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布匿戰争發生于公元前264年到前146年之間,前後一共分為三個階段,是古羅馬與迦太基為了争奪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權而展開的一場著名戰争。在百餘年間的漫長對峙中,第二次布匿戰争後期,羅馬在伊比利亞半島和北非的攻勢連接配接取得勝利,并成功逼迫迦太基名将漢尼拔離開意大利,進而占據了戰略層面的絕對主導權。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戰後不久,羅馬人出于對迦太基經濟複蘇的擔憂,要求其交出漢尼拔,迫使漢尼拔自我流放到西亞地區,先後效力于塞琉古王朝、亞美尼亞王國和比提尼亞。羅馬之是以在戰勝之後繼續保留迦太基殘餘,一方面源于急需休整被漢尼拔摧殘的意大利本土、并重新征服半島上的反羅馬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迦太基與羅馬約定了長達50年之久的戰争賠款期限。當然,50年期限一結束,羅馬再度發起對迦太基的征服,并将北非迦太基城夷為平地。頗為有趣的是,在第二次布匿戰争之後,羅馬在剛剛掌握了地中海西部控制權的時候就迅速将目光對準了其東側的希臘世界。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羅馬發起東征,他們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地中海囊括成為自己内海的呢?

※安全驅動:向伊利裡亞和馬其頓亮劍?※

自亞曆山大帝國瓦解之後,整個西亞及地中海東岸地區就處于長達兩百多年的繼業者戰争中,最終占據西亞的塞琉古王朝、割據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坐擁愛琴海地區的馬其頓安提克王朝構成了希臘世界三足鼎立之勢。然而不同于其餘兩個王朝,馬其頓安提克王朝所處的愛琴海地區,因山地密布、海岸線犬牙交錯,其地緣闆塊并不利于建立一個真正集權的國家。正因如此,在安提克王朝的勢力範圍内依然充斥着許多獨立的城邦,征服這些城邦就成為馬其頓維護自身霸權的首要任務。在此背景之下,當公元前220年至前217年馬其頓應亞該亞城邦同盟之邀派兵擊敗斯巴達人之後,順勢也将這些獨立城邦納入勢力範圍甚至領土。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正當馬其頓人為鞏固自身霸權而努力之時,羅馬人也于前219年發起第二次伊利裡亞戰争。伊利裡亞位于希臘半島西北部的亞得裡亞海沿岸,與亞平甯半島隔海相望,雖不能算作希臘世界的一份子,羅馬跨海登陸此處的目的也隻是為了維護亞得裡亞海的航行安全,卻也對巴爾幹半島的局勢産生了一個危險的信号。畢竟,誰也無法保證羅馬下一步的戰略目标在哪裡。是以,當公元前228年第二次布匿戰争爆發後,馬其頓也開始見機行事,一方面想要趁漢尼拔屢屢擊敗羅馬的機會,通過與迦太基結盟取得登陸亞平甯半島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想要效仿亞曆山大大帝統領全希臘人東征的先例,率盟友西征羅馬以進一步鞏固霸權。基于此,馬其頓參與了漢尼拔構築的從伊比利亞、亞平甯到巴爾幹的“封鎖羅馬之弧”。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正是源于地緣安全層面的考慮和自身霸權地位的需求,馬其頓在與漢尼拔正式達成同盟協定後不久,便于前216年夏天派遣海軍襲擊羅馬羁縻之下的伊利裡亞,史稱“第一次馬其頓戰争”。馬其頓之是以放棄從陸路跨越山脈出征伊利裡亞,而是通過組建海軍達成這一目标,是因為跨海讨伐羅馬才是他們的真正想法。最終,馬其頓和漢尼拔雙雙落敗于羅馬人之手。既然馬其頓曾在漢尼拔軍隊肆虐意大利半島之時趁火打劫,那麼當羅馬人得以騰出手來之後出兵向馬其頓複仇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經濟驅動:征伐希臘世界和掌控地中海?※

