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現别樣山東·走近山東手造|蓮花燈裡耀匠心

發現别樣山東·走近山東手造|蓮花燈裡耀匠心
發現别樣山東·走近山東手造|蓮花燈裡耀匠心

一人一天最多完成4個,蓮花瓣朝下堪稱一絕

蓮花燈裡耀匠心

“訂60個是吧,好的,我盡快做。”1月5日,離農曆新年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山東省非遺項目——蓮花燈制作技藝傳承人王相華接到了來自當地旅遊景區魏氏莊園的一筆訂單。王相華是惠民縣淄角鎮土戶王村人,他做的蓮花燈因為具有古典神韻和團圓祥和的寓意,廣受人們歡迎。

蓮花燈是濱州市特有的花燈制作技藝,當地有過年過節紮制蓮花燈的習俗。蓮花燈由高粱稈、竹簽和彩色紙張紮制而成,需要經過紮骨架、撚花瓣、剪穗頭等十幾道工序。

挂斷電話,王相華就開始忙碌起來,盡管已經73歲,一雙巧手卻比年輕人還要靈活。他先把長短粗細合适的高粱稈和竹簽紮起來做燈架,再糊上白紙,大緻外形就出來了。

“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光是把高粱稈彎曲成形就得有技巧,彎不好就折了。細竹簽是把竹子劈開慢慢打磨出來的,粗了細了都不合适。”王相華一邊制作,一邊講述着心得。

花瓣制作需要3道工序,把大小合适的多層彩紙用繩子固定在花軸上,再壓出花瓣紋路,之後取下,順着紋路将一頭捏起來,花瓣就完成了。制好的花瓣一頭抹上漿糊粘在燈架上,花頭朝下一層一層疊加組成燈身。“一個蓮花燈要用66個花瓣,上下粘8層,不僅要仔細,還要造型好看。燈上的蓮花裝飾,是把花瓣另一頭也捏在一起,一層層捆紮在高粱稈做成的花托上,插上細竹簽,跟荷葉一起固定在燈架上,荷葉制作和花瓣差不多。剪穗頭是最簡單的,把彩紙疊好一條一條剪,剪好後一抖,穗頭就整齊地展開了。”王相華說,他幹了幾十年,一天不閑着也隻能完成4個,可見工序之繁複。

王相華家做蓮花燈源于明代,從古至今,家裡祖祖輩輩為富家大戶紮燈,光給以前魏氏莊園的魏氏家族紮燈就有祖孫六代。那時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以能挂上這種“聚财氣”“聚人氣”的蓮花燈而自豪,是以他家也因獨門手藝而衣食無憂。

發現别樣山東·走近山東手造|蓮花燈裡耀匠心

“這是我家祖傳的手藝,我小時候跟着爺爺趕集賣燈,一毛五一個,過年圖個喜慶。一個集能賣五塊錢,就高興地唱一路。”王相華說。不過,這門手藝隻在年節“吃香”,平時卻鮮有人關注。平日裡,王相華就守着家裡的10畝地。

“蓮花燈雖然掙不了多少錢,可到底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我就本着一個原則,不掙錢手藝也不能丢。”因為費力又不掙錢,年輕人不願意幹,王相華一度擔心這門手藝會慢慢失傳。

199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做的蓮花燈入選山東美術館舉辦的“山東省民間美術展”,受到衆多美術家和民俗專家的關注。2009年,“蓮花燈制作技藝”列入第二批“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幾年,形勢更加向好。随着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縣裡市裡甚至是市外省外舉辦展覽會、文博會、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時,王相華都受邀參加,不但能賣燈,還能拿到補助,并與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一起交流。

據有關專家介紹,現在全國隻有南京夫子廟和山東惠民兩處有手工蓮花燈,夫子廟的蓮花燈的花瓣是朝上的,王相華所做的這種燈因為花瓣朝下,在工藝上更占優勢,是以在他們眼裡,這堪稱民間藝術一絕。

如今,找王相華訂燈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升至100元一個。因為成品不好運輸,外地顧客一般會訂半成品,王相華就給他們放全材料、紮好架子、做好花瓣,由他們自己粘貼。

在王相華家裡,他的兒子、孫女都學會了做燈。他還印制了名片,友善訂貨機關聯絡。土戶王村的七八戶村民,也師從王相華,學會了制作蓮花燈,有訂單時就去幫忙,既練手藝又能賺錢。下一步,随着惠民縣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蓮花燈制作技藝将被打造成一個特色旅遊項目展示給廣大遊客。在旅遊業的帶動下,小小蓮花燈将進入更廣闊的大衆視野當中。

發現别樣山東·走近山東手造|蓮花燈裡耀匠心

一定要把這門手藝好好傳承下去

蓮花燈制作技藝傳承人王相華:這門手藝是祖傳下來的,不能到我這一輩就停下來了。因為掙不了多少錢,年輕人都不願意做,我之前一直很擔心會慢慢失傳。現在好了,這門手藝進入了非遺名錄,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現在,濱州市各所中國小經常邀請我去教學生們做燈,學生們也很願意學。能走到這一步,我感到欣慰,也意識到自己身上責任的重大,我一定要把這門手藝好好傳承下去。在政府的鼓勵支援下,人們開始重視傳統文化,我相信,蓮花燈制作技藝也将随之發揚光大。

(大衆日報記者 程芃芃 通訊員 王軍 李翠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