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鐘聲響起,2022年盛裝到來。喜歡桌遊的小夥伴,新年的願望一定是多玩遊戲,赢到手麻。
人們愛給不同的年份賦予不同的意義,比如2000年盛大的“千禧年”,催生了跨年狂歡這一新事物,2012年因為“後天”和瑪雅預言的存在,一度充滿了宿命的悲情。
其實桌遊中也有許多特别的年份被記錄在了遊戲名稱裡,不乏傳世經典,以此為主線收集遊戲,也會有别樣風情呢!
《墨西拿1347》

1347年,帶有黑死病病毒的老鼠坐着帆船來到意大利的港口墨西拿,最後把黑死病傳到了整個歐洲。黑死病在歐洲造成了嚴重的死傷,直接或者間接地促發了大量曆史事件,而桌遊也以《墨西拿1347》來紀念它。
隔離、焚燒、重建,面對不斷蔓延的鼠疫,玩家需要不斷加強自己的能力。走路支付路費的勞工放置機制結合較多的行動選擇和COMBO觸發可能,讓玩家有很大的思考空間。三條監工軌道的不同發展方向,能夠組合出N種效果。
雖然德式遊戲的終極目标是刷分,但是順便做好防疫也不失為緊扣時代的主題。遊戲結束時,疫情得到了控制,城市更加興盛,人口有所增長,一切還是美好的模樣——希望2022年也是如此。
《1830》
1830這個年份在桌遊界是非常特殊的,它讓德棍狂喜,萌新戰栗。1830年,美國最初的鐵路以南卡羅萊納機車運作,從巴爾的摩到達了内陸俄亥俄,揭開了鐵路大建設的序幕。
《1830》在桌遊中同樣是重要裡程碑,整個遊戲圍繞經濟和股票為核心展開,股票輪買入、置換股票,争奪公司營運權,營運輪鋪設鐵路,牟取利益。遊戲互動強烈,遊戲節奏變化明顯,玩家必須學會對不良資産的斷舍離。
它能夠讓玩家很快領略老奸巨“卡”、桌遊百态,獨特的魅力和超高的重度更是老手的不二選擇,其開創的18XX系列賦予了該機制遊戲永恒的生命力。
對于桌遊玩家,世界的盡頭一定不是鐵嶺,而是18XX系列的鐵路。
《布魯塞爾1893》
1893年是比較和平的一年,普法大戰的硝煙散去,歐羅巴大地迎來了久違的安甯。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此時正經曆着最快速的發展期,政治的開化民主和寬松的環境氣氛催生了新藝術運動,主張藝術家參與産品設計,引領了新一代的時尚風潮。
桌遊《布魯塞爾1893》有着優雅的版圖和卡牌美工設計,展開後德式氣息撲面而來。遊戲糅合了拍賣、勞工放置等多種機制,政策路線分為建築流、藝術品流、人物流等,每局都會設定出不同的主版圖,非常考驗玩家的規劃路線能力和對路線控制的把握,屬于一招不慎、滿盤陪跑的遊戲類型。
這款遊戲支援2-5人,屬于德式政策中彈性較大的一款,重度雖然達到了3.5以上,但實際刷分路線清晰明了,容易了解,深受政策玩家的喜愛。
《1960總統大選》
1960年是改變美國曆史的一年。當年政治“萌新”肯尼迪一戰成名,擊敗政壇老将尼克松。雙方大選的重要轉折點是那一年的電視辯論,尼克松老謀深算,準備了自己的一系列政績和一攬子執政方案。
結果,肯尼迪下車後一路小跑,小麥色的皮膚、自信的發言和令人着迷的面容直接刮起一陣旋風,讓尼克松的優勢蕩然無存。慘敗的陰影籠罩着尼克松,從此他黑化到不擇手段,以一己之力為桌遊玩家貢獻了另一款雙人政治桌遊——《水門事件》。
回到《1960總統大選》這款遊戲本身,本作與《冷戰熱鬥》一脈相承,主打卡牌驅動+行動點配置設定+區域控制。在此基礎上,還創新性地開發了強制觸發對方打出手牌中的己方效果以及先發制人禁止對方觸發效果的互動環節。
為了結合遊戲主題,遊戲的第六輪、第九輪是特别的電視辯論及大選日環節,流程更改帶來節奏變化的同時,更增添了許多代入感。作為政治類桌遊,《1960總統大選》主題鮮明,機制結合度優秀,時長适中,值得擁有。
桌遊名稱中所記錄的年代大多較為久遠或意義重大,多數遊戲品質優良,曆史代入感良好。梳理桌遊中的年份,也能回憶起曆史的脈絡以及桌遊機制的進步史。還有哪些“年代感”十足的桌遊令你印象深刻呢,不妨一起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