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肯德基和盲盒,誰的錯?

肯德基和盲盒,誰的錯?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财經出品

作者 | 張琳 曹楊

編輯 | 曹楊

肯德基或許早已料到與泡泡瑪特聯手推出盲盒,會為其帶來足夠多的關注。但肯德基或許沒有料到,這一次的營銷,給其帶來了更多的争議。

1月12日,中消協發文《用“盲盒”誘導食品過度消費,當抵制!》,點名肯德基與泡泡瑪特聯合推出的盲盒套餐。

中消協認為,買贈、積分、打折、紅包等花式促銷方式在商品銷售中層出不窮。隻要合理合法在商家讓利提高效率且消費者得到實惠的前提下,無可厚非。但肯德基作為餐飲企業,按需購買即時食用是商品的特點,以限量款盲盒銷售則是以“饑餓營銷”手段刺激消費,容易導緻消費者為了獲得限量款盲盒而沖動消費,并因超量購買造成無謂的食品浪費。

對此,網友則持不同的态度。在話題#中消協評肯德基盲盒#的評論中,一部分網友贊同中消協的觀點,在他們看來,“花一萬多元去買肯德基,就為了那幾個盲盒,不是浪費是什麼?”、“如果買了套餐能全吃完,沒什麼可吃的,但希望别浪費糧食”……

但大部分的網友則認為,“這是市場行為,錯不在肯德基,是搶盲盒的人魔怔了。”、“這不是自由買賣嗎?”……

更多的觀點亦指出,盲盒作為新消費的流量密碼之一,受年輕人追捧已久,肯德基此次搭上盲盒的快車,是其營銷方式的一種,“但盲盒市場的炒作行為,确實應該引發思考。”

截至燃财經發稿,微網誌話題#中消協評肯德基盲盒#已累計擁有2.4億閱讀與超9500條的讨論。

對中消協的點評,肯德基客服回複消費者稱,暫無暫停活動計劃,會将不理性消費情況回報到相關部門核查,盲盒将繼續銷售,具體情況可咨詢當地餐廳。

而泡泡瑪特則對此三緘其口,至今未作回應。燃财經亦就此問題詢問了泡泡瑪特相關人士,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對此給予回應。

盲盒作為一種新興起來的商品形式,在近兩年極為風靡,催生了不同的形态,造成了“萬物皆可盲盒”的現象。如,火爆一時的故宮文物盲盒、博物館盲盒等等,都展現了盲盒經濟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但與此同時,盲盒也存在大量行業亂象。比如很多商家打着盲盒的旗号,但實質上卻是在清理老舊庫存。還有的商家利用盲盒公然售賣各種賭博、暴力等元素的商品,給大衆帶去很不好的影響。

在衆多業内人士看來,未來盲盒依然具備一定的發展前景。但“市場應該推動盲盒經濟向着規範化、正能量發展。”

99元的DIMOO家庭桶

2022年1月1日上午9點,肯德基官方微信公衆号推送了《KFCx泡泡瑪特DIMOO手辦4号發售》的文章。

據文中資訊,自2022年1月4日起,消費者購買肯德基指定套餐(99元家庭桶)将獲得肯德基中國35周年KFC X DIMOO限定款系列手辦,此次的DIMOO形象均以肯德基美食為靈感打造,有冰雪聖代、晚安薯條、香甜粟米、就是可樂、漢堡飽飽和飛行上校6個正常款,以及1個隐藏款王牌炸雞,共7款。全國總共發售263880份。

肯德基和盲盒,誰的錯?

圖 / 肯德基盲盒海報資訊

來源 / 肯德基官方公衆号

當然,網友們也給予了肯德基這一活動很積極的回報。在該條推送下面,網友們紛紛表示“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dimoo的好大兒盼來了,小孩子才做選擇題,而我當然選擇都要!”、“太太太可愛了吧,好想全部擁有。”

在産品發售當天,“肯德基Dimoo”就沖上了微網誌熱搜。燃财經了解到,該盲盒套餐主要在一線、二線城市的旗艦店出售,且每個門店套餐名額隻有36個。根據這款盲盒套餐的銷售規則,要想集齊整套玩偶,至少需要購買6份套餐,而其中稀有隐藏款出現機率是1:72。