事實上,在第二次布匿戰争之後,羅馬的版圖已經從亞平甯半島擴張至了伊比利亞以及地中海西部的衆多島嶼上,這也導緻海洋商貿經濟自羅馬社會中的比重急劇增長。曾經的地中海貿易霸主迦太基已經衰落,希臘人也是以成為羅馬在商貿層面最大的競争對手。更為重要的是,随着對外擴張、經濟飛躍和人口保障,曾經賴以生存的“拉丁姆”地區,其耕地面積愈發難以承載起羅馬的體量了。尋找新的農耕區域,即有利于維持羅馬農業經濟的運轉,同時這些新的農業産地(也即商品輸出地)被羅馬自己掌控也符合羅馬新興商人階層的利益。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當時的羅馬剛剛汲取了漢尼拔諸多軍事戰法和戰略外交的思想,并迅速在巴爾幹以及小亞細亞地區學以緻用。前文提及,由于愛琴海地區零碎的地形特征,馬其頓難以建立完全意義上的集權統治,故而給予羅馬人很大的外交操作空間。公元前200年,剛剛取得第二次布匿戰争勝利的羅馬,就以幫助帕加馬(小亞細亞愛奧尼亞地區)、羅得島維持獨立地位的名義發動了第二次馬其頓戰争。此時的希臘世界,其整體力量遠勝于羅馬,然而由于地緣因素導緻長期的城邦林立傳統,許多被置于馬其頓管轄之下的希臘城邦為了重新獲得獨立地位,反而将羅馬人視作全希臘的解放者,這其中就包括了曾經為了抵禦斯巴達而引援馬其頓的亞該亞同盟。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就這樣,羅馬人憑借堅強的經濟、軍事基礎和縱橫捭阖的外交手腕,很快就赢得了第二次馬其頓戰争的勝利。在迫使馬其頓将自身勢力退回到自己的領地後不久,羅馬人又于前192年與塞琉古王朝發生沖突,即安條克戰争。原來,當馬其頓的勢力從愛琴海沿岸退出之後,塞琉古王朝認為這是一次向希臘半島擴張的大好時機,于是出兵色雷斯地區。然而就如同當初馬其頓認為自己可以憑借一己之力撼動羅馬對亞平甯半島的統治一樣,塞琉古王朝對希臘半島的野心同樣輕視了羅馬人的實力和決心。最終塞琉古在海陸兩條戰線慘敗,不僅導緻羅馬成為環地中海地區的唯一海洋強權,亦導緻大夏和安息完全脫離了自己的統治,從此雄風不複。

※地緣驅動:囊括地中海沿岸的霸主之路?※

如果說早期羅馬共和國向東征伐還是源于航行安全(兩次伊利裡亞戰争)和戰争威脅(第一次馬其頓戰争),此後也隻是對耕地的渴望和對商路控制的欲望而做出的價值權衡(第二次馬其頓戰争和安條克戰争),那麼在迦太基、馬其頓和塞琉古相繼沉淪之後,羅馬下一步征伐的驅動因素就更多的源于地緣層面了。公元前171年至168年,馬其頓意圖重新向色雷斯和伊利裡亞地區擴張,遭到羅馬的強硬反對,第三次馬其頓戰争爆發。此戰之後,馬其頓被分割稱為四個自治共和國,在事實層面已經淪為羅馬的屬地。公元前149年,鑒于馬其頓人對四個自治共和國的不滿(也是對羅馬統治的不滿),羅馬派兵鎮壓,并于前146年徹底将希臘地區囊括到羅馬版圖範圍之内。同年,剛好完成50年賠款期限的迦太基遭到羅馬襲擊,北非迦太基城被夷為平地。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至此,地中海和北側的歐洲沿岸、東側的亞洲沿岸以及北非迦太基故地皆稱為羅馬共和國的疆域,如此就僅剩下偏安一隅的埃及托勒密王朝遊離于羅馬人構築的環地中海世界之外了。埃及之是以被羅馬放置到最後予以解決,是因為其本身就是地中海周邊最為重要的商品(手工業品、農産品)輸出地,其相對獨立的地緣結構(主要競争對手隻有東北方向的塞琉古王朝,因而傾向與羅馬結盟)又與羅馬沒有太大的地緣競争。更為重要的是,埃及的糧食産量能夠很好地彌補人口日益增長的羅馬需求(貿然開戰反而會引發羅馬的糧食危機),這也是羅馬曾協助埃及抵禦塞琉古王朝,并屢次協調托勒密王朝内部權力鬥争的根本原因。當然,後來當羅馬的勢力逐漸蔓延至黑海沿岸、高盧地區,甚至遠及不列颠之時,基于“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地緣邏輯,埃及最終還是被并入羅馬帝國的治下。

從亞平甯強邦到地中海帝國,擊敗迦太基後的羅馬為何執意東征

綜上所述,羅馬在經曆了皮洛士戰争和布匿戰争之後,開始向亞平甯半島以外的區域擴張,并是以引發了布匿戰争。為了保證亞平甯半島東側的亞得裡亞海航行安全、剪除馬其頓的戰争威脅,羅馬曾多次向巴爾幹半島派兵。後來随着第二次布匿戰争的落幕,羅馬得以騰出手來專心處理希臘方向的事務,并基于經濟驅動因素積極參與巴爾幹、小亞細亞乃至西亞地區希臘世界的事務,最終因地緣驅動因素而兼并了迦太基、希臘半島、塞琉古西部沿海區域和埃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