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楊貴妃真是紅顔禍水?起碼有一半是冤枉了,真實的貴妃是藝術家】楊貴妃(719—756),名玉環,又名太真,是唐古玄宗的寵妃,一位婦孺皆知的曆史人物。一幹多年以來,人們對她的評價很不一緻一一貶責的與同情的都有,而貶責的似乎更占主流。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新唐書·玄宗本紀贊》對楊貴妃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傳統看法。它說:“嗚呼,女子之禍于人者甚矣!自高宗至于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禍,唐祚(政權)絕而複續。中宗不免其身(被殺),韋氏(中宗皇後)遂以滅族。玄宗親平其亂,可以鑒矣,而又敗以女子。”安史之亂,使大唐王朝由強盛而走向衰落,一蹶不振;史官對此明确指出,這應由一個“女子”(楊貴妃)來負責。還有不少古代乃至現代的學者也有相類似的看法。晚唐詩人李商穩《馬嵬》詩: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辇何由過馬嵬。”

說馬嵬之變,紅粉成灰,是咎由自取:如果玄宗知道女色(楊貴妃)能傾覆國家的道理,就不會招緻馬嵬之難了。明人有詩說:“骊山舉火因褒姒,蜀道蒙塵為太真”,更直指楊貴妃是迷惑人君、禍害家國的禍水。已故著名曆史學家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叙述馬嵬兵變事件,說殺了楊國忠、楊貴妃,把“兩條禍根拔去了,算是平息衆怒”也指斥楊貴妃是“禍根”,民憤很大。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其實,這些說法,中心思想都是“女色亡國論”,是流傳千古的陳言爛調。

魯迅曾在《女人未必多說謊》一 文中指出:“關于楊妃,安祿山之亂以後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謊,玄宗逍遙事外,倒說是許多壞事都是由女人的替自己和男人,真是太長遠了。

”魯迅的見解是很對的。近代也有一些詩人、詞客,同情楊貴妃的不幸遭遇,并認為安史之亂的發生,其咎不在楊貴妃。如清代詩人袁枚《再題馬嵬驿》四首中的一首雲:“不須鈴曲怨秋聲,何必仙山海上行?隻要姚崇還作相,君王妃子共長生。”詩人認為安史之亂,馬嵬之變,是由于宰相任用非人,政治腐敗,昏亂所緻:假使玄宗能任用像姚崇這樣的賢臣作宰相,馬嵬之變便不可能發生了。以上比較公允的論調,雖然是出自少數人,但對撥開“女色亡國論”的迷霧,卻很有作用。

有不少史傳認為,由于楊貴妃、楊國忠這一家族驕奢荒淫,禍國殃民,是以激起馬嵬兵變。事實是如此呢?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馬嵬之變這幕劇,是由扈從禁軍主帥龍武大将軍陳玄禮導演和親自指揮的,是有預謀、有計劃、有背景的一次争奪國家權力的zheng變。其後是太子李亨。

《舊庸書》和唐人姚汝能《安祿山事迹》等書都認為馬鬼驿事件是自發的,是因“士兵不得食”,“饑而憤怒”所緻。《資治通鑒》也說“至馬巍驿,将士機疲,皆憤怒,”是以“軍士圍驿,”玄宗“令收隊,軍士不應”雲雲。這種記述,是難以令人信服的。理由是:一、 這次事變,是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要鏟除楊家兄妹,消滅楊家勢力。須知殺楊家兄妹,并不能解救饑疲;而且殺了之後,士兵們馬上服從指揮,繼續前進,可見不是因為饑疲。二、由長安到馬嵬驿,路程不過百餘裡;所需時間,不過一天上下,縱使饑不得食,情況也并非很嚴重,何至要發動不能解救饑疲的兵變。三、玄宗等人撤離長安,并不是在十分倉促狼狽的情況之下進行的。據《資治通鑒》載,玄宗在頭一天早午晚上,曾“命龍武大将軍陳玄禮整饬六軍,厚賜錢帛,選閑廄馬九百餘匹,”到第二天乙未才啟程。又是選良馬,又是給禁軍厚賜錢帛,難道在逃難時,竟然會不知道帶錢帛和糧食(錢帛也可購換糧食) ?四、當時扈從的禁軍不過三千多人,要解決這支小隊伍三兩天内的糧食,難道也會毫無辦法?是以饑疲激起兵變之說難以成立。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立意要鏟除楊國忠,并付諸行動的是陳玄禮,這在《舊唐書·玄宗紀》已經說得很明白:“次馬嵬驿,諸衛頓軍不進,龍武大将軍陳玄禮奏曰:‘逆胡(安祿山)指阙,以誅國忠為名,然中外群情,無不嫌怨。今國步艱阻,乘輿震蕩,陛下宜徇群情,為社稷大計,國忠之徒,可置之于法(殺掉)。”《安祿山事迹》也說:“行在都虞侯陳玄禮領諸将三十餘人帶仗(帶着兵器)奏曰:‘國忠父子既誅,太真(貴妃)不合供奉”這簡直是以武力逼迫了。《舊唐書·王毛仲傳)附載的陳玄禮事迹,更進一步說出陳玄禮誅楊國忠,不果,竟于馬嵬斬之。”逃難到馬嵬,玄宗全靠陳玄禮保護,這是個難逢的好機會,自然要下手。

