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

古來巾帼甘心受,何必将軍是丈夫。

古往今來,不乏女性英雄豪傑,而在中國近代一百年的曆史中,有這麼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先後結婚兩次,生育三個女兒,有兩位分别嫁給了毛澤東的兩個兒子,她是紅色革命傳奇,兩任丈夫也是不朽的烈士,她就是世紀老人張文秋。

張文秋,乳名張前珍,學名張國蘭

,于1903年12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京山縣孫橋鎮青樹嶺謝家灣的一個大戶人家。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張文秋老人

1917年考入湖北女子師範學院,作為一個官僚主義大戶人的女兒,卻很快受到了新式西方思想的影響,将自己投身新中國偉大的革命事業中。

1919年參加武漢的五四運動

,1923年加入了武漢學生聯合會擔任分會副主席,通過組織不斷的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掀起了一股婦女運動的風潮。

後又加入了鐵路運動的罷工鬥争,最終在

1924年加入了中國共青團,1962年成為中國共産黨黨員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而話及張文秋的兒女,就不得不提一提張文秋的丈夫和她特殊的“婚事”。

在1927年的一天,剛剛踏入中央工作的張文秋接到了同僚的邀請,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聽一個高材生對于現今政治形勢的演講,而這個高材生就是張文秋的第一任丈夫,

劉謙初。

張文秋站在台下,看着台上的劉謙初嚴謹的分析着當今局勢,引古鑒今,字字珠玑。很少有年輕人和她一樣有着如此之高的覺悟,她不由的被了對這位高材生的偏偏風度和才學所吸引。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劉謙初

要知道劉謙初也是一個不甘願平凡的熱血青年,他從小就非常的崇拜嶽飛這一人物,希望像他一樣成為為國盡忠盡力之人。

他奮發讀書最終加入的中央的大家庭,他對時勢有着他獨特的看法,他對未來的發展和中國共産黨有着堅定不移的信心,認為社會主義才是中國的未來。

他反對複辟,袁世凱稱帝之時,他曾效仿其也寫了了一篇《滿江紅》:

心潮起伏, 莽原上, 玉龍翻飛。

舉目望, 放喉高歌, 情懷激越。

千年帝制已歸去, 四億神州向共和。

須警覺, 有人開倒車, 蹈覆轍。

袁世凱, 複帝制,新青年, 舉幹戈, 跨駿馬直搗袁氏巢穴。壯志饑餐國。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袁世凱

他考入燕京大學後就一直走在尋找組織的道路之上,于1924加入中國共青團,1926參加國民革命,

1927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

他是燕大才子,入團以後就一直在積極的傳播和接受着新思想,對當時的中國很是擔憂,想要為國出力卻無從施展,但是黨給了他這個機會,

北伐戰争

給了他這個機會。

作為北伐戰争政治宣傳科股長,他為北伐建立群衆基礎,宣傳北伐戰争的主旨紀律,作為中國共産黨黨員,他在黨内積極宣傳和普及國内外政治形勢,建構政治形象。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緣分是妙不可言的,它想讓兩個人相遇是無法抵擋的,張文秋聽完演講後,心情澎湃,想進一步深入了解,于是就去找了好友

恽代英

,讓人驚奇的是,劉謙初也在此處。

而反觀劉謙初,他也被張文秋大家閨秀的氣質給吸引住了,而就像提早就認識的老朋友一般,竟然交談起來毫無半分生疏。他們從國際時勢談論到國内形勢,二人都表達了對國家的擔憂。

而好友恽代英見二人話語投機,便很識趣的留下了空間。談論國家大事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他們就約定共進午餐。就這樣的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不久後,又一起去武昌農民運動講習聆聽了

毛澤東的《湖南農名運動考察報告》

,受益匪淺,這也讓二人确立農民革命的資訊和目标,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在那個年代,是沒有男女朋友這一稱謂的。受舊時代的影響,男女相戀時需經人介紹的,而張文秋作為女人又很羞澀,作為男人的劉謙初又不懂戀愛,使得二人互情投意合卻又無法更進一步。

好友恽代英再次站了出來,給牽了紅線,當了月老,鼓勵劉謙初正視情感去表白。

就有了他才華橫溢的

表白詩

“蓋自晤芳顔,神魂迷離, 舉止動定, 往往若有所失, 雖一飲一食之間, 亦恍若情影在我眼中。每一成寐, 則魂夢萦繞于左右。”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面對如此告白,張文秋也是芳心萌動,那麼二人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于1927年4月26日在漢陽大街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要知道革命工作是艱難的,混亂的年代是難以有穩定的生活的,劉謙初在結婚的第二天就被緊急指令調往北伐軍隊,而張文秋人留在武漢從事地下黨工作。二人一分别就是三年,但他們并不覺得是一種痛苦,國家正在遭受苦難,兒女私情隻能放在一邊。

