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城高度不超10米,它防住了啥?西方史學家:把我們坑慘了

衆所周知,萬裡長城除了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和世界文化遺産外,還是中國古代第一大軍事工程。它以城牆為主體,與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但在詳細遊覽過長城後,一些遊客就會發現,長城的平均高度僅有7.8米。一些遊客不禁反問:“就這樣的高度,長城到底能防住啥?”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長城的作用。

長城高度不超10米,它防住了啥?西方史學家:把我們坑慘了

大家在說起長城時,總會想起秦始皇,似乎秦始皇才是長城的第一個修建者。但事實上,早在秦始皇之前,六國便開始各自修建長城。據史料記載,長城修築的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當時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俨狁的襲擊,曾修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作為防禦。而“列城”,便是中國境内最早的長城。

長城高度不超10米,它防住了啥?西方史學家:把我們坑慘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為了争霸,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長城。而列國中最早修築長城的,則是楚國,當時楚國稱其為“楚方城”。之後,齊、韓、魏、燕、趙、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都紛紛開始修長城自衛。由于秦、趙、燕三國緊鄰北方的匈奴等遊牧民族,是以他們在修築長城防禦其他諸侯的同時,還修築了“拒胡長城”。

長城高度不超10米,它防住了啥?西方史學家:把我們坑慘了

在韓、趙、魏、楚、齊、秦、燕發展起來的同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強盛起來,并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就在這個時候,趙國出了一位趙武靈王,實行了胡服騎射,将匈奴趕到了更為偏遠的苦寒之地。而燕國雖然在七國中實力弱小,但對于北鄰東胡,卻可以吊打。燕國大将秦開曾率軍大破東胡,掠地千裡。秦國方面,則滅掉了義渠。在将遊牧民族趕出中原後,這些大國都修築了長城用以防衛。

長城高度不超10米,它防住了啥?西方史學家:把我們坑慘了

等這些遊牧民族休養生息,打算再度入主中原時,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天下。秦始皇從方士那裡聽說了“亡秦者胡也”的谶言,便命蒙恬将匈奴趕回老家,并發動幾十萬民夫修建了萬裡長城,将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對于長城的防禦作用,不僅是現代人,就連唐太宗和康熙都有過懷疑。康熙更是不無得意地說:“從前王朝大興土木修建長城,我朝施恩喀爾喀,較長城更為堅固。”

長城高度不超10米,它防住了啥?西方史學家:把我們坑慘了

但長城真的作用不大麼?其實并非如此。從地理位置來看,秦長城正好位于400毫米等降雨線上,長城以南是适合耕種的農業區,長城以北是苦寒的遊牧區。正是因為有長城的阻擋,長城以南地區的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的生活。而北方遊牧民族由于缺衣少食,這才導緻經濟發展落後,過着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當他們想南下劫掠時,又被強大的中原王朝給揍了回去,這也逼得他們不得往西發展。而這群人在到達中亞和歐洲後,由于戰鬥力強大的原因,又可以完虐當地的國家和勢力。是以一些西方史學家認為,我國的長城害苦了他們的先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