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陸遜出身吳郡大族陸氏,這個家族在東漢較為昌盛,族中湧現了不少大官。陸遜的祖父陸纡是城門校尉,父親陸駿是九江都尉,叔叔陸康則是廬江太守。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陸遜年少時父親便亡了,陸遜便跟着叔父陸康一起生活。陸康後來被朝廷委任為廬江太守,陸遜也便在廬江長大。

漢末喪亂以後,廬江也并不安定平穩。作為長江的樞紐位置,遭到了不少軍閥觊觎。其中以袁術最為勢大。袁術身處揚州淮南,急需控制長江以向外發展,自然而然會盯上廬江。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于是袁術便派出手下骁将孫策大舉進攻廬江,時任廬江太守的陸康帶領宗族子弟保衛廬江。長年累月的戰争下,陸氏子弟損失慘重,一百多族人足足折損大半。最終也沒能護住廬江郡,被孫策所攻下,不久後陸康病逝。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陸遜與陸績等剩餘陸家子弟則被送回吳郡老家。陸氏遭此大劫,已無往日輝煌,甚至不得已要将剛剛成年、資曆尚輕的陸遜推出來執掌門戶。

衰敗的陸氏不甘于現狀,急切想要再度崛起。正逢孫策橫掃長江,在江東逐漸成長為一股獨立勢力。陸氏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便抛開舊恨,使陸績出仕孫策幕府。但陸遜本人并沒有出仕孫策,可見陸氏并不敢在殘酷的亂世中完全押寶在孫氏身上。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陸遜仕孫氏要遲至孫權繼承孫策數年以後了,這時的孫氏已經穩定控制江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割據政權。陸遜在孫權手上入為心腹,出為爪牙,在新一代江東士人中算仕途極為順利的。

陸遜在孫氏帳下不斷建功,得到了孫權高度認可,孫權越發想将其培養成肱骨,于是想與其建立更加密切的關系,便将孫策的女兒嫁與陸遜,孫陸二族結為姻親之家。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後來江東軍隊在陸遜的率領下,接連襲取荊州、打赢夷陵之戰、于石亭攝行王事進而大敗曹休南侵大軍。大功加于身,陸遜不斷得到孫權的加官封賞,一時風頭無兩。

孫權遷都建業後,留太子孫登及尚書台部分機構在武昌,并任陸遜輔佐太子,掌管武昌宮府及監督荊州諸事。也是在這時,陸遜與太子孫登産生交集,被太子吸納為黨羽。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在顧雍死後,陸遜更是進官為東吳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好景不長,太子孫登早逝,孫和被立為太子。這導緻東吳發生了嚴重的政治危機——二宮之争。孫和在國内威望不比昔日孫登,他當太子有很多人不服,加上老年孫權極為寵愛另一個兒子魯王孫霸,導緻舉國大臣漸漸分為兩派。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一派是以陸遜等太子孫登舊黨為首,支援太子孫和;另一派則以全琮、步骘等大臣為首,支援魯王孫霸。兩黨互相攻讦,東吳一時混亂不堪。

陸遜涉入其中,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楊竺與孫權密談廢太子孫和,正巧被孫和所安插的宮人聽到。宮人将消息傳遞給孫和,孫和則慌忙通知正要前往武昌的陸遜之侄陸胤,想通過陸胤來勸陸遜上奏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陸遜得悉後便痛陳孫權不該廢太子,當厘清嫡庶。這使得孫權極為不滿——明明是密談,為何遠在武昌的陸遜會知道?便懷疑是楊竺洩密,将其下獄。

楊竺自然冤枉,可最後屈打成招,承認是自己洩密,并反咬陸遜一口。加上孫權調查發現,之前陸遜便常常與身處建業的太子太傅吾粲互通有無。

東吳二宮之争:三國陸遜真正死因是什麼?

孫權大怒,遣使斥責陸遜越權偷聞宮中秘密。陸遜憂郁而死。孫權經曆過漢末大亂,深感東漢黨争所導緻的危難之巨,是以極為反感大臣結黨營私。更憤于丞相這種外臣去窺伺宮中秘密。

陸遜的結局雖然令人惋惜,卻也算自食惡果。他确确實實以不合理的手段摻和政治鬥争,最終誤觸皇帝之鱗。在陸遜憂死後,孫權也沒有過于追究陸氏,仍重用陸氏子弟,也算是君王最後的溫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