1927年9月張文秋深入農民根據地并上司了河南省駐馬店的秋收暴動。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1928年9月在福建省黨委會上被選為省委書記,1929年4月秘密前往山東,組成新的山東省委,擔任山東省委書記和宣傳部長。

一直到1930年二人才重新在農名運動的工作過程中相遇,當時正值白色恐怖,二人雖然見面卻來不及訴說,隻好将熱情投入到革命工作之中。

二者是育有一個女兒的,但是劉謙初甚至還沒有見到女兒就被國民黨反動派給殺害了。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張文秋

奇妙的卻是她的“後幾任丈夫”,是上級給安排的。在喪夫後張文秋并沒有過度傷心,也沒有時間給她傷心了,接到了上級的指令,迅速的投入到了地下黨工作,

先後于化名的劉先源,林育南,吳照高,李耀晶組成“家庭”

。作為共産黨的秘密據點進行情報破譯,卧底潛伏工作。

在西安事變之後,張文秋才再度回到中央的大家庭,結束了地下工作,經人認識了真正的第二任丈夫陳振亞,生下了第二個女兒邵華,關于第三個女兒是在監獄誕生的,這個我們後面再講。

張文秋的兒女卻是與毛澤東夫婦則是有很深的淵源了,她的兩個女兒都嫁到了毛澤東家,是毛澤東的雙重親家。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主席

1927年2月,張文秋奉縣委的指令去武昌代購槍支彈藥,正好趕上

毛澤東創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

,隻見台上數十人,走在前面的兩個男子,

一個一身戎裝,威武勝凡,一個長袖青衫,一副翩翩書生的模樣

張文秋便問身旁的人那穿長衫的是誰,隻聽到來人是毛澤東同志,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主任,全國農民協會幹事。這就是張文秋與毛澤東的初識。

活動結束後,張文秋的第一任丈夫劉謙初介紹兩人相識,張文秋時任京山縣委的婦女部長,毛澤東連忙感歎:

“真不愧為一屆巾帼英雄。”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這股子欽佩之情讓他倆聊的很投機,張文秋給他報告了京山的農民運動的情況:“我們成立了農民協會,摘掉了土豪鄉紳的高帽子,審判了鄉村惡霸,農民的情緒高漲。”

再次赢得了毛澤東的賞識,關系進一步升溫。

1927年的夏天,張文秋在武昌工作時就經常幫助毛澤東整理檔案,但她那時已經懷有身孕。于是楊開慧就帶着兩個孩子來到了武昌。

此後張文秋就經常去拜訪毛澤東夫婦,而

毛岸英毛岸青

倆兄弟對她則感到莫名的親切,從小就喜歡圍着她轉,她與毛澤東夫婦二人的羁絆逐漸加深。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岸英毛岸青兄弟

1931年4月5日清晨山東軍閥韓複榘将劉謙初,鄧恩銘在内的21為共産黨員殺害。劉謙初甚至沒能見一眼他的親生女兒劉思齊。

張文秋結識了陳振亞之後來到了延安大後方學習,在開學典禮上,毛澤東出席并做了演講,她 再一次的見到了毛澤東同志,不禁十分感慨,十年前,也如同此刻,她也是在台下聽着演講。

武昌一别,十年生死兩茫茫。毛澤東同志的妻子也被反動派給殺害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劉謙初也犧牲了。她也沒想到,在此見面會是這樣一番光景。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澤東與妻子楊開慧

解散之時,毛澤東同志一眼就看到了人群裡面的她,急忙攔住問道:

張文秋同志,好久不見啊!你是什麼時候到達延安的呢?”

張文秋異常興奮的回答到:

“報告毛主席,我來到延安已經有一年了。”

多年未見,毛主席對張文秋沒感到半分冷漠,但如今身份的變換,卻讓張文秋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位曾經的朋友。

見氣氛開始變得僵持,毛主席連忙開起玩笑:

“哈哈哈!你真是不夠朋友啊,來延安這麼久都不來找我這個老朋友。難道是看不起我嗎?

一席話讓兩人長久不見的關系變得緩和,也讓張文秋放下了心裡的顧及。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典禮後不久,張文秋就起身去毛主席的住處拜訪了他。

直至1938年張文秋和她的第二任丈夫結婚後,初春的延安黨校禮堂裡面,正在上演一出話劇《棄兒》,毛主席和朱德正在觀看。

話劇中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隻見小女孩衣衫褴褛的在大街上找媽媽,一聲聲“媽媽”,感人泣下。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主席與朱德

話劇演完後,毛主席特意去背景找到了這位小女孩,親切的問:“

小同志,你叫什麼名字呀,你爸爸媽媽在哪啊?”

