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沒參加長征的元帥,革命時期妻子以為他犧牲了,跳井殉情

1955年對革命時期走來的将領們進行軍銜評定,毛主席建議已經轉到地方工作的幹部不參加授銜評定,毛主席本人也拒絕了大元帥銜。不過在新中國的十位開國元帥中有一人是例外,他當時已經轉到地方工作,并且也是元帥中唯一沒有參加過長征的将領,這個人就是陳毅元帥。雖然在紅軍時期沒有參加長征,但他也飽經磨難,原配妻子曾誤以為他犧牲而跳井殉情。

那些年陳毅元帥到底經曆了什麼?為他殉情的妻子是誰?又為何沒能參加長征呢?

陳毅元帥的革命年代

1901年陳毅元帥出生于四川樂至,早在1918年時曾赴法留學,而在這裡也并沒有差別于國内軍閥混戰的繁榮,反而正值爆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他看到了和國内類似的情況,底層人民遭受戰亂,生活艱辛

,而他勤工儉學的道路也因為戰争的爆發停止,不過在留學期間他還是有着很大收獲的,比如近距離接觸了共産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結實了之後的共産主義戰士蔡和森。

唯一沒參加長征的元帥,革命時期妻子以為他犧牲了,跳井殉情

回國後,陳毅元帥在蔡和森引薦下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并于1923年正式加入共産黨。之後在組織的安排下一直在各地進行思想政治類工作,不過當時的黨内工作發展還是很艱難的,處于初創階段,同志們也都是國内的有志青年或者先進學生,大家都沒什麼收入,為了籌措經費大家都是絞盡腦汁,對于陳毅元帥來說,當時的唯一生活來源就是學文章賺稿費,文章能在當時的知名報刊上發表,雖然辛苦但可以實作自己的文學夢想

不久後,南昌起義爆發,陳毅元帥在組織的安排下正在武漢擔任軍事學校黨委書記。受到起義思想的震動,陳毅元帥的革命思想進一步迸發,為了能夠和先進革命人士站在一起,陳毅元帥帶領當時學校轄屬的2000多人的教員、教官,一路南下,名義上跟随張發奎東征讨蔣,實際上是尋找機會加入武裝革命隊伍。從武漢到九江的過程中也并非暢通無阻,當時陳毅元帥的共産黨身份還屬于保密狀态,隊伍來到九江的時候遭遇了張發奎繳械的指令,上岸後陳毅決定當晚就帶領部分革命人士轉乘火車前往南昌,好不容易到達後起義隊伍早就離開了南昌城,陳毅等人來不及休息立即追趕起義部隊。

不過追上隊伍不久後遇到了更為棘手的困難,在南下廣州的道路中,面臨着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緊張局勢,為了掃清障礙,起義部隊決定分出幾千人的兵力在三河壩地區阻擋前來追擊的國民黨錢大鈞部隊,陳毅元帥也參加了這次戰鬥,在三天的時間裡,起義部隊拖住了敵人1萬大軍的追加腳步,為前方主力部隊争取了寶貴的行進時間。

唯一沒參加長征的元帥,革命時期妻子以為他犧牲了,跳井殉情

先頭部隊也遭受了損失,陳毅元帥所在的隊伍瞬間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前後都有危險,隊伍又缺少補給,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讓隊伍失去革命的信心,作為擁有豐富經驗的政工類上司人,陳毅元帥及時安撫了戰士們的情緒,為革命隊伍儲存了800多主力軍戰士,為之後井岡山會師積累了第一批正規軍隊。

之後的陳毅元帥憑借自己優秀的指揮工作能力,

先後擔任紅6軍政委,22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等重要職務,

在此期間經曆了敵人的數次圍剿。抗日戰争時期陳毅元帥擔任新四軍軍長一職,在南方八省堅持與日寇展開遊擊戰鬥并取得了多次作戰的勝利。解放戰争時期擔任華東野戰軍(也就是後來的三野)司令一職,參與指揮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知名作戰。

首任妻子跳井殉情

陳毅元帥一生共有過4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名叫

蕭菊英,她也是一位革命戰士

。而陳毅元帥與妻子蕭菊英相識于南昌起義之後,

1930年陳毅元帥擔任為紅22軍軍長期間,為了将早前的農民起義軍部隊盡快訓練改編為正規部隊,陳毅元帥決定首先培養一批有文化可以給隊伍展理論工作的幹部,于是憑借着自己之前的教育經驗,在革命區辦起了幹部學校,并要求各地的蘇區政府派來一批有思想有覺悟的年輕同志來學習、教育訓練,蕭菊英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幹部學校的學員。