36氪-未來消費的報道,一位在北京市朝陽區某肯德基門店工作的店員表示“門店到配置設定的套餐數量有限,具體要看總部的安排,有的是30個,有的是40個,賣完了也沒辦法。”

于是,盲盒的“小确幸”和該款産品的供不應求徹底點燃了網友們的熱情。小紅書上對“肯德基盲盒dimoo”的讨論層出不窮。不僅有網友曬單自己購入的盲盒,更是出現了大量關于如何購買的攻略。在小紅書搜尋“肯德基盲盒dimoo攻略”,發售至今僅僅一周的時間,與之相關的筆記已經超過了2600篇。

而有消費者更是不惜一次斥資10494元購買106份套餐。正是這則資訊,引發了中消協的點評。

而為了保證想要的款式,有網友研究出了不同款手辦的具體重量和包裝特點,甚至動用各種儀器給盲盒掃描,通過判定盲盒手辦的形狀來辨認款式。

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大批消費者為“求娃”而購買“代吃”。微網誌網友“life安靜就好”表示,“找肯德基dimoo代吃啦70元一份,郵費我出”。當然,除了滋生了“代吃需求”之外,也誕生了“代吃服務”。網友“kila_然然然然”就戲稱,“接kfc泡泡瑪特代吃服務,絕不浪費,餐後拍照,娃娃包郵寄給你。”截至燃财經發稿,微網誌“代吃”話題已累計獲得1.3萬次讨論和1.1億次閱讀。

即便如此,“搶不到”、“預約難”還是成了相關微網誌話題下出現頻率最高的留言。于是,“漲價”變成了該産品的必然結果。

在二手商品銷售平台閑魚,“dimoo肯德基”早已成為熱門産品。燃财經發現,一款标為全新未拆封的“泡泡瑪特肯德基聯名dimoo隐藏 王牌炸雞”的售價竟然高達1000元,較原價的99元翻了10倍有餘。且賣家明确标有“不接受降價”的字樣。截至2022年1月12日晚十點,該文章已經有超2800次的浏覽,已經被33人标注想要。

除此之外,北京日報報道稱,一套6個肯德基盲盒公仔的售價在二手平台上已經被爆炒至600元到1500元不等。

肯德基和盲盒,誰的錯?

KFC和泡泡瑪特互利

實際上,買套餐送玩具是肯德基常用的營銷手段,且基本上都是“誰火和誰玩”。寶可夢、小黃人、哈姆太郎、喵小奇、兔斯基、喜羊羊、貓和老鼠……這些熱門IP,肯德基都出過聯名款玩具,肯德基也是以被一些消費者戲稱為“隐藏的玩具工廠”。

除此之外,2020年3月,肯德基還和熱門手遊《原神》關聯,購買指定套餐則附贈遊戲内道具及限定徽章。公開資料顯示,當時有玩家排隊12小時,隻為買到限定産品。

洋洋曾是肯德基的員工,她對燃财經表示,肯德基推出的很多玩具都是限量款。基本的玩法就是“某一款售完再售下一款”,整個系列則是售完即止。“有些顧客幾乎天天來問明天賣哪款,生怕錯過,隻不過可能不是盲盒的形式,沒有激起過這麼大的輿論。”

肯德基和盲盒,誰的錯?

圖 / 肯德基微網誌

而肯德基不太好看的财報資料或是促使其不斷與IP關聯的誘因之一。根據百勝中國2021年Q3财報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肯德基餐廳達7908家,經營利潤同比下降31%,利潤率由2020年同期的18.6%降至12.2%,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8%。

網際網路分析師張書樂表示,肯德基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被中國的網紅餐飲包圍的環境下,年輕人不再熱衷肯德基等一系列西式連鎖快餐。而為了抓住年輕消費者,肯德基開始考慮去與年輕人喜愛的動漫、遊戲等IP聯名,通過盲盒、遊戲等年輕化的營銷方式召喚年輕人。

張書樂對燃财經表示,相較于單純地購買一個盲盒産品,此次肯德基盲盒爆火的原因則是“非吃不可得”的玩法增加了擷取盲盒的難度,将盲盒的偶然性和獲得感與胃口的滿足感進行了綁定,而不是單純砸錢去購買盲盒,進一步激發了使用者的購買欲望,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與過去拆盲盒不一樣的瘋傳效果。

