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席展望|貝萊德陸文傑:今年A股行情偏正面,關注被錯殺股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

【編者按】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A股市場一波三折的走勢背後,是以“茅指數”為代表的傳統白馬股歸于沉寂,“甯組合”産業鍊的異軍突起。

邁入嶄新的2022年,資本市場又将如何演繹?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多名券商首席政策分析師、首席經濟學家,明星基金經理,把脈投資新主線,挖掘市場新機會,展望市場新走向。

本期刊出的是對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兼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拟任基金經理陸文傑的文字專訪。

首席展望|貝萊德陸文傑:今年A股行情偏正面,關注被錯殺股

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兼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拟任基金經理陸文傑

陸文傑指出,看過去的資料統計,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外資無論是主動型還是被動型基金,對于A股的流入整體體量都是在增加的。随着近期中國穩增長政策方向更為明确,全球資金投資中國市場的意願還在加強。

“從中長期配置角度而言,我們外資機構對A股權重是會持續提高的,這不僅因為全球對于中國資産整體配置比例偏低,更重要的是A股上市公司對于全球新興産業和中國國内巨大消費市場的布局無與倫比,并且中國的經濟和政策周期與發達國家并不同步,進而在擷取增長機會和分散風險方面,A股對全球機構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陸文傑說。

展望2022年,陸文傑認為2022年A股不太可能一路坦途,因為市場對穩增長政策具體的發力時機和方向仍有争議,此外疫情防控與經濟成本的平衡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但總體而言,上市企業盈利在制造業仍然比較景氣、消費行業有所恢複的情況下增長可期,且政策和流動性對整體估值有利,我們預期A股2022年全年行情還是偏正面的。”

陸文傑表示,關注的行業包括疫情逐漸恢複可能帶來的消費、旅遊和服務業的反彈;受到行業政策影響被錯殺的個股(醫藥集采、網際網路反壟斷);新能源和新能源車是長期确定性較高的方向,對此賽道上有自主可控技術、有進一步進口替代空間的行業的公司會特别感興趣。

“此外,我們還會關注未來将持續擷取海外市場佔有率的中國企業,包括技術全球領先的科技、制造企業,受益于消費國際循環、國産品牌出海例如家電,跨境電商等,技術輸出第三世界國家的企業等。”陸文傑說。

貝萊德基金于2021年6月獲得公募基金業務許可證,是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并于同年9 月正式成立第一隻公募基金産品—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陸文傑現任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投資研究部門負責人。曾任貝萊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資負責人、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政策師、平安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組合配置經理、中國國際金融(香港)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以下是澎湃新聞記者與陸文傑的專訪内容節選(略有編輯):

澎湃新聞:回顧2021年的A股市場,賺錢效應不佳,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陸文傑:受全球疫情影響,整體下遊需求相對疲弱,再加之因疫情造成的供給端産能不足,2021年整體上遊原材料漲價,企業成本壓力較大;下半年再疊加如“雙控”、“限電”等政策的影響,造成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周期品價格暴漲,中下遊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盈利受損。 特别是四季度以來進入了業績真空期,市場基本面變化繁雜,加上個别企業事件給市場帶來的擾動,博弈行情極緻,更多是結構性行情,确定性的大機會比較有限。

澎湃新聞:美聯儲最新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官員的預測中值為2022年将加息3次。你對目前全球宏觀環境怎麼看?會對A股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陸文傑:我們認為市場有可能過多的反映了美國加息的機率,雖然目前點陣圖是預計2022年将加息3次,但貝萊德智庫全球宏觀研究認為美聯儲在疫情後采用了新貨币政策架構。這一架構下對通脹的容忍程度較高,對就業目标定義更寬泛,進而美聯儲加息步伐可能比市場預計的更緩慢。

全球資金成本和風險偏好對A股有顯著影響,對港股影響更大。但由于市場對加息已經比預期更高,美聯儲2022年貨币決策形成過程成可能出現的鴿派言論對兩地市場影響反而偏正面。

澎湃新聞:北向資金2021年淨流入創下曆史新高,原因是什麼?如何看待目前外資投資中國市場的意願和具體情況?

陸文傑:此次疫情,中國在嚴格有效、高執行力的防疫措施下,經濟率先恢複增長,這也讓資金在全球範圍内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再加上中國采取的是較為正統的貨币财政政策,對發達國家保持甚或擴大了利差優勢。是以,中國資産兼具穩定性與增長潛力,吸引力在所有新興市場中凸顯無疑,資金也是以增加流入(China Stands Out)。

看過去的資料統計,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外資無論是主動型還是被動型基金,對于A股的流入整體體量都是在增加的。随着近期中國穩增長政策方向更為明确,全球資金投資中國市場的意願還在加強。

澎湃新聞:在你看來,接下來外資機構會持續提高A股權重嗎?為什麼?

陸文傑:從中長期配置角度而言,我們外資機構對A股權重是會持續提高的,這不僅因為全球對于中國資産整體配置比例偏低,更重要的是A股上市公司對于全球新興産業和中國國内巨大消費市場的布局無與倫比,并且中國的經濟和政策周期與發達國家并不同步,進而在擷取增長機會和分散風險方面,A股對全球機構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短期戰術角度而言,前期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行業監管政策持謹慎态度,這一态度正在随“穩增長”政策明确有所轉變,我們預期此類資金可能還需要觀望一段時間,等待政策對經濟和企業盈利作用更為顯現後可能加速提高A股權重。

澎湃新聞:貝萊德新備案了一隻港股基金,但2021年港股市場表現較差,你如何看待接下來的機會?

