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一個平凡的午後,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婦人步履蹒跚地走進了湖南省的一家醫院。
見到老人走路搖搖晃晃,醫生趕忙上前攙扶。因為疼痛,老人微不可見地皺了一下眉頭。

圖檔來源于網絡
将老人扶到椅子上坐好,醫生耐心地問道:“老人家,您哪裡不舒服?”
隻見老人直接卷起了衣服的袖子,緩緩說道:“醫生啊,我早年的時候手臂受過傷,不知道是不是落下了病根,現在每逢刮風下雨,胳膊疼得厲害。”
醫生低頭一看,瞬間被震驚得說不出話,老人右手臂上的傷疤密密麻麻,其中還有處像彈孔的傷痕,周圍的皮膚已經深深陷了進去。
這哪裡是受些簡單輕傷可以造成的,“這不會是個逃犯吧?”醫生心下一驚,看了一眼老人,似乎下定決心般,借故起身離開了一會兒,随即撥通了民警的電話。
民警的動作也很快,沒一會兒就出現在了老人的面前。
得知他們的來意,老人十分為難,但是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她還是十配置設定合的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布包。
民警發現裡面裝着的是老人的身份證和一些零錢,另外就是一個小紅本,可以看得出來老人十分寶貝這個小紅本。
銀金花老人(圖檔來源于網絡)
當幾位民警仔細查閱老人的小紅本後,不多時,幾乎是同一時間都向眼前這位看起來十分不起眼的老婦人,行了一個标準的軍禮。
老人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顫抖着手臂向他們回了一個并不是很标準的軍禮。
離開前,幾位民警握着老人的手說:“大娘,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
那麼,這名老婦人究竟是誰?她的手臂上為何會有縱橫交錯的傷疤?民警又為什麼向她道歉?
一夜之間家破人亡
原來老人名叫銀金花,曾經參加過兩次長沙會戰,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抗戰女英雄。
1912年銀金花出生在河南省漯河市,而她的祖籍卻在山東。
說起銀金花的爺爺銀老太爺,是一位地道地道的山東人。
不過由于山東連年征戰,百姓的日子并不好過,是以早些時候,作為一家之主的銀老太爺便舉族搬遷到了河南省漯河一帶。
經過兩代人的經營和積累,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銀家上下已經四代同堂,足足有四十二人之多,真真算得上是一個枝繁葉茂的大家庭。
而銀老太爺更是一身拳腳功夫十分了得,小時候的銀金花在爺爺的教導下,練就了一身不俗的武藝,這也為她日後奮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小小的銀金花本以為可以幸福一輩子,可是日軍的飛機和大炮硬生生地摧毀了一個少女所有的幻想,甚至帶走了她全家人的性命。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寇的鐵蹄開始逐鹿中原,無數中國老百姓鮮活的生命隕落在日本人的手裡。
一天,銀金花坐在一邊聽爺爺和叔叔伯伯讨論“避難”的問題。
突然天空中傳來一陣“嗡嗡”的聲音,随即便聽到呼喊聲:“快跑,日軍的飛機來了,大家都快跑!”
“轟隆”,幾間房屋瞬間被炸得面目全非,見狀家主銀老太爺大手一揮讓大家趕緊逃命。
攙扶着爺爺的銀金花迅速往外跑,練了大半輩子拳腳,對危險異常敏銳的銀老太爺突然一把将身邊的銀金花推出了門外。
踉跄了幾步的銀金花猛地回頭,瞬間被炸彈的餘波掀翻好遠,一下子撞在了院裡的水缸上暈了過去。
身體上傳來的疼痛迫使銀金花醒了過來,舉目四望皆是一片廢墟,到處都是屍體,有的鄉親們直接被炸到樹上孤零零地吊着,想到原本熱熱鬧鬧的一家人現在變得屍骨無存,銀金花感覺自己整個人如撕裂般難受。
小小年紀的她蹲在地上哭得差點背過氣,可是日子終歸要繼續過下去,作為全家唯一存活下來的人,銀金花隻能跟着鄉親們一起逃難。
在離開前,她挨個給父親母親以及族裡的親人們磕了頭,最後跪在爺爺将自己推出去的門前,銀金花磕頭的瞬間,突然覺得頭沉得擡不起來,她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為爺爺報仇,一定要為族裡的親人讨回公道,一定要将小鬼子趕出中國!
