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洋軍閥時期,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19世紀末,大清和日本由于北韓問題打了一場甲午戰争,結果把大清三十年的積累打沒了。戰敗後,大清面對日本也開始變得卑躬屈膝了。然而一直到“九一八事變”,日本才侵占了東北三省,中國人民也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争。

北洋軍閥時期,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日本在這三十多年裡并沒有閑着,更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中國。那麼在這個期間,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日本對入侵中國是有計劃的,東北重中之重。二十世紀初,日本和俄國在東北打了一仗,清政府誰都不敢得罪,也不敢多說話,戰後,日本獲得了俄國在東北的很多權益,也在東北有了駐軍,在東北站穩了腳跟。

北洋軍閥時期,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辛亥革命前後,日本企圖分裂東北,甚至直接發動了兩次分裂滿蒙獨立運動,這也是滿洲國的最初的嘗試。

一戰爆發後,日本對德宣戰,武力占領了山東大部分,沿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日本接管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後,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北京政府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

北洋軍閥時期,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當然了,袁世凱接受的“二十一條”涉及了中國的方方面面,其中就是把山東變成了日本的勢力範圍,還有獲得了在南滿和内蒙東部的特殊權利,當然,鐵路特權等等這些權益更多。日本陰謀将東北和内蒙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可謂是存心積慮。

與此同時,日本還在中國到處設定領事館和開辦工廠,表面上這些事情西方列強也做過,但所不同但是,這個隻不過是個幌子,其目的是為了刺探政治、軍事、經濟情報,為全面侵華做準備。接下來,日本又與段祺瑞政府簽訂日華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開始不斷的向東北曾兵。

北洋軍閥時期,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總之,日本通過一系列對華侵略行徑,成了中國大陸擁有最大殖民勢力的帝國主義國家,特别是在東北地區。當然,除了東北的關東軍外,另一部分是駐紮在京津的中國駐屯軍,他們是根據《辛醜條約》的規定駐紮在中國的。另外在上海的日租借也駐紮有日本海軍陸戰隊。

當然了,日本畢竟剛剛崛起,通過日俄戰争才算是走上了強國的行列,但不代表日本可以為所欲為,天下沒有對手啊。畢竟日本隻是個小島國,貧窮的時間太久了,資源也比較匮乏,甚至還遇到了經濟危機。

日本雖然急于想要吞并東北,甚至發動全面戰争,但怎奈力不從心,是以在北洋時期,隻能繼續準備。

北洋軍閥時期,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自從甲午戰争後,中國面對日本的步步蠶食毫無辦法,特别是在北洋軍閥時期,日本也并沒有放棄入侵中國,反而一直在為全面開戰做準備。當然這個時期西方列強還始終幻想着瓜分中國,日本也趁機與西方列強互相勾結。但是由于日本地理上距離中國更近,而且吞并中國的野心遠比西方列強更強烈,是以在北洋軍閥時期,日本成為了侵略中國的急先鋒,更成為了侵略中國的主力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