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619期|二十四孝之《棄官尋母》《滌親溺器》 /作者:黃勝源

棄官尋母

記得自己已經爬得出烤火的喇叭桶了,

母親被逐出家門那一天,一個倒栽蔥,

他和烤火桶一起摔倒,母親沖開阻攔,

最後一次摟着他痛哭,然後滿目風雪......

三歲的記憶刻骨銘心,睡夢中不停呼喊:

娘親抱我,娘親抱我!被人欺負也一樣,

每一聲聲嘶力竭的呼喊仿佛能減輕痛苦,

幸虧有爺爺奶奶護着,大娘才無可奈何......

從家鄉的客商口中打聽到母親的消息,

通宵達旦地刺血抄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然後挂冠而去,留下空空如也的公署......

銀灰夾雜的頭發烘托着布滿風塵的老臉,

母親的形象是難言的陌生和無比的親切!

朱壽昌長跪不起,他多麼希望時光流轉......

老刁于2016.7.30

總619期|二十四孝之《棄官尋母》《滌親溺器》 /作者:黃勝源

故事:宋代的朱壽昌自幼母子分離,他當官後知道了母親的下落、就棄官不做,去尋找母親,後來終于母子團圓。

曆史:宋朱壽昌,年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決,誓不見母不複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七十餘矣。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傳回。終于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傳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七歲生離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面,喜氣動皇天。

棄婦出嫁兒七歲,官拜知州母未回。尋親無果誓不退,母逾古稀得雙歸。

滌親溺器

竹筍石上刻完題詩,已是朝霞映壁,

他蹑手蹑腳地從母親房間拿出便桶,

在屋後的排水溝裡洗刷刷、洗刷刷 ,

從不讓婢女們代勞,同僚肅然起敬。

每到一處新任所,無論派遣或貶谪,

世道人心仿佛春風化雨,桃夭柳青,

招搖過市的纨绔子弟都銷聲匿迹,

不知禮義、不學無術成了奇恥大辱。

私塾、學館象雨後春筍在城鄉蔓延,

潑皮無賴寥若晨星,監牢靜若禅堂,

街市的叫賣聲直到日落也不見消停。

人人見了他都畢恭畢敬,感恩不絕,

災荒之年也不見有人背井離鄉,

反倒是城外新增了一條難民的茅草街。

老刁于2016.7.31

總619期|二十四孝之《棄官尋母》《滌親溺器》 /作者:黃勝源

故事:宋朝黃庭堅對母親非常孝順,每天都為母親洗滌溺器,他身為高官,仆人很多,但他從不讓他人代勞,而是堅持親力而為。

曆史:宋黃庭堅,元符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雖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母洗滌溺器,未嘗一刻不供子職。

黃庭堅,北宋分甯(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夜壺,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滌盥虎子孝魯直,親手事母忘顯日。溺污不懼丹心赤,器望同存孝誠師。

作者簡介

黃勝源,土家族,湘西人,生于六十年代。筆名網名,老刁、阿刁、湘西刁民、大河刁子等。以詩歌見長,作品多見于網絡,詩作曾代表中國參加鹿特丹世界詩歌節。

總619期|二十四孝之《棄官尋母》《滌親溺器》 /作者:黃勝源

作品原創:黃勝源

文章稽核:谷遇春

圖檔攝影:網圖(侵删)

美術設計:羅元彬、張冬梅

法律顧問:楊廷鑫、李漢雲

原創申明:品湘西發文,版權歸屬作者和品湘西原創平台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