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在晚清的曆史中,胡雪岩可謂是一位傳奇的人物,他亦官亦商,在洋務運動的大潮中,靠着官府的背景,一度賺得盆滿缽滿,被稱為“紅頂商人”;但人生常常不随人願,

古人雲:福兮禍所依 禍兮福所伏

;胡雪岩風光一時,最終傾盡心血創下的基業,成為過往雲煙。

唯一留下的,隻有他創立的胡慶餘堂國藥号,如今依舊屹立在杭州街上。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胡雪岩其人

胡雪岩道光三年(1823年)生于安徽績溪;雖然後來胡雪岩富甲一方,但年幼時的家境并不好,胡雪岩的父親是當地的一位讀書人,家有幾畝薄地,勉強夠吃。

但胡雪岩人窮志不短,且從小就表現出誠信的品德。

一天,胡雪岩在放牛的路上,意外撿到一個包袱,打開後發現都是銀子;但胡雪岩雖然窮,并沒有将其占為己有,而是撿起包袱坐在路邊等失主,經過幾個小時的等待,最終将這個包袱歸還給失主,而這個失主就是當時杭州的一位大富翁。

胡雪岩的這個舉動也“招來”了幸運之神;不久,這位富商又一次來到績溪,為表達感激之情,在征得胡雪岩本人以及家人的同意後,帶胡雪岩來到杭州,跟着他學做生意,這也為日後成為“紅頂商人”打下了基礎。

胡雪岩在這位富商的底層開始做起,他勤勞肯吃苦,且頭腦靈光,三年出師後,正式成為錢莊的夥計;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幸運之神再次來到胡雪岩的身上,他又遇到了一個大貴人。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胡雪岩的貴人王有齡

王有齡是福建人,花錢捐了個浙江“鹽大使”,但因不滿意這個官,便計劃北上繼續“注資”,希望能謀一個更滿意差事;但因資金短缺,連北上的路費都湊不齊,坐在杭州的一家茶館歎息。

這一幕碰巧讓胡雪岩撞見了;此時的胡雪岩也是一個“閱人無數”的人,問清情況後,

胡雪岩認為此人定能成大器,便當場拿出數百兩銀子給王有齡,讓其快馬加鞭進京。

果然,王有齡進京後托關系謀到一份浙江巡撫門下的糧台總辦,開始逐漸發迹;且王有齡也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他也見識到胡雪岩在商業方面的天分,于是資助其開了一家錢莊,即阜康錢莊;胡雪岩也自此正式開始發迹。

随着王有齡不斷地升遷,胡雪岩也跟着沾光;在胡雪岩的潛心經營下,生意越做越大,杭州的多個行業都有胡雪岩的買賣。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争爆發後,胡雪岩再次看到機會,與軍隊高層合作,大量暫時不用的軍費存在胡雪岩的錢莊中,胡雪岩利用這些資金擴大生意,從中大賺了一筆。

胡雪岩總結出徽商數百年來的經驗,通過“風投”,找到了王有齡這個靠山,使得他在商場如魚得水,投入産出比奇高。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另一個靠山左宗棠

除王有齡外,胡雪岩的另一個靠山是左宗棠。

1861年,此時第二次鴉片戰争剛過,但太平天國兵臨杭州城下,情況十分危急,兼管江蘇太湖軍務的王有齡委托胡雪岩到上海購買軍火和補給;這期間,胡雪岩結識到了左宗棠。

不久後,杭州城被太平軍攻破,身為浙江巡撫的王有齡以身殉國,其職務由左宗棠接任。

失去王有齡這個靠山的胡雪岩急忙要找到新的靠山,他得知左宗棠已被朝廷欠饷數月後,連忙抓住這次機會,大獻殷勤,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下,硬是在短短幾天内就籌集到10萬石的糧食,這讓左宗棠對胡雪岩刮目相看,得到信任。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不久後,胡雪岩被左宗棠委任為浙江的糧台總管,這是名副其實的肥缺,亦官亦商的胡雪岩在左宗棠這棵大樹下,資産迅速膨脹。

由于胡雪岩的名聲好,很多大小官員都願意将錢财存在胡雪岩這裡;而胡雪岩則以這些為資本,在各地設立了商号。

胡雪岩不僅是一個商人,同時也是洋務運動的先驅者之一。

他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制造軍艦,以加強海防建設;同時還協助左宗棠開發大西北地區,建立蘭州織呢總局,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官辦輕工企業。

胡雪岩與左宗棠互相配合,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也,與胡雪岩的幫助分不開。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協助收複新疆

