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提到殡儀館,總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即便大白天,也讓人汗毛直豎。

在上世紀70年代的四川重慶江津縣人民醫院太平間外,經常能看到一個頭發花白,面目清瘦的老人,拉着架子車搬運屍體,見者唯恐避之不及,即便車上不拉屍體,人們見到他,也會紛紛捂住鼻子躲避,似乎老人身上有什麼怪味兒。

當時,正處于一個特殊年代,再加上火葬剛剛興起,人們一時還不能接受,于是便紛紛猜測,這運屍工究竟犯了什麼錯,漸漸地,關于他的流言傳播開來,

有人說他是反革命,還有人說他是右派分子,甚至有人說他餓慌了,找不到飯吃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每當聽到這些話,這老人都是搖頭苦笑,不與他人争辯,低頭幹自己的活兒?

這老人真是犯了錯,或者沒飯吃,才幹這一行當?不僅不是,

他還是一位在北韓戰場上立過特等功的戰鬥英雄,他的名字叫譚秉雲

譚秉雲,重慶江津縣人,出生寒苦,幼年的譚秉雲沒讀過書,七八歲時,開始給地主家放牛,稍大一些就開始割草放牛,終日勞作,可惜依舊食不果腹。

更不幸的是,在譚秉雲20歲的時候,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上官動辄打罵,還常常克扣軍饷,可謂苦不堪言。

1948年12月,譚秉雲的部隊起義,譚秉雲加入解放軍,先後參加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

解放上海時,譚秉雲一馬當先,即便是腳被劃了一道長長的血口子,依舊不管不顧,冒着敵軍炮火,在河水中為突擊隊推船架橋,戰鬥結束後,被授予三等功。

在解放軍的部隊中,譚秉雲真正感受到溫暖,真正感受到當家做主的感覺。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1950年,抗美援朝爆發,本打算春節回家的譚秉雲義無反顧參加了志願軍,在給爹娘的信中,他說:“

……美國強盜來了,讓我先收拾了這些強盜,再回家看二老……

”。

1950年10月,身為班長的譚秉雲跟随部隊跨過鴨綠江,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譚秉雲率隊前進,幫着走不動的戰友扛槍,背着生病的戰友上路,曆經千辛,準時趕到指定地點,

再次獲得三等功

因為異國作戰,後勤困難,再加上敵軍飛機在天上的封鎖,譚秉雲等人隻能撿美國人扔下的罐頭盒,煮樹葉充饑,即便如此,譚秉雲依舊帶着戰士們,打退敵人一次次進攻,是以,

譚秉雲又立了2個三等功

1951年4月,在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與北韓人民軍經過50餘天的奮戰,殲敵8.2萬餘人,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了了大規模反擊。

5月下旬,

志願軍撤退休整,美軍趁機出動大量機械部隊瘋狂向北進攻,企圖切斷解放軍南撤之路

,緊急關頭,譚秉雲所在的部隊接到指令,在金化東南的390高地構築防禦工事,阻擊敵人,為大部隊過江争取時間。

5月24日,譚秉雲帶着戰士們分成三個組,在一段狹窄的公路上負責阻擊敵人坦克,

最艱巨的爆破任務,由譚秉雲和一名名叫毛和的戰士負責

25日黎明,隐蔽在散兵坑裡的譚秉雲突然感覺地面震動,立即叫醒打盹的毛和,片刻之後,一長串坦克朝着他們開了過來,公路上煙塵滾滾,若是讓這堆坦克過去,後果不堪設想,譚秉雲的眼睛,立刻就紅了,他離開工事,悄悄向前爬去。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等距離坦克六七米時,譚秉雲迅速拔出一顆手雷,朝最前面的坦克扔去,一聲巨響之後,這輛坦克僅僅停頓片刻,又發動起來,朝着前方碾壓過來。