陸文傑:2021年港股由于消費疲弱及上遊原材料漲價,部分行業還經受了強監管政策影響,企業盈利和估值都受到沖擊,表現較差。我們預期2022年政策會有所轉向,疊加CPI-PPI剪刀差收窄,港股整體盈利大機率可望可以達到10%以上的增速,結合近期港股市場在相對低位,有比較明确的投資機會。

我們覺得可以重點關注港股各類投資者(國際投資者、香港本地投資者、内地投資者)共同認可的投資主題,比如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政策能見度高以及景氣度向好的行業。尤其是消費服務闆塊中具有成長性的品種比如體育用品、乳業、啤酒等;以及一些行業政策轉向後,受自身技術和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醫藥外包服務等行業。

澎湃新聞:近兩年A股市場的分化嚴重,尤其是2021年,以往外資看好的白馬股大幅回調,例如消費、醫藥等,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看待?

陸文傑:消費行業2021年本身需求不旺,消費者信心下降,企業增長有所減速,疊加疫情反撲的背景下,我國采用了比較嚴格的零容忍防疫政策,消費闆塊受到的影響較大。另外,部分消費品之前庫存水準偏高,2020年底相應闆塊股票的估值也在高位,高基數但往後看,随着疫情進入後半段,需求有望逐漸複蘇,結合PPI已拐頭向下,我們認為上遊價格會有所回落,部分品牌已在提價,有效傳導了成本壓力,2022年企業利潤空間有望會進一步打開,是很值得關注的闆塊。

醫藥行業來看,自2018年創新藥逐漸被市場重視起、到2020年疫情,市場對于醫療健康整個闆塊的關注度逐漸上升,加上行業本身的高利潤率,表現出色。2021年以來,首先整體醫藥闆塊的估值有所消化,此外随着疫情逐漸消散,受益于新冠的賽道(如疫苗等)市場預期已經回落,股價也有所反映;再加上各種集采政策的影響,整個闆塊确實出現了較大幅的回調。但往後看,醫藥是一個具備長期投資邏輯的行業,尤其是在人口老齡化、養老經濟的大背景下,醫療健康的關注度及産品、服務的更新疊代會進一步加強,技術壁壘高、議價能力強的企業依舊是我們看好的方向。

澎湃新聞:新能源車、锂電是2021年最亮眼的闆塊,從基本面和估值看,是否已經高估?有哪些細分方向更值得關注?

陸文傑:新能源闆塊的景氣度有目共睹,是以估值一定是不便宜的。但是我們認為新能源車産業鍊仍然是未來長期景氣度确定性較高的領域,锂電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展望2022年新能源車汽車領域的發展态勢,随着部分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的逐漸緩解,我們将更關注新能源汽車下遊需求的釋放。

我們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是引發需求增長的關鍵,我們非常關注智能化給該産業鍊涉所帶來的一些投資機會。此外,我們也有持續關注行業政策以及行業發展所帶來的一些變化,如換電模式等。

澎湃新聞:雙碳投資越發收到市場關注,你認為其中蘊含哪些投資機會?

陸文傑:政策對于減碳是非常鼓勵的,從各種檔案、會議的鼓勵表述,到央行推出碳減排支援低利率貸款,再到經濟工作會議中對清潔能源的反複強調。一系列政策的助力之下,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向值得關注:

首先,看到國家在推動碳排放交易的機制,鼓勵傳統工業企業節能減排,把額度用于交易;疊加對新能源相關基建的鼓勵,比如碳減排支援工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融資壓力,我們對于光伏産業鍊、綠電等闆塊持續看好。

另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從“雙控”向“雙碳”的轉型,定義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是以,對于以傳統能源作為下遊的工業如煤化工等産業我們覺得也有一定程度的利好。

澎湃新聞:2021年,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你認為這種情況會延續到2022年嗎?為什麼?

陸文傑:我們認為在接下來的一兩個季度還是會延續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現在還處于業績的真空期,市場情緒維持博弈,還是會有較明顯的風格切換;另一方面,目前整體經濟的基本面有下行壓力,但随着經濟工作會議及各種政策信号的釋放,國家後續政策支援、托底的空間是比較大的,市場流動性還是合理充裕的。考慮年初、兩會前後将是政策頻發的視窗,結構性行情較大機率會延續。

澎湃新聞:展望2022年,A股會大緻走出怎樣的行情?為什麼?

陸文傑:市場對穩增長政策具體的發力時機和方向仍有争議,此外疫情防控與經濟成本的平衡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這意味着2022年A股不太可能一路坦途。但總體而言,上市企業盈利在制造業仍然比較景氣、消費行業有所恢複的情況下增長可期,且政策和流動性對整體估值有利,我們預期A股2022年全年行情還是偏正面的。

澎湃新聞:展望2022年,你具體看好哪些行業和方向?為什麼?

陸文傑:我們會關注的行業包括疫情逐漸恢複可能帶來的消費、旅遊和服務業的反彈;受到行業政策影響被錯殺的個股(醫藥集采、網際網路反壟斷);新能源和新能源車是長期确定性較高的方向,對此賽道上有自主可控技術、有進一步進口替代空間的行業的公司會特别感興趣。

此外,我們還會關注未來将持續擷取海外市場佔有率的中國企業,包括技術全球領先的科技、制造企業,受益于消費國際循環、國産品牌出海例如家電,跨境電商等,技術輸出第三世界國家的企業等。

責任編輯:是冬冬 圖檔編輯:蔣立冬

校對:張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