裡握着國民黨軍最精銳的部隊,但是卻一直都沒有支援其他戰區,也沒有和日軍進行過多少慘烈的戰鬥,而是一直在封鎖、侵犯陝甘甯邊區,制造摩擦。但就是這樣,胡宗南卻節節高升,成為了黃埔生中級别最高的将領,被譽為蔣介石的“天子門生。”
能力差到被懷疑是地下黨
抗戰結束後,國軍進行了整編,胡宗南被任命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手下有20多萬全副美械裝備的國軍精銳部隊。而當時彭德懷将邊區的部隊拼湊起來組建了西北野戰軍,一共才兩萬多人,且裝備簡陋,戰鬥力差。由于敵我力量懸殊,胡宗南一度率部占領了延安和整個邊區,但是接下來的戰鬥,胡宗南卻屢戰屢敗。
1947年3月,國民黨軍第31旅在青化砭大部被殲,旅長李紀雲被俘。5月,第167旅在蟠龍被全殲,旅長李昆崗被俘,蟠龍的衆多戰略物資成為解放軍的戰利品。6月,整編第36師在沙家店全軍覆沒,師長鐘松化裝逃脫。
1947年10月,整編第76師被全殲,師長廖昂被俘,至12月,陝甘甯邊區大部分被解放軍收複。1948年2月,解放軍重兵包圍關中的咽喉要地宜川,胡宗南令整編第29軍增援,結果該部在瓦子街被包圍,至3月1日,整編第29軍全部被殲滅,中将軍長劉戡自炸斃命,整編第90師少将師長嚴明被擊斃。
不論是兵力還是武器裝備還是後勤保障,胡宗南的部隊都占據優勢,尤其是在兵力上,胡宗南所部是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十幾倍
。但就是這樣如此懸殊的差距,胡宗南卻屢戰屢敗,西北野戰軍卻逐漸發展壯大,胡宗南的能力差到被别人懷疑是地下黨。
但是胡宗南确實不是地下黨,他的
機要秘書熊向晖才是地下黨。熊向晖出生于名門望族,他的父親熊希齡是中國近代的教育家,實業家,1923年袁世凱時期,曾擔任過内閣總理,有很大的聲望。
1936年1月,熊向晖在清華大學秘密加入中國共産黨。此時胡宗南正在四處網絡青年才俊,周恩來就派熊向晖接近胡宗南。
臨走之前,周恩來和董必武送了熊向晖八個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由于出生名門,既熟悉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也了解共産黨的理論,是以深受胡宗南的器重,胡宗南還把他送到中央軍校學習。
1939年,熊向晖從中央軍校畢業之後,擔任
胡宗南的侍從副官、機要秘書,成了胡宗南的親信,負責處理機密文電和日常事務,起草講話稿。1943年,胡宗南閃擊延安的行動,就是熊向晖透漏出去的。解放戰争期間,也是熊向晖在不斷地向西北野戰軍透露情報,
毛澤東稱贊熊向晖,說他一人可以頂幾個師。
逃往台灣
1949年5月,随着西安,寶雞的先後解放,胡宗南不得不率殘部
竄逃漢中,從此離開西北。退到四川後,胡宗南被任命為西南軍政長官公署(軍政長官
顧祝同
)副長官兼參謀長,代行軍政長官職權。
胡宗南逃到四川後,名義上還有八個兵團40多萬大軍,但大都是一些剛組建的部隊,戰鬥力不強,士氣也十分低落。胡宗南當時并不想守西南,但是蔣介石卻認為西南很重要,
希望把大西南建設成為未來反攻大陸的前進基地,胡宗南幾次要求率部撤離,但是蔣介石隻給他四個字:“成都決戰。”
1950年3月,
解放軍逼近
西昌機場
,胡宗南将剩餘6萬部隊的指揮權交給參謀長羅列,自己悄悄飛逃台灣,其殘餘部隊不是被解放軍殲滅,就是起義投誠。當時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被關押的國民黨戰犯得知大西南也丢了後,都非常震驚,黃維罵道:“
胡宗南,那就是個敗家子。”
胡宗南跑到台灣後,立刻受到了檢察院的彈劾,但是在蔣介石,陳誠,顧祝同,蔣經國等人力保下,胡宗南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懲罰,蔣介石繼續委以重任。1955年,胡宗南還晉升為陸軍二級上将,擔任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
); }
[灼見]正版蔣介石傳一生戎馬傳奇不可錯過的曆史人物傳記
¥7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