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之後,為何還要撤軍?專家:不撤軍,他必死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逐鹿中原。衆多的諸侯霸主招賢納士,渴望一統天下。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而在這動亂的年代,也湧現出一批有識之士。卧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裡面的卧龍就是諸葛孔明,号稱天下第一智囊,也正因為有他,劉備才能夠成為後期的三位霸主之一,建立蜀國。并且諸葛亮可以說忠心耿耿,一心為漢,輔佐兩位君主,年邁時七出祁山,開始了伐魏大計。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他一生的對手魏國的司馬懿。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之後,為何還要撤軍?專家:不撤軍,他必死

兩者最精彩的對決當屬空城計,這也是三十六計之一,隻是一場無煙的戰争,更是一場雙方内心的博弈。毫無疑問諸葛亮最後赢了,但是司馬懿也并沒有輸,最終他因為這活了下來,三國盡歸司馬氏。

當初,諸葛亮因為錯用馬谡,導緻戰略要地街亭丢失。而魏軍趁勢将諸葛亮所在的西城圍了起來。那個時候諸葛亮身邊無一位大将,士兵更是少得可憐,隻有5000多名老弱病殘,更可笑的是還有一半士兵出去運糧草沒有回來,這是萬萬阻擋不了司馬懿的15萬大軍的。恐怕司馬懿一下令,整座城不費吹魂之力就能夠攻下來。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之後,為何還要撤軍?專家:不撤軍,他必死

可是這個時候諸葛亮卻偃旗息鼓,并不打算強守,還打開了大門,指令幾位老人在門口掃地,而自己則坐在城樓上撫琴,似乎在迎接着司馬懿的到來。司馬懿笃定諸葛亮設有陷阱,沒有攻城,竟然帶着15萬大軍灰溜溜的離開了。也因為這件事情很多人贊賞諸葛亮神機妙算,智慧無雙。而司馬懿則愚蠢至極。真的是如此嗎?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之後,為何還要撤軍?專家:不撤軍,他必死

實際上,正如專家所說的那般,空城計是兩人合夥唱的一出好戲,看似諸葛亮獲得更多,守住了城,保住了命,可是司馬懿得到的并不少,他得到的是軍權,是性命,更是未來的天下。因為以一個極其智慧的人來講,就算知道對方設有埋伏,也會抱着試一試的心态,派幾千名士兵去探探虛實,因為這樣并不會影響大局,反而能看出對方的意圖所在。但是諸葛亮在城頭彈琴,司馬懿就懂了,他就知道了諸葛亮虛張聲勢,但是他要是捅破這層窗戶紙他也就性命不保了。

因為其實在魏國反對司馬懿的不在少數,早在曹操那一代開始曆代君主都告訴後代要時刻防着司馬懿,并且在他身邊還安插了奸細。而司馬懿之是以現在能夠掌握軍權,也隻是因為前期魏國被諸葛亮打得連連敗退,隻有司馬懿能夠阻擋住諸葛亮的進攻。可是倘若諸葛亮一死,蜀國亡矣,天下可定。司馬懿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是以他們的命運早就連在了一起,這點他們兩個都明白。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之後,為何還要撤軍?專家:不撤軍,他必死

但是司馬懿如果當衆放了他,免不了受到魏國朝臣的彈劾,他一樣落得個勾結蜀國,叛變魏國的罪名,軍權性命一樣不保。

是以空城計其實是給他放走諸葛亮一個很好的借口。兩個人一唱一和,無需多言,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最終司馬懿漸漸地在魏國軍中有了威信,籠絡了一批武将,為之後的謀反奠下堅實的基礎。一聲令下,全軍都圍着司馬懿的指令,将魏國皇城圍了起來,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打敗了先帝的托孤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再次上演,他的孫子司馬炎更是一統天下,建立了晉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