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抗美援朝戰争中,“聯合國軍”裡的土耳其旅曾揚言不遜,對武器裝備落後的志願軍十分不屑,多次揚言要出手予以教訓,然而經曆幾場戰役之後,他們卻鬧出了誤傷友軍的神奇操作,後面又被志願軍打得潰不成軍,損失殆盡。那麼,

土耳其旅究竟如何鬧出殲滅友軍的笑話?而志願軍又是如何将其擊敗的呢?

接下來,讓我們詳細解讀。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北韓戰場,遠在中東的土耳其為何參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的戰敗而告終,蘇聯和美國成為了全世界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很多國家紛紛依附與美國和蘇聯,世界又形成了新的兩股勢力在暗中較量。在軍事方面,歐美國家以美國英國法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形成了北約組織,來對抗蘇聯和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土耳其也不例外,想要加入離自己更近的北約組織。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讓土耳其元氣大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往日的輝煌徹底不在,土耳其也想依靠西方資本主義大國的勢力崛起,恢複自己在歐亞大陸的霸主地位。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1949年8月25日,北約組織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成立,成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爆發了北韓戰争,美國為了自身在北韓半島的利益,決定組建“聯合國軍”,派兵強行幹涉北韓半島局勢。這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急需休養生息,可美軍将飛機頻頻開過我軍鴨綠江邊境,驕橫的美軍中甚至有人揚言打過鴨綠江。這時的北韓人民軍獨木難支,北韓人民軍領袖金日成向我軍求助,請求我軍參戰,共同抗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我軍上司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面對美軍的挑釁和友邦的求援,中國決定參加北韓戰争,宣戰的對象正是以美軍、法軍、英軍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其中,土耳其也派出了一個旅加入了“聯合國軍”。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按理說北韓戰争跟遠在中東的土耳其沒有一毛錢關系,然而土耳其為了向歐美強國示好,尋找新的靠山,時任土耳其總統的拜亞爾宣布土耳其全國積極響應“聯合國軍”的号召,出兵參加北韓戰争。更有意思的是,相比于盧森堡比利時等國隻派出幾十人“打醬油”參戰,土耳其政府着實賣力,派出的一個旅5400多人,在“聯合國軍”裡參戰人數僅次于美國、英國、加拿大,排行第四位。土耳其政府為了確定萬無一失,特地派出國内資曆老、戰鬥經驗豐富的準将亞茲奇擔任旅長。亞茲奇算得上一名傳奇将領,經曆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洗禮,很多土耳其人視他為戰鬥英雄。在土耳其軍出發前,土耳其政府也為他們配備了全國最好的武器裝備,榴彈炮、防空連、運輸連、摩托化工兵連一應俱全,這五千人大多出身老兵,在戰場上表現出的戰鬥力很是頑強,堪稱土耳其最為精銳的部隊。這些腰胯土耳其彎刀,樣貌彪悍的中東漢子看起來威風凜凜,他們到了南韓釜山後,敲鑼打鼓,叫嚣着要用功績來讓美國人瞧好,經他們一折騰,其他國家的軍隊也對他們敬畏三分。

烏龍、戰敗,土耳其旅的參戰曆程

然而,事實卻不像土耳其人想象的那麼簡單,土耳其旅在北韓戰場上的戰績,卻并不是那麼好看。雖然土耳其旅也有過第二次戰役中抵擋我軍進攻的亮眼戰績,但更多的是土耳其旅被我軍屢次擊敗,甚至還鬧出過讓人尴尬的“烏龍”事件。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10月25日是北韓戰争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中國人民志願軍從集安渡過鴨綠江,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率先對“聯合國軍”展開突襲,這場戰鬥極為成功,将大批的“聯合國軍”打得措手不及,一經交火後便全線撤退,美軍第一軍和第九軍也遭受重創,我軍取得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的勝利。

當時的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覺得是時候讓這隻戰鬥力強悍的土耳其旅出擊,決定讓土耳其人出發參戰,掩護美軍。剛一登陸北韓半島,土耳其旅渴望立功的心情極為迫切,這一次執行支援美軍的任務是土耳其人入朝以來的首次參戰,他們想大展身手,擊潰志願軍。土耳其旅派出偵察兵在戰場上不斷搜尋美軍位置,當時的土耳其随軍記者還興奮地感慨道:“來自土耳其的獅子正在尋找獵物”,這時前方突然遭遇到一夥黃皮膚黑眼睛,亞洲長相的士兵從附近經過,看起來人數并不少,土耳其偵察兵立刻将情況報告給旅部,亞茲奇喜出望外,認為這就是他們要找到志願軍部隊,于是下令所轄三個營,集中火力向這隻送上門的“志願軍”開炮,就這樣,土耳其旅将士一齊開火,火力密度将對面死死的按住。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對面的1200多人的部隊被打散,土耳其旅斬獲頗豐。這一戰績令美軍将領也很是贊歎,認為土耳其人的戰鬥力非同小可。然而就在美軍和土耳其軍洋洋自得時,南韓人不樂意了,南韓第七師長官怒氣沖沖地找到美軍司令部,大聲質問美軍,為什麼自己的部隊遭到了襲擊。原來,當時遭遇土耳其人襲擊的正是南韓人的部隊,他們本來聽從上級的指令前往支援美軍,結果在半路上被土耳其人一頓暴打。土耳其軍的這番烏龍操作,簡直是大無語事件,轉眼成為了聯合國軍内部的笑談,以至于英美軍隊常常在茶餘飯後拿土耳其人開涮。