蕭菊英1926年便參加了革命,1930年來幹部學校學習,

期間學習認真,待人真誠,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為優秀的表現和超強的工作能力,幹部學校學業完成後就被留在了22軍參謀部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接觸陳毅元帥的機會,兩人也在頻繁的接觸過程中逐漸産生了特殊的革命感情。

1931年10月在朱老總和毛澤覃的撮合下,陳毅元帥和蕭菊英結為夫妻,成為了當時的革命伴侶。

唯一沒參加長征的元帥,革命時期妻子以為他犧牲了,跳井殉情

兩人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感情又好,令人十分羨慕,不過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紅軍面臨着很多危險和戰鬥,陳毅元帥經常出去作戰,兩人也是聚少離多,可這絲毫沒有影響感情。然而這段感情并沒有進行的太久,就因為一個誤會天人永隔。

1931年,陳毅前往于都參加會議

,當時的黨内情況特殊,陳毅元帥這次開會也有些心驚,臨走前怕出意外,交代妻子蕭菊英,如果自己三天内沒回來就是出現了意外,要蕭菊英保護好自己,蕭菊英也做好了和丈夫同進退的準備。

會議結束後,陳毅元帥便順路前往附近革命區傳達會議精神,這一行便耽誤了,距離他離開家已經有四天的時間了,要知道當時通信不像現在這麼友善,又沒有電話,陳毅元帥臨走前又交代了三天的約定,蕭菊英眼見着三天過去了,丈夫還沒回來便以為陳毅當真犧牲了,蕭菊英性情剛烈又很深情,不想獨活,絕望下便

跳井殉情了。

唯一沒參加長征的元帥,革命時期妻子以為他犧牲了,跳井殉情

陳毅元帥一到家便看到了妻子的靈堂,幾天的時間兩人就天人永隔,實在令人唏噓,雖然結婚的時間不長,感情卻很深厚,陳毅元帥得知妻子去世的原因後悲痛欲絕。革命年代來不及兒女情長,對蕭菊英的感情,陳毅元帥隻能深深的埋藏在心裡,不久後便

投入到了繁重的革命工作中

陳毅元帥未能參加長征的原因

1934年紅軍主力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面對國民黨部隊的數次圍剿,主力部隊由一開始的戰略戰役逐漸演變成二萬五千裡的長征,此行前途未蔔,危險和希望都是未知的。為了盡可能的儲存革命力量,也為了在當地繼續展開革命事業,一部分軍隊留了下來,

堅守中央蘇區,繼續與敵人戰鬥。

陳毅元帥就是留下來的那批人之一

主力突圍離開後,當時的

蘇區還留有約5萬兵力的部隊和不到兩萬的其人員

,中央臨走前給留守部隊下達的指令是繼續戰鬥,堅守蘇區,但敵人的圍剿并沒有結束,在之後的幾次戰鬥中,留守部隊遭受了嚴重損失,損失了不少戰力

。留守的紅軍名義上有5萬,實際可以參加作戰的隻剩下了不足兩萬,裝備簡陋,又缺少武器,物資也跟不上,在下一次圍剿前面臨着嚴峻的形勢。

唯一沒參加長征的元帥,革命時期妻子以為他犧牲了,跳井殉情

這種情況下,繼續大部隊堅守無疑是不明智的選擇,陳毅元帥危難時決定,化整為零,

将部隊分散成多股小規模戰鬥部隊,借助南方深山老林地形,開展遊擊戰與敵人進行周璇,盡最大可能儲存戰鬥力,并尋找機會突圍。敵人的圍剿很快就來了,留守紅軍還沒開始執行新的作戰計劃時,就遭到了敵人的嚴密打擊和瘋狂報複。

1936年陳毅元帥帶領遊擊隊戰士在梅山附近遭到了敵人圍困,再加上戰鬥中受了傷,陳毅和戰士們再密林中隐藏了20多天,面對這種危機形勢,陳毅元帥依舊保持着從容不迫的狀态,甚至在以為将要犧牲的情況下,寫下了《梅嶺三章》。

戰士們被他不懼死亡的大無畏精神所感動,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轉危為安,得以儲存下革命火種,繼續為了革命事業奮鬥。

唯一沒參加長征的元帥,革命時期妻子以為他犧牲了,跳井殉情

抗日戰争爆發後,陳毅元帥上司的留守在南方遊擊被改組為新四軍,八年抗戰期間他們堅持在南方八省進行遊擊作戰,打退了日寇的一次又一次掃蕩,

在物資和裝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依舊頑強堅持,并取得了多次對日作戰的勝利。更重要的是,在抗戰的過程中新四軍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革命力量和戰鬥人員的數量也與日俱增,成為了解放戰争時期不可或缺的力量。

陳毅元帥是我軍的儒将,他有着頑強的毅力和淡定從容的氣魄,面對革命他矢志不移,面對戰鬥他堅定不屈,是當之無愧的共和國元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