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調查|花費上萬元效果很一般,揭秘“網紅”探店背後的生意

面對一款炸醬面,某探店部落客表示“太貴”“沒法吃”;兩天後,炸醬面在其口中又成了“媽媽做的味道”……近日,“網紅”達人探店,引發了關注,甚至有媒體表示“探店越來越假”。

記者調查發現,探店行業價格懸差巨大、部落客五花八門。有商家表示,花近萬元請探店達人後,門店生意效果依舊不理想。探店,某種意義上正在淪為“探資料”。

調查|花費上萬元效果很一般,揭秘“網紅”探店背後的生意

制圖 宋溪

案例

花了近萬元,效果“挺一般”

“效果一般。”回想起自己門店的探店宣傳,餐館經理龐雲如此感慨。他說,自己連續幾個月總結觀察了餐館的客流情況,發現聘請探店達人後的營業效果,沒有預期的那樣好。“請探店達人的前後,營業收入增長并不明顯。”

調查|花費上萬元效果很一般,揭秘“網紅”探店背後的生意

某數十萬粉絲探店部落客表示的效果優勢

龐雲所工作的餐館是一家中式涮鍋店,開業已有兩年左右時間。此前,苦于生意較平淡,店裡撥出了預算,請探店達人前來宣傳。“我們是自己在網上聯系找的,前後找了幾位達人。有一位做一期視訊價格是3000元,另一位粉絲有幾十萬,探店價格是6000元。”龐雲說,每位探店達人來之前,需要餐館與其溝通店裡的餐食種類、套餐價格、店面特色等,而後再約定來店拍攝的日期和細節。

“達人也是很多樣的,有的開着豪車過來,有的是打車。我們免費提供餐食。”龐雲介紹,在拍攝時,有一位部落客幾乎是全程自己拍攝,而另一位達人則需要他在一旁配合出鏡介紹,模拟普通顧客前來就餐的情景。

至于探店後的經營效果,則是一言難盡。他表示,花費上萬元之後,效果并不理想。“有一位大約20萬粉絲的探店達人。在我所接待的客人中,真正從他那裡引流過來的就一位。”龐雲說,探店達人幾乎會在自己視訊内容中挂上團購優惠券,是以店面也能掌握客人的來源情況。

而今,龐雲對探店也有了更新的認識。“這種引流方式,就是一個雙刃劍。做好了一鳴驚人,做不好可能就關門大吉。”他說,在尋找探店達人時,店面會優先本地達人,但真正願意跨區或跑較遠路程來就餐的客人,并不算多。更重要的一點是,引流隻是表面,最終還是要依靠菜品的口感實力才能勝出。

背後

“素人”也能接單,價格五花八門

記者采訪發現,如今網紅探店達人主要分為自己“單幹”和依附平台、公司“接單”兩種模式。即使隻有幾十上百個粉絲,也可以接單探店,不同類型和平台的探店價格,懸殊十分巨大。

“自己做的探店号,未簽約公司、也不是公司賬号。”在某短視訊平台,一名探店達人如此介紹自己。頁面顯示,該達人擁有超過40萬粉絲,而在她總共釋出的420個作品中,探店推薦作品占了360個。探店類型包括中餐、西餐、購物、火鍋、景點等,探店作品占總作品數的比例達到85%左右。

記者聯系上該探店達人,其表示探店報價為6000元一期,具體合作既可以直接對接她本人,也可以走平台官方的合作管道,“不過官方管道價格會高一點,需要發票就建議走官方管道。”她表示,确認好有探店需求後,最好提前10天左右定檔,以便安排具體的拍攝日期。

另一位粉絲超過百萬人的探店部落客,探店價格則飙升突破了一萬元。“直接走個人,一期節目14000元;走平台合作的話,23000元。”該名部落客表示,報價依照不同月份會有波動,“走個人的一期14000元,價格是一月份的報價。”

調查|花費上萬元效果很一般,揭秘“網紅”探店背後的生意

在個人之外,也有一些探店部落客依附于第三方的網絡營銷公司。具體運作模式為,需求方找到公司,說明具體探店需求後,營銷公司再根據需求聯絡對接好相應部落客。而營銷公司給到的探店價格,則低了許多。

