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國之亂”中出了哪些受害人,哪個結局最慘?

七國之亂在曆史上很有知名度,其實還是朝廷中央與地方諸侯王的一次對抗。起因是吳王劉濞早就有謀反之心,他私自鑄币、煮鹽販賣、招納逃犯,為了報漢景帝的殺子之仇早晚要謀反。這話是晁錯說的,而漢景帝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啟用漢文帝不用的老臣——晁錯。

“七國之亂”中出了哪些受害人,哪個結局最慘?

吳王劉濞如果真的要謀反,在呂後死的那一年是最佳時機,周勃、陳平等人廢黜了少帝,與呂氏諸王争鬥了一段時間。如果此時吳王劉濞兵臨長安城下,隻怕是就沒有漢文帝什麼事了,沒有必要等到“文景之治”國泰民安的時候起兵,問題出在晁錯身上。

晁錯是商鞅一類的臣子,保甲連坐、重農抑商,再發配數十萬人去北方戍邊,都是商鞅的做派。對漢朝内部則是削藩,晁錯看到吳王很多年不來參拜皇帝,吳國富甲天下,但是吳國的錢沒有他晁錯的份。為了分割吳國的财産,晁錯投漢景帝之所好,力圖削藩。而晁錯削藩的辦法,實在是太爛了。

“七國之亂”中出了哪些受害人,哪個結局最慘?

首先是收回鑄币權。漢文帝時期放開工商業和鑄币權,隻要鑄造的錢能花出去。但是在晁錯的眼裡,銅錢能夠成為貨币是因為諸侯國私鑄,至于銅錢是不是貨币,糧食值不值錢,都應該由皇帝說了算,而當時的漢景帝是聽晁錯的。晁錯擺明了是要搶奪吳王的财富,吳王想想還是忍了。

晁錯見吳王不接招,幹脆再出昏招,這次直接削去吳國的兩個郡。晁錯認為無論是否削藩,這些諸侯王早晚都要謀反,不如先發制人。诏令一出,諸侯嘩然,既然朝廷認定我要謀反,幹脆就滿足你的請求。于是吳王劉濞帶頭,六個諸侯王響應,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起兵,史稱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中出了哪些受害人,哪個結局最慘?

七國之亂中的第一個倒黴鬼就是晁錯了,七國起兵的消息傳到朝廷,漢景帝一下子慌了神,袁盎向皇帝建議,吳楚叛軍意在誅殺晁錯,隻要殺掉晁錯,赦免叛軍,便可以兵不血刃平定叛亂。漢景帝默然良久,同意了。幾天後有大臣彈劾晁錯,漢景帝準許,将晁錯腰斬于東市。

晁錯被殺後,吳楚叛軍失去了合法性,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叛軍繼續向洛陽、長安進攻,在漢景帝弟弟劉武的梁國受阻,相持日久。周亞夫趁機南下襲擊叛軍糧道,導緻叛軍大敗而回。七國之亂最大的受益人無疑是皇帝漢景帝,此後的諸侯王不敢再跟皇帝叫闆,被消滅也隻是時間問題。

“七國之亂”中出了哪些受害人,哪個結局最慘?

除了晁錯,第二個受害人便是吳王劉濞,劉濞本身就是受害者,他是被晁錯逼反的,本來是富可敵國的諸侯王。劉濞十幾年不參拜皇帝是漢文帝特許的,鑄造貨币在漢文帝時期是人人都可以的,隻要你有這個實力。經過晁錯的一頓迷之操作,劉濞兵敗被殺。

周亞夫在七國之亂後被封丞相,是應該平步青雲的,如果沒有周亞夫在七國之亂中穩住大局,漢景帝能不能平定還不好說。但是周亞夫反對漢景帝廢黜栗太子後,漢景帝就開始嫌棄周亞夫。七國之亂中周亞夫不救梁王劉武,劉武經常在漢景帝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周亞夫還反對皇後的兄長和匈奴将軍封侯,最終導緻君臣決裂。

“七國之亂”中出了哪些受害人,哪個結局最慘?

周亞夫是以辭職賦閑在家,漢景帝設宴招待周亞夫,故意在他桌前不放筷子,周亞夫很不高興,漢景帝因而起了殺心。周亞夫兒子周陽買了500甲盾,準備給周亞夫發喪的時候用,沒想到被人告發下獄。獄吏誣告周亞夫要到地下去謀反,周亞夫氣得絕食而死。

漢景帝的肚量實在是很大的問題,有違明君之名,年輕時為争一口氣就能殺人(劉濞兒子)。周亞夫的所作所為合乎規定,隻不過為人并不圓滑,就被漢景帝設法殺死,國家是不該這麼對待有大功之人的。

“七國之亂”中出了哪些受害人,哪個結局最慘?

最後一個倒黴鬼可能是飛将軍李廣,“李廣難封”在中國曆史上是很出名的。李廣運氣不佳,年輕時在漢文帝、漢景帝手下當差,戰事不多,立功的機會也就不多。等到漢武帝繼位後被發現你,又因為名氣太大各種被匈奴針對打擊,李廣一生最接近被封侯的就是七國之亂時。

據說漢景帝将名單都列好了,但是李廣在協助梁王劉武守城時,私自接受劉武的賞賜。放在别的王爺身上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劉武是要競争儲君之位的,接受劉武封賞等于支援劉武做皇太弟。李廣莫名其妙地被卷入政治鬥争,失去了被封侯的機會。

晁錯、劉濞、周亞夫、李廣都是七國之亂的受害者,你覺得誰的結局最悲慘呢?我覺得大概是周亞夫吧。原本是在七國之亂中力挽狂瀾的英雄,最後隻因為漢景帝氣量狹小,便絕食而死,看在周勃、周亞夫兩代為漢朝立下大功的份上,怎麼就不能給人家善終?最後求個關注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