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吳佩孚戰場定友情扶持成軍閥,卻算出自己死期

張其锽1877年出生在廣州,不過他祖籍是桂林,早在六歲時就已經讀書,而到了九歲時就能寫出精湛的書法,獲得了長輩們的稱贊,而到了十九歲時就進入廣雅書院學習,這是清廷的優質學府,不過一年後他的父親就病逝,盡管是一個縣官,但因清正廉潔,從來不會A錢,結果離世時反而多了些負債,家庭變得貧困。

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吳佩孚戰場定友情扶持成軍閥,卻算出自己死期

此時母親還得了心髒病,更是讓他生活壓力加大,在讀書時期,他都是憑着酸菜就餐,幾個月都沒吃過肉,每個月考試時,成績出色的可以領取獎學金,他每個月就憑着獎學金補貼家用,也正因如此,學習上一直很是刻苦。當時父親已經為他訂下了婚事,在孝期滿了後他就和潘小姐結婚。嶽父為他捐官,他也在其的軍營中任職。但他更希望能利用科舉考到仕途中。

1902年他就去往桂林,第二年參加了鄉試,高中舉人,而到了第二年獲得了殿試二甲,考中了進士,之後就一直在湖南地區當官,因勤政愛民獲得了百姓們的好評,芷江地區的土匪比較多,他知道後立馬下令抓捕,僅僅兩個月就抓獲了一半人馬,結果引發了土匪的報複,一次他外出抓匪時中了埋伏,結果被土匪毆打折磨,這讓他很是氣憤。

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吳佩孚戰場定友情扶持成軍閥,卻算出自己死期

為此,這之後他又開始學習功夫,四處拜訪名師,進而讓自己的功夫更加精深,可以直接跳到屋頂,被人稱之為文物将才。當時張其锽的妻子早早離世,浙江巡撫聶緝椝家教比較嚴格,對女婿的要求比較高,是以他的女兒老大不小了還沒嫁人,但他不願意輕易将女兒許配給庸才。張其锽的十嫂就想着将其介紹給聶其德,而聶父聽了後大喜,畢竟他早就聽說張的好名聲,文武雙全是他心目中想要的好女婿。

不過聶家的親戚卻對此反對,他們認為張其锽沒有錢财,很難養活這麼多人,不過聶緝椝還是堅決要将女兒嫁給他,1910年聶其德嫁給張,在結婚前一天,聶父告訴女兒,嫁給他就是為了吃苦受累的,缺錢時及時寫信,别讓他增加負擔。婚後不到半年,張母病逝,張需要回鄉奔喪,在辭官的當天,芷江百姓們都舍不得他離開。

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吳佩孚戰場定友情扶持成軍閥,卻算出自己死期

楊文鼎擔任湖南巡撫後,對張的才能很是認可,他不忍心對方在家裡服喪時間太長,接連發了多個電報,1911年張其锽才回去任職,但沒幾個月武昌起義爆發,而都督譚延闿和張是好友,交情比較不錯,邀請他進入軍隊中。1912年他被任命為軍事廳長,管理全省的軍隊,1913年被授中将銜。

袁世凱知道他才能過人,伸出了橄榄枝,他聽聞後,知道袁的野心比較大,他當即辭官帶着家人住到上海。1914年被選為議員,袁想要任命他為廣東巡閱使,但會議上有人提出了封爵,他聽聞立馬反對,當晚就趕往上海。

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吳佩孚戰場定友情扶持成軍閥,卻算出自己死期

在護國運動打響後,蔡锷率軍在四川苦戰,此時廣西陸榮廷還在觀望之中,這對護國的成敗很是關鍵,張其锽立馬前去說動對方起義,這才讓戰場局勢一邊倒。1917年李經羲準備邀請他擔任秘書長,結果卻因張勳複辟不了了之。在護法戰争時期,南方各省堅決反對北洋軍閥的專政,段祺瑞決定派兵威懾鎮壓,并派出了張敬堯、張懷芝、曹锟前去攻擊湖南。

曹锟則是派吳佩孚前往,就這樣十餘萬北洋軍進攻西南聯軍,因北洋軍的兵力強,彈藥足,戰場上節節高歌,而吳佩孚更是接連拿下了多個城池。段祺瑞的派系意識很強,立馬讓張敬堯當湖南督軍,并派出了更多的兵力搶奪地盤。而此時的西南聯軍很難有所作為,關鍵時刻譚延闿想到了張其锽。當問到需要多少兵力守住湖南時,他稱隻要三百人就行。

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吳佩孚戰場定友情扶持成軍閥,卻算出自己死期

衆人聽了大吃一驚,吳佩孚的四萬大軍,三百人能抵抗?但譚還是給了三百人,讓他守住永州。吳佩孚聽說是他助陣永州,遲遲不敢派兵,而張見狀立馬寫了封長信,勸他以民族大義的形式議和,吳佩孚早就不想再打,畢竟自己立了大功,督軍卻是别人的。是以同意了議和,并邀請他擔任自己的幕僚。

反對袁世凱稱帝,和吳佩孚戰場定友情扶持成軍閥,卻算出自己死期

兩人見面後一見如故,還結拜為兄弟,在張其锽的輔助下,吳佩孚也成為了大軍閥,不過張知曉命理,曾算出嶽父的死期,也算出自己在1927年有一血光之災,他執意要離職,結果吳佩孚硬是挽留,誰知還是在一次作戰中,死在了小卒手中。

參考文獻:《民初奇才張其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