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在為一個國家努力,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就個人品德而言兩人都不是什麼好鳥。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隋炀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中國曆史上的著名人物,前者被認為是暴君的代表,後者則被推崇為明君的典範,似乎應該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然後卻是差異。

1 出身

都出身關隴軍事貴族。楊廣還是李世民的表舅,後來李世民納了楊廣的女兒做小老婆,楊廣應該也算是李世民的半個嶽丈吧

兩人的父親都是先為人臣後為人主(楊廣的老爸楊堅原先給北周皇帝打工,後來篡位自立;李世民的老爸李淵本是隋朝的太原留守,後來趁亂起兵奪得天下)。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2 早年立功

楊廣:588年,20歲不到的楊廣統帥隋朝軍隊滅掉了長江南岸的陳朝,統一了中 國; 590年,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 600年率軍北上擊破突厥。

李世民:617年随李淵起兵,攻克長安; 唐朝建立後,他率軍相繼消滅了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劉 黑闼等割據武裝,為唐朝統一中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3 得皇位

這兩人都是通過非正當的手段得到皇位。楊廣靠裝樸素博得他爸媽的好感,加上才華出衆,終于讓他老爸廢掉他哥另立他為太子,後來他即位時有弑父殺兄的傳聞,但并未見于正史;

李世民的玄武門血腥政變中殺兄逼父,是正史所載,雖經他本人授意修飾過的,但仍可看出皇家父子兄弟為了争奪權力而不顧血肉親情互相殘殺的慘狀。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4、才華

楊廣:完善了文帝分科考試選拔官員的創舉,并正式設立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使寒族知識分子有機會參與到國家政治中來,打破由關隴仕族壟斷仕途的局面,對後世中國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李世民:完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學校,重視教育活動,普及官吏選聘,重用人才,且不拘一格降人才,對人才的使用及上司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個人才華這兩位仁兄均是英明神武之人,文韬武略兼備,且都雄健爾雅善辯,都能賦詩作文,且水準不俗:廣哥的《飲馬長城窟行》成為千古名篇,“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世民哥個人修養及天賦極高,富文詞、工書法,有墨寶傳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兩人不同點

楊廣用人不明,對他忠心的多被他幹掉,留下的多是溜須拍馬之輩,關鍵時刻都背叛了他;李世民知人善任,組織能力強,看看他的那些部下,非常有才的真沒幾個,人各有缺點。但李世民能揚長避短,讓各自的能力都發揮到極限,比如:多謀的老房軟蛋,就讓他老老實實出出主意就行,如何作決定就不用他管了。喜歡沽名釣譽的魏老頭,你嘴巴多是吧,就去當谏官吧,看你有多少口水。而且這些下屬誓死都忠于他。李世民成就了他們,讓這些實際上能力一般的大臣,成為千古名臣。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楊廣好大喜功,明知做錯事不肯認錯,又不肯回頭,他修運河、征高句麗,本沒錯,但搞得國庫空虛,怨聲載道,他明知國力不夠,但為建功立業、為了千古留名,為了那點私欲就是不肯回頭,搞建設不等于窮折騰。如果他多點自知之明,或者有一點同情心,關心一下百姓,他有可能成為繼漢武帝之後又一位千古名君。但可惜的是曆史沒有如果;李世民也好大喜功,他大興土木,遠征高句麗,但他最終能向衆人承認錯誤,進而得到世人原諒,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楊廣枉殺大臣,多得他自己都數不過來,而李世民隻殺了劉洎、李君羨。雖然有點五十步笑百步之嫌,但殺忠臣不像打敗仗逃跑那麼簡單。人才難得,忠于自己的人才更難得,殺一個少一個,忠于自己的人殺得太多當然要失敗。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楊廣中後期對軍隊缺少限制,下面部将不聽指揮,要麼臨陣脫逃,要麼打着楊廣的旗号四處虜劣,後期逃兵特别多。而李世民的部下對他忠心耿耿,對他有點背叛他絕不容情。軍隊是他的命根子,他把軍紀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楊廣不聽勸告,幹事隻憑自己的喜好。李世民能接受多方面意見,兼聽則明。對臣下的批評當時放不下面子,最終還虛心接受,雖然有點做作,但還是很難得。而且知錯能改。

楊廣和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個人覺得秦漢與隋唐是很類似的,漢承秦制,唐承隋制

但是兩個前者都是一下子悲劇了,

在今天看來,秦和隋做的很多東西都是沒有錯的,也許真的是時機不對,或許過了

在面對叛亂啊什麼的時候,感覺無論是胡亥還是楊廣,在處理危機的能力上還是不夠

特别楊廣内部有些問題還沒有安置好,就去做其他的事情,又做得太急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