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蠶縣絲王”趙邦國,智鬥日本人,變賣家産抗戰救國

上世紀初,為了推動地方的經濟發展,民國政府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振興實業”、“門戶開放”的政策,開放多個對外通商口岸。引得多國的商人紛紛來華拓展貿易,一時間本土出口的産品成了搶手貨,各個地方冒出大量的生意人,這些商賈中最出名的是被譽為“蠶縣絲王”的趙邦國。

趙邦國所在的縣城人稱“蠶縣”,真正的名字倒被忘記了。縣裡的百姓家家戶戶都種植桑樹養蠶。幾百年下來,蠶戶們積累了一套自己的養蠶方法,他們養的蠶肥碩健康,吐出的蠶絲白淨光潔且有韌性。和其它地方的蠶絲相比,蠶縣的蠶絲10根以上就很難用手扯斷,是以收購商們都願意花大價錢。

民間故事:“蠶縣絲王”趙邦國,智鬥日本人,變賣家産抗戰救國

自從趙邦國放出收購蠶繭的風聲後,外地的收購商就基本收購不到正宗的蠶縣蠶繭了。趙邦國是縣城有名的鄉紳名人,他經常出資修橋築路,為蠶縣做過不少善事。蠶縣的百姓喝水不忘挖井人,都牢牢記在心裡,況且趙邦國的收購價格公道,蠶戶們當然樂意做他的生意。

趙邦國從蠶縣收購蠶繭,制成蠶絲,生産成蠶絲被,再聯系洋幫辦把産品運到國外。趙邦國販賣的蠶絲被一運到海外就遭哄搶。幾年下來,趙邦國憑着這蠶縣蠶絲買賣,一下子跻身省城富豪名列,成了蠶縣首富。樹一大就怕招風,趙邦國的暴富讓不少人眼紅嫉妒。

就在趙邦國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之時,一個名叫龜田一丸的日本商人來到蠶縣,揚言蠶縣的桑樹和桑蠶均是出自日本長崎縣,中國人不能種植他們的桑樹,飼養他們的桑蠶!趙邦國聞言,輕蔑地一笑,說道:“倭人自古以來就在不停仿效學習中華民族,龜田先生,你身上穿的和服是根據我國隋唐時期的宮廷朝服改制而成的,你正在喝的茶也是貴國僧侶出使唐朝時,我國皇帝贈與你國的……”

趙邦國口若懸河,一番話下來,龜田一丸面紅耳赤,惱羞成怒,出言要挑戰趙邦國,讓趙邦國在一年之内退出蠶絲業。趙邦國本來對他不屑一顧,但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熊樣,決定教訓教訓他,于是他和龜田一丸約定,要是在一年内,龜田一丸沒有擊垮趙邦國的生意,那麼龜田一丸就要滾出中國,永遠不準入華一步!反之,趙邦國若是輸了,他将金盆洗手,從此不再做桑蠶絲的生意。龜田一丸一聽,兩撇小胡子差點沒樂得掉下來,他當即與趙邦國簽訂協約,就這麼辦!

民間故事:“蠶縣絲王”趙邦國,智鬥日本人,變賣家産抗戰救國

華商趙邦國和日商龜田一丸簽訂協約一事,被當地媒體炒得沸沸揚揚。這龜田一丸是志在必勝,他迅速回到日本,以性命擔保向當地放高利貸的黑社會借了一筆巨款後,就傳回蠶縣搶購起桑蠶繭來。龜田一丸買通蠶縣的一些地痞流氓,強行收購當地百姓的桑蠶繭,再加上平日暗地裡嫉恨趙邦國的那些商戶的支援,龜田一丸很快就收購了幾艘商船的桑蠶繭。

龜田一丸聽說趙邦國的核心生意地在英國倫敦,就命商船開往倫敦,他想搶在趙邦國之前,将桑蠶繭傾售給英商,等到趙邦國辛辛苦苦趕到英國時,才發現此時英市場已經飽和!這樣他隻能掉轉船頭另想辦法了,哈哈哈……想到趙邦國進退兩難的樣子,龜田一丸得意地放聲大笑。

此時的趙邦國正心平氣和地在家裡等待,等手下将龜田一丸已經起航的消息告知他時,他這才指令家仆将倉庫中早已包裝好的桑蠶繭搬到船上,準備駛往英國。原來在龜田一丸動身回日本籌錢之時,趙邦國早已派家仆在暗地裡收購好了上等的桑蠶繭。而龜田一丸引以為榮的桑蠶繭隻不過是趙邦國挑剩的繭子,可憐他還被蒙在鼓裡等着賣大價錢哩!

