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明起源 古史傳說時代的“丘”與“虛"

文明起源 古史傳說時代的“丘”與“虛"

圖版三〇 彩繪陶房

東漢中晚期

通高26厘米,面闊 68.7厘米,進深23.3厘米

焦作市馬作村出土

《古史傳說時代的“丘”與“虛"》

李錦山《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年第期第18~26頁

中國先秦典籍中,“丘”、“虛”之類的古地名不乏記載。從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角度考察,這些古地名包容着十分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同古史傳說時代的某些重要的氏族以及古帝王的活動蹤迹相聯系。是以,探讨丘、虛文化内涵,對于史前考古和史前史研究,尤其是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此加以論述。

丘與虛均是自然形成的高地而非人工堆築;丘與虛的地形地貌與險峻的山陵峰巒判然有别,它是比較開闊低緩的高地;丘與虛的地質結構是以土或細砂土為主,而不是寸草難生的岩石戈壁。考古資料表明,"丘”、顯是丈式本嚴八布在董河中下遊地文明的發源地和原始部落的宗教聖地。古史傳傳說時代的丘、虛

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遊地區,正如《爾雅·釋丘》所說:“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 曆史上以丘命名的古地名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因古史傳說而得名,如帝丘、商丘、夏丘等;一是因地形地貌而得名,如營丘、章丘、宛丘等。即使後者,其附近也往往有史前遺址分布或與某些古史傳說相聯系。新石器時代,丘、虛及其周圍地區,是各人類共同體的活動中心,人們在開拓土地的同時,也創造着不同的文化和力史。長此以往,每個丘、虛都形成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經濟實力的增強,丘、虛相繼發展為區域性的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并将自身的文化不斷向周邊地區傳播或輻射,導緻不同的文化發生碰撞。當曆史發展到一定階段,各部落集團便以丘、虛為基地,向外尋求擴張和發展,在長期的沖突和接觸中,不同的族系逐漸走向融合,不同的文化漸次發生交融。這種滾雪球效應使質樸的氏族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終于在那些經濟、文化、軍事等綜合實力最強的丘、虛地域内,最早産生了高于氏族部落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和高一級的社會組織結構。于是,“氏族制度已經走到盡頭”,“國家已經不知不覺地發展起來”。燦爛的中華文明之光終于出現在古老廣袤的地平線上。

文明起源 古史傳說時代的“丘”與“虛"
文明起源 古史傳說時代的“丘”與“虛"

《洪災之夏話共工——“共工振滔洪水”與紅山文化的衰落》

何驽《中國文物報》1998年9月23日第3版

本文考證中國古史傳說中的共工氏即為紅山文化的先民。認為“共工振滔洪水”(《淮南子·本經訓》),實際是紅山文化共工氏毀林開荒所導緻的洪水,給下遊或中原帶來直接的深重災難,而當地耕地的退化則很可能是導緻紅山文化自毀的原因之一。此外,豬是紅山文化主要的家畜。紅山文化是後來東胡族系的祖先,東胡人屬通古斯語系,西方民族視之為“養豬人”。過度的放豬,不僅對草場帶來毀滅性的破壞,而且由于豬拱土破壞地表上層後下層砂土翻上,為土地的沙化推波助瀾。紅山文化區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帶原本宜牧不宜農,隻是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間,全球在最後一次冰期後的轉暖達到最高峰時,随氣候帶北移,農業社會的人們進入此地開發農業,并迅速繁榮,進入複雜社會。但是毀林開荒和放養豬的謀生手段,破壞了當地的生态環境結構,最後不僅贻害“天下”,也葬送了自己。在此後一千年間,所謂的“後紅山文化”明顯由農耕改為遊牧狩獵,自覺或不自覺地為當地的生态環境得以自我修複做出巨大貢獻,直至夏家店下層農業文化再次于此地崛起。然而,人們并沒有接受曆史教訓,後來四千年間農牧帶在這一地區的拉鋸戰,最終将該地區的生态系統摧殘得永難恢複,于是在上個世紀,大自然給我們留下一個四萬多平方公裡的科爾沁沙地。

文明起源 古史傳說時代的“丘”與“虛"

文字來源《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編

圖檔及說明來源自《河南出土漢代建築明器》,河南博物院 編,200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