“我們這邊的探店部落客,類型和等級有很多種。有幾十上百個粉絲的‘素人’,也有千粉部落客、萬粉部落客,以及十萬粉絲以上的部落客。”一家網絡營銷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說,自己公司主要做短視訊平台和小紅書平台的探店業務,價格相對比較實惠。“一般來說,素人部落客不收探店錢,商家隻負責提供免費餐即可;千粉部落客和萬粉部落客做一期節目價格為500—1000元,十萬粉絲的部落客價格為1500元左右。”

該營銷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探店市場的價格相差懸殊,泡沫不少。“實際上,很多時候要不了那麼貴。”他表示,費用是提前一次結清,商家給到公司費用,完成探店後再由公司給部落客費用。而部落客探店結束後,一般2到3天就可以釋出作品,“具體的到店時間、需要多少人到店,要提前溝通,部落客往往都有排期。”

效果

看重背景資料,有人臨時“趕刷”

“我不準備幹探店了,這個行業都臭了,我覺得這個行業走下坡路了。”上個月,某探店部落客在自己直播間透露。“行業臭了”或許是誇張,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探店業務在簽合同領域不會有實際效果保證,往往隻是出具背景資料,然而有的部落客卻趕着“刷資料”。

前述網絡營銷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探店之前會簽署紙質或電子合同,但合同内容大多是關于雙方流程、費用、注意事項的約定,“不會約定實際效果如何”。而對于探店後店面消費是否會有增長的問題,其表示做完探店後,可以跟過往正常時候的營業額做個對比,“有一定的作用。我們會給你看一看部落客賬号背景的曝光量、觀看或閱讀量,這個其實就算是一種效果。”

“如果需要協定的話,我們這邊有通用的,效果依據産品内容、視訊品質綜合決定。”一個有約45萬粉絲的探店部落客表示。她強調了自己探店所擁有的資料優勢,“我這邊曝光量比較穩定。基礎曝光量在30萬到50萬,很多視訊曝光量在50萬到千萬不等。”

與一些探店部落客強調曝光資料不同,也有部落客表示可以多平台分發,最大程度保證探店的“效果”。“包含小紅書、快手、微網誌、點評、視訊号等。”該部落客強調,這些多平台分發的探店内容,均是免費贈送。

然而,這些紙面上的資料,其實有時候也有“注水”。“過去就有一些探店部落客,在作品釋出後,實際觀看閱讀效果并不好,于是會找到一些第三方公司來刷資料。”一名網絡資訊咨詢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說。尤其是涉及一些訂單金額比較大、商家對資料效果較真的時候,就有一些部落客會“趕着時間去做出好看的資料”。

“刷量,在這個行業是肯定存在的。”探店業務的網絡營銷公司負責人說。隻不過,由于現在相關部門和平台加大了對刷量的管控和識别,刷量行為相對此前幾年,收斂了不少。“不能否認沒有,但是現在刷量越來越隐蔽、越來越少了。”

聲音

探店不能短視,做好商品價值

“在一些行業,短視行為非常普遍。企業要開店,首先要炒作或編造一個概念,而不是想着怎樣把産品打造得很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而一些探店部落客、探店達人,也給錢就做推廣,蹿紅快、失去公信力也快。”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說,不論是商家經營還是探店部落客做推廣,背後的本質是自身公信力如何持續的問題。最關鍵的,還是要注重自身産品品質和服務。

賴陽分析說,那種認為自媒體時代“流量為王”、要搞炒作推廣的觀念,是本末倒置的。“商家或者企業要做好,最根本的是要有獨特的價值以及與衆不同的産品,而不是花錢買流量”,他說。而探店部落客依托的根本,也在對于消費者的價值以及自己的口碑。“有些部落客或者達人一開始挺靠譜,但‘火’起來之後,就逐漸變成了純粹的商業推廣。給錢就做推廣,個人品牌也衰退,不值錢了。”

“探店的資料是可以制作和包裝的。比如,找一些‘僵屍粉’,做一些相關的資料,看起來似乎很好,但實際效果不理想。”賴陽建議,不論是企業還是商家,成功的根基是内在的消費者價值,“一定是真正優質的商品,以及優質的推廣口碑。”否則,靠炒作或推廣,效果隻是暫時的,是短期的虛火,意義不大。

來源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李松林 美編 宋溪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