然而,這件烏龍事件僅是開始,更嚴重的問題來了,土耳其的很多中下層軍官不懂英語,這在初上戰場的時候看似沒什麼影響,等到了真正與美軍英軍并肩作戰時,土耳其旅上上下下往往接收到很多自相沖突的指令,美軍方面也擷取不到土耳其旅一些部隊的進展情況和行動路線。在嘎日嶺戰鬥中,土耳其人奉命駐守此處,用伏擊阻止志願軍的突襲戰。嘎日嶺,是連接配接聯合國軍駐地德川和德川中間處,周圍群山環繞,四處都是密林,堪稱兵家必争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自收到指令以後,等候在此的土耳其旅左等右等,依然看不到志願軍的蹤影,當時已經屬于深秋,身居中東的土耳其人并不耐寒,前線的土軍連長耐不住性子,直接在夜裡生火取暖。原本我軍并未發現這裡有人埋伏,因為路上不熟耽誤了幾十分鐘,卻看到夜半三更有人在山中生火。我軍大喜,被偷襲成了反偷襲,幾百名弟兄抄家夥,迅速與沒有防備的土耳其軍交火。軍心散漫的土耳其人并沒防備,在夜裡也不知道周圍來了多少志願軍,簡單抵抗了幾下就四散奔逃,1000人的一個營被我軍幾百名戰士擊潰,經一夜激戰,土耳其軍傷亡慘重,嘎日嶺陣地被我軍拿下。

撤退下來的土耳其軍官兵又接到美軍司令部的指令,讓其後撤與美軍第二師38團會合,確定美軍的交通幹線不被志願軍騷擾。然而,由于語言不通,土耳其軍士兵們隻是知道了後撤,不知道會合這件事,結果整個土軍第三營集體調頭向後跑,途中又遭到志願軍襲擊,第三營營長比爾金上校被我軍擊斃,土軍又一次戰敗。

戰敗不能丢面子,亞茲奇準将的趣事

1953年7月27日在闆門店,中、朝、美三方簽署了北韓戰争停戰協定,至此,抗美援朝戰役以我軍的勝利告終。在1953年底,“聯合國軍”的成員們相繼從南韓撤退,回歸本國。土耳其也不例外,損失慘重的土耳其旅先從南韓撤退到台灣休整,在休整之時,旅長亞茲奇準将在台灣當地買了一面“國旗”作為歸國後的戰利品。在台灣的時間裡,亞茲奇和手下将領們一掃陰霾,度過了一段輕松的日子,随後啟程回國。等順利到達了土耳其國内,遠征北韓半島的土耳其旅受到土耳其人民的熱烈歡迎,土耳其政府也收到了來自美軍的表彰令,表彰土耳其旅在北韓戰場上的犧牲和貢獻,并歡迎土耳其成為北約組織的一員。這下土耳其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地位也提升了,土耳其這次出兵的目的終于達到了。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回到國内,亞茲奇和手下将領們成為了國家英雄,在一次慶功宴會上,亞茲奇侃侃而談,談起土耳其戰士在北韓的英勇表現,他直言土耳其士兵的表現并不遜色于美軍,在他的上司之下,土耳其的官兵們擊退了志願軍的一波又一波進攻,土耳其旅進攻防守樣樣都行。亞茲奇将軍還說到,在他的英明上司之下,土耳其軍繳獲了志願軍的國旗。說罷,亞茲奇準将指令侍從将“繳獲”的一面中國“國旗”拿了出來,展示給與會的衆人看。頓時,台下掌聲雷動,人們為這位傳奇将軍而鼓掌喝彩,然而,一些土耳其官員和記者卻發現了一個問題,表情變得十分尴尬,因為這面“國旗”根本就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志願軍的五星紅旗,而是敗退台灣的國民黨旗幟。

衆所周知,台灣當時正在被戰敗逃亡的蔣介石統治,他們的“國旗”正是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台灣是買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可惜亞茲奇準将買錯了國旗,也不太了解曆史。再講句題外話,本來蔣介石也想派台灣軍隊去北韓半島支援美軍參戰,結果被“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拒絕了,麥克阿瑟也不傻,尋思着給老蔣那麼多的美式裝備都沒打赢解放軍,還讓蔣介石進兵北韓接着吃敗仗?與其期待台灣國民黨的戰鬥力,不如好好教育訓練一下李承晚的韓軍。

戰場烏龍,屢被痛打,土耳其旅還敢瞧不起志願軍嗎?

書歸正文,在得知真相後,亞茲奇準将又收獲了潮水一般的嘲諷,丢人簡直丢到家了,土耳其社會各界對于這位戰鬥英雄産生了極大的懷疑,不僅沒人再信他在北韓戰場上的功績,甚至懷疑他在一戰的那些功勞是否屬實。可以說一代名将在遭遇我軍之後,最終屢次戰敗晚節不保。土耳其旅的故事更像是抗美援朝戰争的一個小插曲,讓後世難忘,不過也從側面證明我軍将士的勇敢無畏和那段戰争的慘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