龜田一丸的船隻一到港口,就如他預想那樣,被英商給圍得水洩不通,聽說是中國來的桑蠶繭,來搶貨的英商一窩蜂就上了船。龜田一丸樂不可支,他見搶貨的人多,不怕沒銷量,就坐地起價,給出了高價格。英商一聽,這價格比往年的高了一倍多,都覺得價漲得太離譜,但賣主就隻一家,他們覺得放棄了又可惜。英商們提出要先驗貨。看就看!龜田一丸命人拆包驗貨,英商派出的驗貨員接連查驗了幾包蠶繭,得出的結論是貨物品質太爛,和賣方出的價格不符。

民間故事:“蠶縣絲王”趙邦國,智鬥日本人,變賣家産抗戰救國

龜田一丸剛開始還覺得是英商串通起來故意壓他的價,又過了幾天,發現來他貨船上看貨的人越來越少,才發覺有點不對勁。他剛入桑蠶絲這一行不久,對桑蠶絲根本就是一知半解,再加上這次意氣用事,沒用大腦去仔細分析,等他發現事态嚴重時已經來不及了,因為趙邦國的貨船已經到港了。

往年,趙邦國都是直接運蠶絲被來英,這次為了和龜田一丸争個輸赢,他改運桑蠶繭了,龜田一丸驚訝得目瞪口呆,他不相信趙邦國能弄來這麼多的桑蠶繭,就算他的蠶繭好,但如果不是蠶縣的,龜田一丸還有勝算的把握。龜田一丸深信,就算他用最爛的蠶縣蠶繭也能鬥得過其它地方的上等蠶繭,他曾把從蠶縣随意買來的蠶繭和其它地方精心篩選的蠶繭放在一塊做對比,但最後赢的還是蠶縣的。

對于龜田一丸來說,蠶縣的桑蠶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為奪得這個聚寶盆,他才一定要赢趙邦國。不過,龜田一丸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趙邦國運來的恰恰是兩船上等的蠶縣桑蠶繭,而且他家的蠶繭價格非常公道,英商們紛紛登船搶購,幾天的時間就把兩船貨物搶購一空。

趙邦國下船來在英國各處景點盡情遊玩,他似乎不着急返程的時間。倒是龜田一丸氣得鼻孔冒煙,他開始一路降價,可還是沒人買,狡猾的英商們遊蕩在碼頭,等着他再往下降一個點。龜田一丸決定硬撐下去,他不信那些等着原材料的英商會沉得住氣。

民間故事:“蠶縣絲王”趙邦國,智鬥日本人,變賣家産抗戰救國

就在他和英商們較上勁時,水手們告訴他,因為一連幾天的陰雨天氣,再加上濕潤的海風吹拂,船艙裡的蠶繭有的已經回潮發黴了!龜田一丸驚得差點回不過氣來,他急忙下到船艙,手忙腳亂一通檢查,發現很多白色的蠶繭已經染上了斑斑點點的黑黴,這下徹底完了!龜田一丸癱倒在地。到最後,他還是厚着臉皮找上正在道遙自在的趙邦國。

龜田一丸低下頭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說:“趙先生,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求您幫幫忙想個法子,救我一條小命吧!”趙邦國沉思一番,冷冷地說:“龜田,按協定上說的,這回你可是輸了,你要記住協定上說的,回到日本,永遠不準再踏進中國半步!”龜田磕頭如搗蒜,“隻要趙先生救命,龜田發誓永不來華!”龜田一丸在趙邦國面前醜态百出,但畢竟換回了自己一命。

趙邦國宅心仁厚,按照當時英市場桑蠶繭的平均價格收購了龜田一丸3船低等桑蠶繭。他派人揀出壞掉的那些蠶繭,把剩下的一船半蠶繭抛售給了英商。這票生意做下來,等于不賠不掙,但卻為他掙盡了聲譽。在他帶領船隊回國時,大街小巷散播的全是他戰勝龜田一丸的捷報。從那以後,不論是本地還是他國,再也沒人敢來找趙邦國的茬了。他的生意像滾雪球般越做越大,不僅在國内名聲顯赫,還威震海外,業内人士送他一個蠶絲王的稱号。

民間故事:“蠶縣絲王”趙邦國,智鬥日本人,變賣家産抗戰救國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龜田一丸夾着尾巴逃回了日本,他的生意做虧了,因為還不齊所借的高利貸,他四處被人追殺……

1937年,龜田一丸出現在侵華日軍隊伍裡。淞滬戰争發生時,他帶領一支日軍血洗了蠶縣,并一把火把蠶縣漫山遍野的桑樹燒了個精光!龜田一丸翻遍了整個蠶縣也沒找到趙邦國,隻得恨恨離去。而那時,趙邦國早已金盆洗手,不再做蠶絲生意,搬到了北平養老。

國家危難匹夫有責,趙邦國變賣全部家産換成銀票,連同他存在銀行裡的所有積蓄,一并拿出交給抗日部隊做援軍費用。當聽到龜田一丸在蠶縣犯下的滔天罪行時,趙邦國兩行熱淚流下面頰,他後悔當時沒有狠下心來逼死龜田一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