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領讀中國·走近文人|“生活是很好玩兒的”——走進汪曾祺

領讀中國·走近文人|“生活是很好玩兒的”——走進汪曾祺

“帶着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

——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國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汪曾祺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山河故人

領讀中國·走近文人|“生活是很好玩兒的”——走進汪曾祺

本書完備地收錄了汪曾祺懷人憶舊系列散文。

在書中,我們将認識作者兒時的家庭成員和學校教員、故鄉的街巷店鋪和坊間奇人,還有昔日西南聯大那些氣質各異的師生以及在戰亂年代仍有趣地生活着的人們。

書中也收入了作者談沈從文的多篇文字,從中可以窺見20世紀中國兩位文學大師之間深摯動人的情誼……

書中提到,汪曾祺本人很向往蘇轼所說的:“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橫生。”

人間草木

領讀中國·走近文人|“生活是很好玩兒的”——走進汪曾祺

《人間草木》(汪曾祺著)是汪曾祺優秀的散文集。

當代文壇上,能同時在小說和散文兩塊田地裡經營,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個。汪曾祺先生是公認的文體家,不僅能寫一手優秀的小說,還能寫一手漂亮的散文。

“蜻蜓一個個標明地方息下,天就快晚了。有一種通身鐵色的蜻蜓,翅膀較窄,稱‘鬼蜻蜓’。看它款款地飛在花陰牆角,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過。”

——《人間草木》

生活是很好玩的

領讀中國·走近文人|“生活是很好玩兒的”——走進汪曾祺

本書分為三個章節:對生活的興趣廣一點;一草一木,皆有生活趣味;四處走走,你會熱愛這個世界。

全書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筆下美食、草木蟲魚鳥獸,無不動人。他經曆了人世的複雜,卻天真得像個孩子,貪吃、貪唱、貪看、貪玩兒,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永遠不消沉,無心機,少俗慮。

凡人瑣事、市井人生、旅行見聞,一草一木、一茶一飯、一人一事,在汪曾祺的筆下散發着溫暖的快樂和不凡的趣味。他的文字告訴我們:慢點走,欣賞你自己;慢點走,品品茶、喝喝酒、聽聽曲、寫寫字。人生少憂慮,存一點童心,生活才好玩。

好玩,是一種生活的體驗,是一種發現和欣喜,它源于對生活無比的愛。汪曾祺說,人活着,就得有點興緻。寫字、畫畫、做飯,明明是最普通的日常,他卻深得其樂。

受戒

領讀中國·走近文人|“生活是很好玩兒的”——走進汪曾祺

庵趙莊有座荸荠庵(實為“菩提庵”,被大家叫訛了,叫成荸荠庵),庵内13歲的小和尚明海因為家裡人多地少而被舅舅帶來出家的。

他舅舅是庵裡的當家和尚仁山。庵内和尚們并不恪守戒律,一樣過着俗世的日子。明海在第一次來庵上的的路上認識了小英子,小英子家住在荸荠庵附近,明海老往她家跑。

明海會描畫,這一技藝令小英子即将出嫁的姐姐着實風光了一回——大英子照他描的畫繡出來的鞋三十裡方圓都傳遍了。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做針織,一個畫花,一個刺繡;一起栽秧、薅草、車水、放割稻子、打場看場。

四年以後,明海就要受戒,受了戒就能做“沙彌尾”,将來能做方丈。小英子劃船送他去善因寺受戒。數天後,小英子又劃船把接受過戒的明海回庵趙莊。

回來的路上,小英子要明海不要當沙彌尾也不要當方丈,天真的明海一概應下。當小英子問他:“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明海大聲說:“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