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生命的最後時刻是如何渡過的?衆叛親離下的孤苦無依

劉邦擊敗了叛将黥布的主力後,回到了闊别數十年的家鄉沛縣,寫了流芳千古的《大風歌》。他隻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布衣百姓到登上皇位的華麗轉身。

然而,此時的劉邦已經身患重病,在他為數不多的生命最後時刻,劉邦與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衆諸侯王之間互相産生了疑懼,在他處理完諸侯王的叛變的事之後,他的生命已到盡頭。

劉邦生命的最後時刻是如何渡過的?衆叛親離下的孤苦無依

劉邦從故鄉回到京城,一入函谷關遇到幾千人告狀,告丞相蕭何。罪名是用低價強行買百姓田地。劉邦笑着指着告狀紙對蕭何說:“君自謝民”,你自己去跟百姓解釋吧。

蕭何知道自己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隻有诋毀自己名聲,才能保命。劉邦于是将蕭何入獄,戴了鐐铐。幾天之後,王衛尉對劉邦說:“蕭相國犯了什麼大錯呢?”劉邦說他收了那麼多賄賂,還聽說秦始皇的相國李斯有功歸皇帝,有過歸自己,蕭何比他差遠了,是以我要治他的罪。

王衛尉指出當年荥陽戰争的時候,蕭何占着整個大後方,如果有企圖,整個關中都不姓劉。這話擊中劉邦要害,蕭何也被放了出來。

其實劉邦的對蕭何的猜忌非一朝一夕,前後有三次。第一次在楚漢戰争時期,給蕭何加官,蕭何明白後趕快把它推掉,讓所有兒子去當兵。第二次韓信叛亂,劉邦第一反應是想到蕭何,立即給蕭何加封五千戶,被封第一功臣時封了8100戶。蕭何拿出家産捐出獻給國家,幫助劉邦平叛。第三次黥布叛亂時,蕭何隻好朝自己潑髒水。

劉邦生命的最後時刻是如何渡過的?衆叛親離下的孤苦無依

總之蕭何與劉邦的關系早已離心離德,當年兩人在沛縣的時候,可謂是患難之交。

不久後,劉邦因親封王的第一人“盧绾”叛亂了。盧绾與劉邦關系太鐵,他們居同裡、生同日、學同師,兩家父輩是世交。劉邦封盧绾為燕王,結果他卻反叛了,這對劉邦的精神打擊極大。

盧绾叛亂真正原因是什麼呢?一是私欲膨脹,他本沒叛亂之心,就想長期做燕王,其實最好辦法是執行中央的指令,他錯誤地選擇了幫助陳豨才能長期做燕王,這是他最大錯誤。

二是疑懼心,劉邦與諸侯互相猜疑與恐懼。這些起源于韓信,沒理由就奪了韓信的兵權,沒有确證就誘捕了楚王韓信,沒有任何過失就降韓信為淮陰侯。韓信一抓,在諸侯王中産生恐懼症,隻要找談話,這人立即就反。

劉邦一召談話,必反。臧荼反、韓信反、韓王信反、梁王彭越反,黥布不談話都反,最後是盧绾。盧绾跑到國境線上駐紮,想等劉邦病好解釋一下。可是劉邦卻死了,盧绾隻能投降匈奴了。

劉邦生命的最後時刻是如何渡過的?衆叛親離下的孤苦無依

劉邦回到京城後,這兩件事把劉邦折騰得隻剩下一口氣了。信任的蕭何下了大牢,最信任的朋友盧绾叛亂了。病重之下,呂後請了良醫為他醫治,劉邦詢問病情,醫生進言:“病可治。”劉邦聽了不但不高興,還罵醫生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不願意繼續治療,賜給醫師五十斤黃金,令醫師離去。

四月甲辰,劉邦駕崩于長樂宮中。劉邦死有兩個原因,一是病讓他倍受煎熬;二是盧绾叛亂讓他精神崩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