陳玄禮不過是統率禁軍的一員武将,他也自知殺楊國忠,并不可能取代他的右宰相職位,而且還要擔很大的風險,為什麼他會有這樣巨大的魄力和勇氣呢?那是因為他早已與大宦官高力士有密切的勾結,投靠了高力士;高力士實際上已控制了禁軍。陳玄禮殺楊國忠,除了有高力士大力支援外,還事先得到太子李亨(即後來的唐肅宗)的同意。這在《舊唐書·楊貴妃傳》裡也說得很明白:“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将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安祿山之是以得到極大的寵信,身兼三鎮的節度使,掌握着最大的兵力,終于發動叛亂,主要由于得到楊貴妃的提挈和庇護。這也與事實有差距。安祿山得到這麼大的權力,是由玄宗自己做主的。玄宗相信了奸相李林甫的讒言,對漢人将帥不大信任,而認為用胡人為邊鎮将帥,比較可靠。

因為胡人沒有學識和文化,沒有黨羽和部落,畀以重任,他們隻會感恩圖報,不會作反

。安祿山是胡人,加上他狡黠善逢迎,又用重賄收買了玄宗的親信,很得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是以不次拔擢,寵信不疑。安史之亂是玄宗晚年沉溺聲色,懶理朝政,專寵奸臣,令朝堂混亂,最後導緻唐朝統治力下降,使個别地方軍政實力膨脹造成的;把這個禍亂的罪責推到楊貴妃身上是不客觀的。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楊貴妃頗有一些特長。《舊唐書·楊貴妃傳》說:“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又據《楊太真外傳》等稗史所記,楊貴妃善彈琵琶,“諸王、 郡主、妃之姊妹皆師妃(以妃為師),為琵琶弟子。”又說:“妃善擊磬(用石或玉或金屬制的樂器),多新聲,雖太常梨園(朝廷設立主管音樂歌舞的官署)之伎(藝人)莫能及之。”楊貴妃又善吹玉笛。她最擅長的舞蹈是《霓裳羽衣舞》和《胡旋舞》。她對自己的舞藝很自負,曾對玄宗誇贊自己的《霓裳羽衣舞》可以壓倒古代所有的舞蹈。

《全唐詩》和《唐五代詞》都載有楊貴妃撰的《阿那曲》詞一首雲:“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袅袅秋煙裡。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塘初拂水。”這是贈給她的随身侍女張雲容,贊美這個侍女輕盈妙麗的風姿和舞态的。寫得輕倩藻麗,形象生動,頗見才思。

楊玉環被貶幾百年,她冤枉嗎?楊貴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這樣說來,楊貴妃是不是完全沒有過失呢?那也不盡然。她是一個“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宮廷貴婦,過的是極端驕奢荒淫的腐化生活,并與安祿山有着暧昧的關系。這種關系在《楊太真外傳》《安祿山事迹》《開元天寶遺事》等稗史都有記載。

可見,楊貴妃是一個聰慧有才華而在生活作風上有過失的宮廷貴婦,也是有成就的歌舞家、音樂家,又是一個詞人。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她是一個中間人物:不應把她看成是“禍水”,或反面人物。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提醒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