譚秉雲見狀,朝着坦克屁股又扔了一顆手雷,這輛坦克才被炸毀,可惜的是,

爆炸時,一塊彈片打在了譚秉雲的額頭,他昏了過去,再次醒來,聽到的是一連串轟隆的炮聲

來不及多想,譚秉雲便沖向第二輛坦克,可最後一顆手雷扔出,第二輛坦克還沒有被炸毀。

見狀,譚秉雲端起機關槍掃射,吸引敵人火力,讓毛和巧巧繞到坦克後面,去炸坦克,随着一聲巨響,第二輛坦克後面硝煙滾滾,

譚秉雲見狀,立即跳上坦克,朝着炮塔天門蓋裡就是一梭子,送裡面的坦克兵,上了西天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因為沒了手雷,譚秉雲派,毛和去連部要,自己單槍匹馬,收拾掉了美軍一輛吉普車。

等毛和帶着手雷回來,譚秉雲又投入戰鬥,朝着第三輛坦克下手,這輛坦克很倒黴,被火焰點着了裡面的炮彈,噼噼啪啪響個不停,把身後的坦克給吓了個夠嗆,再不敢戀戰,朝後退去。

這一戰,

譚秉雲與戰士毛和,炸毀美軍3輛坦克,1輛汽車,并且殲敵13人,成功将美軍的坦克群,擋在390高地前8個小時,為志願軍渡河,争取了寶貴時間

幾個月後,志願軍召開表彰大會,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握着譚秉雲的手,激動地說:“

你這孤膽英雄,真是天底下最大的救苦菩薩啊,你把美軍11師堵了整整8個小時,才使我們撤離了北漢江,不知保住了多少同志的性命!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戰後,譚秉雲被

授予“反坦克英雄”、“特等功臣”

等稱号,

名字與邱少雲并列英模榜,和黃繼光、楊根思等人共同刊載于《志願軍英雄傳》上

1951年9月,在解放軍總政治部禮堂,

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等人,親切地接待了譚秉雲等志願軍英雄

1952年,

北韓領袖金日成,也在彭德懷彭老總的陪同下,接見了譚秉雲

,譚秉雲給他留下深刻印象,20多年後,再次訪華,還要求再見譚秉雲……

因為多年征戰,譚秉雲的健康出現狀況,高血壓、肺氣腫、胃潰瘍等等,被鑒定為甲級傷殘,1953年,譚秉雲轉業回鄉,離開部隊時,隻背着一個黃色背包,身穿一身舊軍裝。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回到家鄉的譚秉雲,幾乎從不提起自己在北韓戰場的事情,對于組織上的安排,也堅決服從,從不居功自傲,也不講條件,他先後當過警察局副股長、民政局副科長,企業廠長等等,總是幹一行愛一行,深受同志們好評。

1967年,縣裡籌備殡儀館,譚秉雲接下了這一重任,從選址、設計、施工都是由譚秉雲一手操辦,幾乎吃住都在工地上,

因為操勞過度,他舊病複發,胃被切去三分之二

,醫生囑咐他好好休息兩個月,可心憂工地的譚秉雲根本待不住,在重慶住院不到一個月,便火急火燎趕回工地。

1971年,殡儀館建成,當時的人們對這個地方,充滿恐懼,根本沒人願意幹,于是,

譚秉雲親自上陣,為死者整理遺容,穿衣、搬運、焚燒,裝殓骨灰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當時的交通不友善,譚秉雲便推着架子車運屍,兼任“運屍工”一職,因為人們不了解譚秉雲的身份,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風言風語。

除了處理殡儀館的一幹事情,譚秉雲還下鄉宣傳火葬的好處,因為舊思想,挨罵甚至拳腳相向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甚至還出現過死者拉到半途或者火葬場,又傳回要求弄回去的事情……

雖然不被群眾了解,但譚秉雲依舊堅持做這件事情,經過幾年的努力,百姓們漸漸接受了火葬。

1983年,59歲的譚秉雲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

因為在戰場上頭部受過傷,工作起來感到十分困難

退休後的譚秉雲,并未閑着,而是把目光轉向了殘障人士和孤兒,照顧他們的生活,為他們尋找出路,每逢節假日,譚秉雲總是在福利院或者度過,給與他們溫暖。

譚秉雲:炸毀美軍3輛坦克,獲特等功,為何轉業後卻成了運屍工?

2001年,譚秉雲走完人生旅程,病逝後,江津市委書記親自為他主持追悼會,上千群衆,為他送行,場面感人至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