“我叫劉思齊,我爸爸是陳振亞,媽媽是張文秋。”

小女孩高興的指着他們說到。

毛主席轉過頭來看着二人,問陳振亞:

“這是你的孩子嗎”

陳振亞趕緊說到;“

報告主席,這是烈士劉謙初的孩子,我隻是她的繼父。”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張文秋與陳振亞

一提到烈士劉謙初,毛主席的表情瞬間嚴肅了起來,他頂着思齊認真的囑咐着二人,說:

“烈士的後代,我們更有責任好好的教養她。”

然後一改嚴肅的臉面對着可愛的思齊說:“我認你當幹女兒好不好啊?”

思齊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之後害羞的答應了。這一舉動讓張文秋一家與毛主席夫婦更加的親近了。

1938年的冬天,張文秋生下了第二個女兒,

起初随母親姓氏叫張少華,後改名為邵華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邵華

1941年5月21日,陳振亞很朋友結伴去迪化郊遊,剛剛來到一座橋上,着坐年久失修的古橋就坍塌了,本來就有腿傷在身的陳振亞就更加的無法逃離,被砸傷掉落到水中,這位經曆過南征北戰,萬馬千山的将軍就這麼因為一個意外去世了。

也就是在陳振亞去世後半年,第三個女兒張少林出生了。

1946年7月,張文秋從新疆歸來,毛澤東前來看望。但更多的是對思齊的想念,他急切的問道:“思齊你怎麼沒看到她?”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張文秋與三個女兒

隻見一個瘦瘦的女孩從張文秋的身後冒出來,毛主席連忙把思齊拉到身前,許久不見甚是想念,高興的說:“思齊啊思齊,七八年沒見,都長成大姑娘了,你還記得你的幹爹嗎?”聰慧的思齊當然記得這位主席幹爹。

幾天後思齊就去拜訪了毛澤東,而也是在這裡,在主席的窯洞裡,劉思齊見到了剛剛從蘇聯回來不久的毛岸英。也是這年秋天,二人相戀了,粗犷英俊的帥小夥,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在西柏坡時,毛澤東就知道了毛岸英的戀愛情況,他連忙把張文秋請到了家裡來商議,問清楚她的家庭情況之後,就直接把話題轉移到了毛岸英和劉思齊的婚事上了。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澤東與毛岸英、劉思齊

這讓張文秋感到驚訝和感歎,她以為劉思齊是配不上毛岸英的,她也沒想到毛主席在婚姻大事上是如此的開明。隻聽到毛主席說:“岸英講,他很愛劉思齊,他們想要訂婚,我反正是同意的,現在就看你同不同意了。”

張文秋還是說出了她的擔憂,她怕思齊配不毛岸英,但是主席的一句她是我的幹女兒,我很喜歡她打消了張文秋所有的擔心。她在心裡想到:如果思齊能和毛岸英在一起,做主席的兒媳婦,應該會很幸福的。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劉思齊的婚禮在中南海舉辦。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岸英和劉思齊

邵華可以說是在監獄裡長大的,自幼因為時局動蕩,沒有辦法獲得教育,但她的母親張文秋卻給了她難以忘懷的印象。

新中國成立之後,邵華經常跟随姐姐姐夫去往中南海去拜訪毛澤東主席,毛澤東是很注重學習和教育的,這直接引起了邵華對學習的渴望。她在私下裡直接對毛主席說:

“毛伯伯我也要學習。”

于是毛澤東就将年僅十多歲的邵華送入了正規學校的大門。而毛岸青作為一個大哥哥,帶着邵華領略着國外的文化。他頻繁的來到張家,每次總要彈上幾曲,也許在那時,毛岸青的影子也在邵華的心裡緩緩種下了吧。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岸青、邵華在毛澤東身邊

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的犧牲

,讓兩家人都陷入了沉重的悲傷之中,對毛岸青的打擊尤其大,倆人自小一起長大,一起随媽媽坐牢,一起在傷害流浪,一起去蘇聯留學,又一起回國。哥哥的離去讓毛岸青消沉了。

但是,一個人的出現将毛岸青拯救于泥潭之中,邵華。二人通過信件來往,早早就種在邵華心中的那朵七色花,在此時慢慢的開放了。

毛主席再一次的征求了張文秋的意見,說到:

“看來從前,我們是老親家,現在我們是新親家,親上加親,是雙重親家。”

1960年邵華和毛岸青在大連結婚。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毛岸青和邵華婚禮

張文秋的兒女是好樣的,她自己更是一名偉大的紅色革命者.

