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維讓廖運周随便挑武器,廖運周專挑大口徑重炮,起義後全砸回來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爆發,雙方為了打赢這場戰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國民黨軍投入了80萬部隊,蔣介石最後的黃埔系精銳全部壓入。解放軍也動用了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共60萬大軍的兵力,但是在這場戰役中,解放軍的情報工作也做到了極緻,大批的國民黨軍陣前倒戈,給了國民黨軍緻命一擊,廖運周的110師起義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黃維讓廖運周随便挑武器,廖運周專挑大口徑重炮,起義後全砸回來

廖運周于1903年出生于安徽鳳台縣,1926年考入黃埔五期炮科專業,1927年在孫一中

靖任秋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産黨。“四一二事件”之後,廖運周奉命長期隐蔽,隻和

中共北方局組織部長兼軍事部書記

朱瑞

單線聯系。1938年2月,廖運周擔任第110師第328旅第656團上校團長,台兒莊戰役期間,廖運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多次立功。

武漢會戰期間,日軍淞浦師團被中國軍隊團團圍住,其他的日軍為了避免這個師團被全殲,向德安撲來。薛嶽立刻調集一部分部隊去阻擊日軍的援軍,廖運周的656團也被派到了前沿,并在茨芭山伏擊了日軍的一支辎重部隊,繳獲了大批辎重和其他戰利品。戰役結束後,廖運周拿着一批戰利品去看望師兄黃維。

當時黃維的18軍就在656團駐地附近,黃維和廖運周的哥哥廖雲澤是黃埔一期的同學,是以黃維對廖運周的到來十分歡迎。廖運周來到18軍後,看到18軍精良的武器十分羨慕,表示希望能借幾門火炮打擊日軍。黃維念在黃埔之誼,立刻借了8門火炮給他。

黃維讓廖運周随便挑武器,廖運周專挑大口徑重炮,起義後全砸回來

廖運周帶着黃維給的八門火炮回到駐地,又遇到了328旅旅長辛少亭,辛少亭也給了廖運周四門火炮,讓其對前來追擊的日軍進行打擊。廖運周把伏擊地點選擇在了湖北、江西兩省交界處的兩山之間的一個坳口,日軍第27師團前衛部隊進入伏擊圈後,廖運周下令集中所有炮火轟擊,擊毀日軍20餘輛坦克(含部分戰車),數十輛載重汽車,殲滅數百名日軍,而廖運周所部無一傷亡,安全撤退,廖運周事後得到了軍委會的表彰。

此戰後,廖運周脫離了湯恩伯的部隊,投入黃維門下,成為黃維的心腹将領。廖運周也逐漸升為副旅長,旅長,副師長,110師少将師長。1946年,中原局開始加緊和廖運周的聯系,還将很多共産黨員安插到110師,廖運周将這些同志都安排在關鍵時刻,還想方設法的向上推薦,提拔他們的職務。1947年,廖運周在110師建立了黨支部,廖運周擔任黨支部書記。

淮海戰役期間,黃維率領的國民黨軍第12兵團被中原野戰軍團團圍住,而廖運周的110師就在第12兵團中,隸屬于12兵團第85軍。第12兵團雖然被圍住了,但是中野卻無法将其消滅掉,因為黃維兵團的實力不弱,該兵團下轄18軍,第10軍,第14軍,第85軍四個軍和一個快速縱隊共12萬人,都是國軍精銳部隊,其中18軍還是國軍五大主力,戰鬥力十分強悍,而整個中野也才12萬人,且裝備簡陋,重武器奇缺。

黃維讓廖運周随便挑武器,廖運周專挑大口徑重炮,起義後全砸回來

黃維不是等閑之輩,他也很快看出了中原野戰軍火力不足的弱點,于是采取了一個果斷的行動,準備将兵團所下轄的四個主力師集中起來,以坦克,飛機,火炮開路,組織部隊強行突圍。

得知兵團要突圍,110師師長廖運周自告奮勇,表示願意當突圍部隊的前鋒。黃維很信任這位黃埔系的師弟,而且廖運周是員猛将,他不像其他軍官那樣畏縮不前,每次接到任務,都會盡力完成。生死攸關之際,黃維聽到廖運周願意主動承擔責任,十分感動,黃維還高興地說:“不愧是黃埔的同學,不要什麼武器裝備都給你,坦克,榴彈炮,随你要。”

廖運周也毫不客氣,專挑大口徑重炮帶走,後來回過頭就把炮彈砸到黃維的頭上。110師出發之前,黃維還把廖運周叫到司令部,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一瓶白蘭地拿出來,對廖運周說:“老同學,這瓶酒藏之久矣,多年沒舍得喝,現在我敬你一杯,祝你成功。”

黃維讓廖運周随便挑武器,廖運周專挑大口徑重炮,起義後全砸回來

1948年11月27日淩晨六點,廖運周率領110師準時集結在雙堆集附近的趙莊,周莊。由于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在行軍途中中,沒有出現洩密現象,也沒有開小差和掉隊的。黃維還不斷地詢問110師進展情況,廖運周則不斷向其報告:“進展順利。”結果廖運周從解放軍防線過去後,跟在後面的部隊被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110師起義的當天晚上,負責接應的六縱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代表劉鄧首長看望起義官兵,對廖運周數十年的貢獻表示感謝。110師起義後,被解放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14軍42師,廖運周繼續擔任師長。

廖運周的起義恰好發生在淮海戰役最關鍵時刻,給了黃維兵團緻命一擊,此後黃維又組織了多次突圍行動,但是都被中原野戰軍死死攔住,最後全軍覆沒,兵團司令黃維被俘。新中國成立之後,廖運周擔任解放軍沈陽炮兵學校校長,吉林省體委主任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黃維讓廖運周随便挑武器,廖運周專挑大口徑重炮,起義後全砸回來

黃維被俘之後,對廖運周一直都十分不滿,直到1975年被特赦之後,依然不願意見廖運周。一直到1986年,雙方才在一次偶然的場合再次相見,分别了幾十年之久的兩人見面後有感于人世的滄桑,皆唏噓不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