1864年,沙俄和英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割走新疆的大塊領土;當時清廷内部有兩種聲音,一是以李鴻章為首的陣營,認為新疆地廣人稀,不值得付出大代價去收複;另一種是以左宗棠為首的陣營,極力主張收複新疆。

清廷在反複權衡之下,支援左宗棠的觀點,命其率軍西征收複新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當時清廷國庫空虛,短時間内根本難以拿出足夠的錢支援西征,但軍情又緊急...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最終,胡雪岩攬下了這個任務。

胡雪岩通過各種關系,先後向外國銀行借款1800萬餘兩白銀

,同時又購買了很多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送到左宗棠的軍隊中,還将胡慶餘堂國藥号研制的各類藥品送到千裡之外的大西北,支援左宗棠的行動。

由于左宗棠背後有胡雪岩在為他籌集資金,加上左軍裝備、戰鬥力遠勝于阿古柏勢力,迅速收複了新疆大塊領土,徹底粉碎英俄瓜分中國領土陰謀,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

事後,左宗棠在給朝廷的奏折中,高度評價了胡雪岩,為此清廷特授胡雪岩布政使銜,并賞賜象征榮譽的黃馬褂,以及二品頂戴,成為極具特色的“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功成名就 慘然離世

胡雪岩作為一名商人,“黃馬褂加身”,頭頂二品頂戴,叱咤商場,在漫漫曆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光榮”事迹,而且他樂善好施、開設粥廠、義塾等等,赢得“胡大善人”的美譽,可謂名利雙收,事業有成。

但這樣的一個人,其耗費半生心血創下的家業,卻在短時間内就垮掉了,這是為何?

胡雪岩最後的結局,既有當時李鴻章和左宗棠之間的政治因素,也有個人的因素。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胡雪岩已是富甲一方,涉及當時的多個領域,加上背後先後有王有齡、左宗棠等朝廷大吏作為靠山,一路上基本順風順水。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但随着财富的增加,胡雪岩的野心也逐漸龐大,事業擴充得很快;當時胡雪岩想一手壟斷江浙一帶的生絲生意,而就此激怒了外國商人,一起對付他,就此爆發“鬥絲商戰”,考驗着雙方的極限。

但正當要分出勝負的時候,世界風雲突變,西方爆發金融危機。

由于消息閉塞,起國中國基本毫無察覺;與此同時,西方國家還以擴大出口的方式将危機轉嫁,最終導緻匯率下跌,中國出口價格下跌,進口價格上漲;在這種情況下,緻使胡雪岩的貨難以賣出,流動資金陷入困境,由此帶來的就是錢莊的資金被儲戶擠兌等等,出現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短時間就迅速破産。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告誡後代:勿近白虎

胡雪岩破産之後,給了每一位姨太太一筆安家費,讓她們去自謀生路;而胡雪岩自己則靠着胡慶餘堂的收入維系生活。

1885年9月,胡雪岩的大靠山左宗棠去世,兩個月後,胡雪岩也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告訴子女:

勿近白虎。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胡雪岩的“勿近白虎”,有着多種含義;其中最重要有兩點,一是白銀,二是官場。

含義一:白銀

胡雪岩從年幼時的貧困到後來的富甲一方,能做到“亦官亦商”,一度成為中國首富,主要都是白銀起的作用,如果沒有當初“風投”王有齡,協助左宗棠,自然也就隻有“商”,而沒有“官”;擁有大量的錢财後,野心逐漸龐大,最終導緻戰略失誤而破産。

是以成也銀子,敗也銀子。

含義一:官場

胡雪岩能生意紅火,順風順水,既有自己的商業天賦,背後更有王有齡、左宗棠支援,雙方都是互相支援;例如胡雪岩在找外國銀行貸款給左宗棠做軍費時,中間就吃了不少回扣等等。

但胡雪岩畢竟是一個商人,雖然在商業方面很聰明,且與官場交往甚密,但不谙官理,最終成為李鴻章和左宗棠鬥争的犧牲品之一;在與外國商人“鬥絲”時,外國商人也暗中聯合胡雪岩的對手,一起壓制他。

是以,胡雪岩希望自己的後代不要太貪圖錢财,迷失自我,更要遠離官場的漩渦;是以胡雪岩的後人幾乎謹記先人教誨,幾乎很少有經商或從政的。

晚清首富胡雪岩臨終前,說了4個字: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參考資料:

《胡雪岩全傳》高陽

楊東梁.左宗棠評傳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 .長沙:嶽麓書社, 1984 .

羅正鈞.左宗棠年譜 .長沙:嶽麓書社, 1983.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書牍 .湖南社會科學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