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邦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如何渡过的?众叛亲离下的孤苦无依

刘邦击败了叛将黥布的主力后,回到了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沛县,写了流芳千古的《大风歌》。他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布衣百姓到登上皇位的华丽转身。

然而,此时的刘邦已经身患重病,在他为数不多的生命最后时刻,刘邦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众诸侯王之间互相产生了疑惧,在他处理完诸侯王的叛变的事之后,他的生命已到尽头。

刘邦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如何渡过的?众叛亲离下的孤苦无依

刘邦从故乡回到京城,一入函谷关遇到几千人告状,告丞相萧何。罪名是用低价强行买百姓田地。刘邦笑着指着告状纸对萧何说:“君自谢民”,你自己去跟百姓解释吧。

萧何知道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只有诋毁自己名声,才能保命。刘邦于是将萧何入狱,戴了镣铐。几天之后,王卫尉对刘邦说:“萧相国犯了什么大错呢?”刘邦说他收了那么多贿赂,还听说秦始皇的相国李斯有功归皇帝,有过归自己,萧何比他差远了,所以我要治他的罪。

王卫尉指出当年荥阳战争的时候,萧何占着整个大后方,如果有企图,整个关中都不姓刘。这话击中刘邦要害,萧何也被放了出来。

其实刘邦的对萧何的猜忌非一朝一夕,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在楚汉战争时期,给萧何加官,萧何明白后赶快把它推掉,让所有儿子去当兵。第二次韩信叛乱,刘邦第一反应是想到萧何,立即给萧何加封五千户,被封第一功臣时封了8100户。萧何拿出家产捐出献给国家,帮助刘邦平叛。第三次黥布叛乱时,萧何只好朝自己泼脏水。

刘邦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如何渡过的?众叛亲离下的孤苦无依

总之萧何与刘邦的关系早已离心离德,当年两人在沛县的时候,可谓是患难之交。

不久后,刘邦因亲封王的第一人“卢绾”叛乱了。卢绾与刘邦关系太铁,他们居同里、生同日、学同师,两家父辈是世交。刘邦封卢绾为燕王,结果他却反叛了,这对刘邦的精神打击极大。

卢绾叛乱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一是私欲膨胀,他本没叛乱之心,就想长期做燕王,其实最好办法是执行中央的命令,他错误地选择了帮助陈豨才能长期做燕王,这是他最大错误。

二是疑惧心,刘邦与诸侯互相猜疑与恐惧。这些起源于韩信,没理由就夺了韩信的兵权,没有确证就诱捕了楚王韩信,没有任何过失就降韩信为淮阴侯。韩信一抓,在诸侯王中产生恐惧症,只要找谈话,这人立即就反。

刘邦一召谈话,必反。臧荼反、韩信反、韩王信反、梁王彭越反,黥布不谈话都反,最后是卢绾。卢绾跑到国境线上驻扎,想等刘邦病好解释一下。可是刘邦却死了,卢绾只能投降匈奴了。

刘邦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如何渡过的?众叛亲离下的孤苦无依

刘邦回到京城后,这两件事把刘邦折腾得只剩下一口气了。信任的萧何下了大牢,最信任的朋友卢绾叛乱了。病重之下,吕后请了良医为他医治,刘邦询问病情,医生进言:“病可治。”刘邦听了不但不高兴,还骂医生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不愿意继续治疗,赐给医师五十斤黄金,令医师离去。

四月甲辰,刘邦驾崩于长乐宫中。刘邦死有两个原因,一是病让他倍受煎熬;二是卢绾叛乱让他精神崩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