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魯迅,本名周樹人,是家中長子。

他還有兩個弟弟,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

他們三兄弟都有所建樹,可是彼此之間的關系卻沖突重重,恩怨不斷。尤其是魯迅與二弟周作人絕交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一、沖突不斷,兄友弟恭化為泡影

一開始,魯迅與弟弟周作人的關系十分要好,兩人年齡相差不大,在文學上又都有着極高的天賦,曾一同去日本遊學。

在日本,周作人認識了他後來的妻子,一個出身于日本底層的女人,羽太信子。

之後,魯迅回國工作,自己和弟弟各出一部分錢,再加上賣掉紹興老屋獲得的錢,在北京八道灣胡同買了一套四合院。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自那之後,魯迅和妻子朱安,兩個弟弟以及各自家庭,還有他們的母親便住到了一起。一開始,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還曾發誓永不分家。

可是就在他們共同生活三年後,也就是1923年的7月18日,周作人給魯迅寫了一封絕交信:

魯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難——大家都是在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别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收到此信後的魯迅,想要找到弟弟問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是周作人拒絕與他相見。

第二天,魯迅便四處物色房子,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帶着母親和妻子朱安,搬去了磚塔胡同84号。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此事過去半個月後,魯迅回到原來的老宅,想要取回自己的書籍和物品,卻遭到了周作人夫婦的阻止和打罵。

在那場沖突中,周樹人、周作人兩兄弟大打出手,互擲物品。幸虧旁邊有人阻攔,才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可以說,至此兄弟倆關系徹底決裂。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二、事出有因,真相如何尚未知曉

凡事都應是事出有因,就連他們的母親也曾回憶說:

前一天倆兄弟還把書搬進搬出說要寫文章,後一天弄的不能在一幢房子裡住,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道理來。

這樁兄弟阋牆的大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想不通,到底發生了什麼,能讓親兄弟關系惡化至此。

真相我們至今尚不可知,不過最廣為流傳,并得到一部分驗證的說法,就是和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有關。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當初一家人合住在一起後,魯迅将自己的收入,都交給弟媳羽太信子管理。

羽太信子小時候日子過得非常苦,如今手裡有了錢便開始揮霍。

魯迅一個月能有600塊的報酬,在當時,已經夠普通人家生活一年。可是再多的錢,也經不住羽太信子的揮霍,家裡依舊是入不敷出。對此,魯迅有些不滿,曾委婉的提醒羽太信子要支出有度,不要總是揮霍一空。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對于魯迅的提醒,羽太信子并沒有加以改正,反而是懷恨在心,開始對自己的丈夫周作人吹耳邊風,比如誣陷魯迅偷看自己洗澡,還說他經常在自己房間外聽窗。

周作人對于妻子的話深信不疑,甚至都沒有求證,便認定是自己的哥哥品行不端,才鬧了之後那一處。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三、立場不同,始終沒有冰釋前嫌

自從兩個人關系決裂以後,再也沒能解開沖突,冰釋前嫌。而就在抗日戰争爆發以後,兩個人還因為立場不同,走上了截然相反的兩條道路。

周作人堂而皇之的,成了為日本人服務的漢奸。雖然他說自己是有苦衷的,必須要保住性命,卻不能抹殺掉投機取巧,幫助侵略者的事實。

早在之前,哥哥魯迅就曾給多次給他寫信,讓他遠離日本人,周作人并不理會。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那之後,兄弟二人漸行漸遠。

後來魯迅去世了,再之後新中國成立了,周作人因為奸細罪被判入獄。由于他文學上的貢獻,破例提早出獄編譯書籍,為國家做貢獻。

到了晚年的時候,不知是因為認識到了錯誤,還是看淡了一切,周作人想要與已經去世的哥哥和解,于是開始收集整理魯迅之前的文章著作。

兄弟見面,周作人對魯迅說:我想重新生活,以後不要再來後院

對此,許廣平的态度十分冷淡,表示希望他真的是為了贖罪,而不是虛僞敷衍。

周作人去世之後,曾有人通知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去參加葬禮,周海嬰對此堅決拒絕了,并沒有出席。

曾經相親相愛的兄弟走到了這一步,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