仇恨的火苗在少女的心中逐漸蔓延開來。
亂世漂浮怒而從軍
自此,銀金花便一路南下乞讨為生,破爛不堪的衣服、瘦骨如柴的身體并沒有讓她遺忘心中的血海深仇。
直到1938年8月,銀金花來到湖南長沙時,看到八路軍的告示說要大量征兵,銀金花知道她的機會來了。
迫不及待地跑到征兵處,想要排隊報名。
一邊的負責人看她是個女娃,樂呵呵地笑道:“同志,我們是要上戰場打仗的,我們這裡不招收女兵。”
周圍的人也跟着附和,“姑娘,還是趕緊回去找個人嫁了吧,打仗是我們男人的事。”頓時笑聲一片。
銀金花十分氣惱地看着說話那人:“你敢不敢和我打一場,如果我輸了就立刻離開。”
要知道來當兵的可都是年輕氣盛的小夥子,聽見有人向他下挑戰,還是個女娃,自是沒在怕的“輸了可不準哭鼻子。”
周圍的群衆紛紛後移騰出位置讓二人切磋。目光紛紛移向中間,隻見銀金花一個利落的閃躲,随後一個鞭腿,還沒等衆人反應過來,該名男子就已經四腳朝天了。
周圍的人都看傻了,他們是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個體型健壯的男人竟然輸給了一個身材瘦弱的人,這個人還是個姑娘。
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征兵的負責人,他哈哈大笑,随後說道:“小姑娘,有兩下子啊,歡迎你的加入。”
就這樣,雖然小有波折,銀金花還是如願加入了部隊。
戰場上很少有女兵,就算有也都是被配置設定在醫療隊,參與照顧傷員的工作。
可銀金花偏偏不愛紅妝愛軍裝,憑借着一身不輸男子的拳腳功夫,成為了新兵訓練營的一名女戰士。
身負國仇家恨的銀金花在訓練營裡,自是十分用心,夜以繼日地刻苦訓練,槍法甚至連許多男子都比不上。
之後銀金花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戰場上,跟随大部隊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血戰。每次沖鋒号吹響,銀金花總是一馬當先沖在隊伍的最前方,膽識與魄力絲毫不輸給男子。
一馬當先屢立奇功
抗日戰争時期,日寇步步緊逼一路南下,眼看就要來到湖南地區。
湖南又是糧倉儲備大省,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一旦丢失,國家将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1939年9月,長沙保衛戰徹底拉開帷幕,日軍集結10萬餘人準備從贛北、鄂南、湖北三個方向進犯。
此時已經成為班長的銀金花率領全班戰士,将敵人引進茂密的山林之中,借助地勢展開激烈的遊擊戰術。
正是這一舉措,成功牽制住敵人腳步,又為部隊修築防禦工事争取了大量的寶貴時間。
經過戰士們的奮勇拼殺,終于取得了第一次長沙保衛戰的勝利,戰士們高聲呐喊,好不熱鬧。
沒過多久,第二次長沙保衛戰接踵而來。此時的銀金花奉命前往浏陽河地段進行布防。突然被日軍圍攻,面對數倍的敵人,戰士們一時之間寡不敵衆陷入苦戰。
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相繼倒下,銀金花殺紅了眼,跳出戰壕朝着日本人不停地射擊。僅僅二十多分鐘,銀金花的周圍已經掉落了十個彈夾。此時她的胳膊十分酸痛,但她依然沒有停下來。
很快子彈就被打完了,十餘名小日本發現銀金花是個女的,立刻朝她猛地撲了過去想要活捉她。
銀金花此時毫不退讓,直接與日本鬼子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小時候的拳腳沒有白練,銀金花以一人之力橫掃7名小日本,最後奄奄一息地倒在了血泊中。
戰士們發現她的時候,看着她手臂上密密麻麻的刀口,還有依稀可見的森森白骨,都由衷地敬佩這位“不怕死”的女戰士。
迅速将她送到了後方醫院進行搶救,醫生護士不停歇地照顧,三天三夜才輾轉醒來。
等身體稍好一點,銀金花再一次投入到了大部隊的作戰中。
一次,部隊在急行軍途中,從石山下通過。由于之前日軍的狂轟亂炸,山體早已松動。
突然一塊百十斤的到時候朝着銀金花當頭砸了過來,銀金花順勢用手一擋,雖然保住了命,但是手臂上卻留下了一條五厘米長的口子,十分恐怖。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這也是她為什麼多年後手臂疼的原因。
晚年喪子不提功勳
春去秋來,抗日戰争終于取得了勝利,銀金花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土地。
戰後,銀金花謝絕了上司想要留她繼續在部隊的好意,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回到了丈夫的老家湖南,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務農生活,曾經的榮耀随着時間的洪流逐漸落幕。
左 銀金花(圖檔來源于網絡)
但是由于早年間留下的舊傷時常隐隐作痛,晴朗的日子還好些,一到刮風下雨老人的手臂将銀金花折騰得夠嗆。
到了實在受不了的時候,銀金花才決定找醫生看看,這便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事後,村委幹部得知銀金花是從戰場上下來的戰士,又了解到老人家裡情況十分艱難,想着給老人申請一些補助。
等事情傳到銀金花耳朵裡的時候,這位半百老人卻嚴詞拒絕了:“不要麻煩國家,我能走路、能做飯,不要把錢花在老婆子身上,國家還有很多地方要用錢。”
1991年,銀金花迎來了另一個苦難日子,即将跨入耄耋之年的銀金花永遠地失去了兒子。老人再一次經曆了失去親人的痛苦。
家裡人擔心銀金花老人身體承受不住,便日日陪着她聊天解悶,希望她早日從悲傷中走出來。
失去頂梁柱,家裡變得越來越拮據,2012年,政府從業人員再一次派人去看望銀金花老人,勸老人接受補助,不出意料再次被老人拒絕,最後無奈之下,隻好讓家人代領。
現在老人已經109歲的高齡了,但老人還依然堅持自己做飯,除了胳膊疼、眼睛有點花,身子骨還是十分硬朗,閑不住的她經常幫助鄉親們照顧孩子。
老人的臉上經常笑呵呵的,幾十年風雨飄搖,年輕時候戰場上的陰霾并沒有讓老人喪失對生活的熱愛。
祝福老人可以一直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