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道德經》裡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一個貪心的人,會帶來災禍,也會被人羞辱;一個人一直勇往直前,就會掉進深淵裡;過于暴露自己的強大,反而像風中的大樹一樣,容易被折斷。
機遇也是陷阱,陷阱也是機遇,關鍵看你如何去把握。
能夠長久幸福的人,總是能進能退,進一步下五洋捉鼈,退一步看花開花謝。
一個人處世的能力,就是他的層次與高度。
以下三種人,層次很高,一看便知。

02
智者知足。
主持人魯豫在《遇見》裡講她一次從美國回北京的經曆。
彼時,魯豫在美國一個小鎮,要去搭乘國際航班,需要先從小鎮上坐很小的客機,去另外的大城市。
朋友開車送她去搭飛機,看看時間還早,臨時決定,去街上逛一逛。
魯豫下車後,才發現錢包和手機在車裡,朋友去停車之後,不知道能不能順利找到她。
就在一個人走得很累的時候,朋友忽然出現在眼前,招呼她上車。
到達機場,從業人員抱歉地說,這裡沒有她的位置。
按照機場的規矩,每一次售票都會特意多賣出一些,因為很多人買票了,不一定能來坐飛機。
可是這一天,來的人特别多,大家隻能排隊等候,先來的先占位置。
一個人、又一個人......魯豫成為最後一個登機的人。
那一刻,她很快樂,因為她身後還有好幾個乘客。
她在書中寫道:“往飛機上走的時候,特想回頭看看他們,但是沒好意思,那一瞬間,心裡特别得意,我覺得我人品爆發了。”
讀書的人真的為魯豫捏了一把汗。如果她回頭,對着那些無法上飛機的人,擠眉弄眼,或者做出一個得意洋洋的動作,肯定要被人拉住,扭打一番。
嫉妒,是人性的弱點。一旦被激發,就勢不可擋,變成莫名的怒火。
你的願望得到了滿足,不等于别人的願望也滿足了。炫耀自己,貶低别人,是多麼愚蠢的做法。
把“知足”二字留在心裡,過好自己的日子,又不打擾别人,是最起碼的尊重。
弱者也有尊嚴,你不要太自以為是。
為什麼很多富人,堅持“财不露白”,還常常哭窮,因為他給窮人留面子,讓窮人的尊嚴得到滿足。
真正在知足,不僅僅是過随遇而安的生活,也不是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就去隐居,而是你做人的态度,是否能照顧别人的情緒。
03
勇者知止。
《莊子.列禦寇》裡寫了一個故事。
有一戶農家,日子過得非常苦,靠編織蘆葦為生。
家裡的孩子聽到傳言,屋後的深山裡,有寶藏。他悄悄進山,潛入到深淵裡,拿到了價值千金的珠子。
父親知道後,嚴肅地說,趕緊把珠子砸碎了。孩子啊,你能夠去深淵裡拿到珠子,那是因為水底的龍,在睡覺。如果龍醒來了,就會報複你。
龍是帶着虛幻色彩的圖騰,但是我們深信它的存在。
孩子被父親這麼一說,果斷丢棄了珠子。
其實,“龍”不一定能存在,父親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父親害怕,孩子太勇猛了,再去其它的地方冒險。
令人畏懼的深淵,如果常常去,總有一次會弄丢生命。
生命,比金子、珠子更加可貴,也隻有一次。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不管多厲害的高手,一旦走上了冒險這條路,就是“不歸之路”。
幾年前,有一個叫吳永甯的男人,在很多平台上,釋出自己徒手爬樓的視訊。粉絲們為他點贊,可是他卻墜樓了——令人遺憾。
“無知者無畏”,這個世上,不缺少勇者,而是缺少知難而退的人。
膽小,是勇于不為的智慧;退縮,是換一種更安全的方式,獲得成功;放棄,是真正的勇敢。
04
強者知忍。
蘇東坡被貶之後,經常向佛印禅師請教。
有一次,蘇東坡寫了一首偈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寫好後,請人送給佛印。
佛印提筆回複:“放屁”。
蘇東坡勃然大怒,火急火燎地找到佛印,要讨要說法。
佛印笑着說,八風吹不動,怎麼一個屁,就吹來了?
我們都生活在“八風”之中,處處受人排擠、打壓。比方說,職場上被小人算計,被上司安排做最難的工作。可是,我們缺少定力,能夠面對人生的提升,無法面對人生的降落。
要懂得,“強中更有強中手。”
不能忍受的人,就會被更加強大的人所傷害,弄丢了最後的底牌,那就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
《金剛經》裡有言:“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
誰笑到最後,誰最強大。忍一忍,眼裡有淚,但是能夠長久。
05
古人說:“物極必反,以退為進”。
我們常常會走進死胡同,不撞南牆不回頭。
真的太愚蠢了,迷途知返,會被人嘲笑,也會成就更加優秀的自己。
所謂成功,不一定是得到了萬貫家财,也不一定擁有很高的位置,但一定擁有小草一樣的韌性,任由東南西北風,它隻管搖擺,卻不受損。
所謂百折不撓,不是真的被折斷一百次,而是巧妙地躲過傷害,主動把生命折疊起來,做一個能屈能伸的普通人。
一個人什麼都要争,可能什麼都得不到;放手了,随時都可以擁有世界。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