她在1930年曾在

“國際紅色間諜王”佐爾格

的手下工作過,為當時國内戰争形勢和國際政治局勢提供了大量的資訊要素。

佐爾格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十九歲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了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

戰争結束之後義無反顧的投身于德國的革命,參加了德國共産黨。成功獲得了學習的機會,在國際上幾所有名的學校留過學。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佐爾格

1924年佐爾格被派往莫斯科參加共産國際會議,在那裡,他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諜勞工員。佐爾格先在共産國際的情報部工作,後又轉入蘇聯總參謀部第四局,逐漸的開始從事情報工作。

1930年1月,佐爾格以德國記者的身份來到上海,開始了他在中國的間諜之旅。

作為蘇聯外派來的間諜特工,佐爾格的首要目标就是恢複因國民革命而被大肆破壞的蘇聯在華情報組織,深入研究蔣介石國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以及德日的對華政策。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為了充實情報隊伍,佐爾格一直在尋找其隊員。而且他很早就注意到了張文秋,他在德國之時就讀到過張文秋的文章,并對其深感欽佩。但是作為為佐爾格親自挑選隊伍的周恩來卻沒能注意到張文秋的才華,這讓佐爾格甚是着急。

直到1931年秋天,正在黨中央蘇淮會工作的張文秋去董家看望女兒,卻看到了一個奇怪的外國男人,甚至也沒有人為她介紹一下,那個男人也沒有透露出太多資訊,隻能友好的打一個招呼便靜靜待在一旁。

長年從事間諜工作的張文秋知道這位奇特的男人肯定身份不凡,但她也知道,别人沒有自我介紹,就代表現在她還不需要知道這個男人的身份。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但是更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是,這個男人一直用犀利的目光掃視着她,好像要把她看透。沒錯這個奇奇怪怪的男人就是佐爾格,這也是他們倆的第一次正式相遇。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國民黨軍隊的軟弱讓中華民族陷入了重大危機。而張文秋的才能終于得到了周恩來的賞識,将她調往

共産國際遠東第四局

進行工作。

1931年九月底,周恩來親自帶着張文秋來到法租界那座神秘的小洋樓前,将她交給了那位氣度不凡的外國人——佐爾格。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周恩來總理

張文秋深知,在這裡的工作是異常重要的,中國畢竟是共産國際的一個分支,能來到共産國際工作是她的榮幸。

而這時候,張文秋才發現,這個外國人不就正是那位在董家曾經窺探過她的人嗎。原來,那并不是窺探而是試探,能來到這裡工作應該和佐爾格有很大關系。

在“佐爾格小組”裡,張文秋負責的工作就是,從國民黨統治權公開發行的各種報紙,書刊,比從中間摘錄有關國民黨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資訊,包括各地蔣介石的“剿匪”情況。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蔣介石

加以整理。經過其他從業人員翻譯成英文俄文,彙集到佐爾格那裡,并通過加密電報發向莫斯科,不友善發報的就制作成膠片,又派特殊人員帶往香港,再轉送到莫斯科。

在此期間佐爾格對張文秋的工作能力很是贊頌,有一次審查完資料她說到:

“你整理的資料真的棒,又全面,又細緻,而且分析能力很強,這對我們的工作很有幫助,你真是一個最合适這項工作的合作者。”

張文秋曾經還完成過一個關鍵性的任務。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共産國際急需有關于日本的情報,張文秋便通過一個叫

川井吉定的日本人

,秘密的進行接頭,并取回了有關“關東軍”,“滿洲國”以及日本國内的情報。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九一八事變

獲得了蘇聯的獎賞,被稱為

“非常及時管用的情報”

。自此以後,張文秋便開始了她的任務旅途,還奉命打入上海的英美煙廠,調查帝國主義對勞工的壓迫。

在後來,張文秋被任命為南方站站長,負責南方的情報網組織和聯系,通俗來講就是一種特派員的工作,東奔西走,四處奔波。

一次,佐爾格派遣她到上海去搜集秘密情報,并轉送到香港。張文秋面對這個艱巨的任務,心裡不免有些緊張,去一個從沒有去的陌生地方傳達情報,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張文秋奉命化妝成一個闊太太,于是就去燙了卷發,換上好看的旗袍和高跟鞋,塗抹上胭脂和口紅被送上了

英國“皇後号”客輪

幾天後到達香港,她和一個化名蕭平的人接頭,蕭平在機密房間問她要檔案,她卻說:“我沒帶書面的檔案,你要的檔案都在我的腦子裡面。”

見蕭平不信,文秋趕忙嚴肅的說到:“重要的機密檔案隻要放在腦子裡就不會被查出來。”然後她口述了半個小時才讓蕭平把所有的檔案記錄完成。事後,蕭平也是誇贊她:如此之好的記憶力,私人怎能奈何我們。

張文秋:毛岸英與毛岸青的嶽母,經曆2段婚姻,晚年卻孑然一身

張文秋和女兒邵華

每一個和張文秋一同完執行過任務的人都誇她靈活多變,敢于冒險,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

就是這樣一位革命傳奇,就有着這樣傳奇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