“但問題也出在了這裡。”張書樂指出,盲盒具備不确定性,使用者為了得到喜愛的款式就需要大量購買套餐。肯德基在此次品牌營銷中對自己商品屬性的忽略,沒有考慮到單個消費者的食量問題,為了追求盲盒的轟動效應而制造稀缺性,不僅加大了遊戲難度,還造成了消費者為湊齊一套盲盒買下大量套餐,吃不完浪費的現象。

而對于此次聯名營銷的另一方泡泡瑪特而言,同樣有擴大IP知名度的需求。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泡泡瑪特都被質疑過度依賴頭部IP,且在業界看來,泡泡瑪特自主研發IP的勢頭也遠不如前。

根據泡泡瑪特的官方資訊顯示,在其IP陣容中,一姐MOLLY貢獻的營收占比一度達成4成。而此次聯名的DIMOO正是泡泡瑪特成長最快的新IP。從收益來看,DIMOO為泡泡瑪特貢獻的收入從2019年的1億元,增長至2021年上半年的2.05億元,占比由過去的5.9%提升至11.6%,成為超越Molly系列的第一大IP。

張書樂指出,聯名的本質是跨界連接配接自己未必深度觸達的潛在消費者,以此形成品牌露出和互惠互利。泡泡瑪特的圈層是Z世代,而肯德基的使用者年齡集中在80後到95後,以及12歲以下青少年,這是泡泡瑪特需要的有實力的消費者和未來的潛在使用者。

盲盒并非流量萬能鑰匙

盲盒憑借其獨特的售賣方式,一度成為了年輕人尤其是95後圈層極具影響力的産品形式。國泰君安釋出的《盲盒經濟:好奇不僅害死貓,還能掏空你的錢包》顯示,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其中95後占了大多數。

而伴随着盲盒概念的火熱,盲盒更是早已成為消費領域的流量密碼,一度出現了“萬物皆可盲盒”的現象。如,機票盲盒、奶茶盲盒、文具盲盒、化妝品盲盒、生鮮盲盒、圖書盲盒等,甚至連脫單都開始出現盲盒玩法。

這也無疑是肯德基要坐上盲盒這列快車的另一原因。

但随着盲盒經濟的不斷升溫,盲盒亂象也随之層出不窮。近年來,盲盒經濟在在給品牌帶來流量的同時,如果經營不善,也會産生反噬效果。如,盲盒品控和售後、漲價、二次銷售等問題,使得泡泡瑪特屢陷口碑危機;“圖書盲盒”遭到了诟病,被認為是清倉滞銷書、購物體驗過差;盲盒郵寄小寵物,更是不顧道德與法律。

肯德基和盲盒,誰的錯?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燃财經表示,肯德基與泡泡瑪特此次聯合營銷出現的最大問題,是利用這個盲盒這個新生代比較青睐的營銷工具及方式,産生了“引發過度消費”的質疑。

張書樂對燃财經表示,肯德基此次營銷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饑餓營銷過于瘋狂,造成了社會上的惡性炒作,後續容易引起餐飲業的跟風。“盲盒隻是一種産品生态,對于想要挖掘Z世代市場的品牌來說,确實是一個切入點,但不是萬金油。畢竟一些行業的盲盒模式和其品牌屬性不合,反而會被反噬。”

獨立分析師和投資人、電商及零售業研究者莊帥莊帥對燃财經表示,盲盒是一種優劣勢都非常明顯的銷售形式,其特殊之處就在于具備抽獎性質的銷售模式,優勢是其不确定性帶來的驚喜感能使使用者産生購買欲望,但沒人受得了天天抽獎。長期下來,消費者會逐漸适應這種刺激,進而進入疲勞期。

如莊帥所言,曾經異常火爆的盲盒早已出現了“退潮”的趨勢。在小紅書上,“盲盒退坑”相關筆記超過4萬篇。就連靠盲盒而獲得偌大名聲的泡泡瑪特也開始變道。近年來,其創始人王甯就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泡泡瑪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其本質上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未來會成為國内最像迪士尼的企業。”

張書樂表示,盲盒正在害死潮玩。“通過盲盒孵化了二次元粉絲和更大圈層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後,潮玩公司已經在探索新的玩法和新的IP沉澱方式。是以,盲盒風潮現在已經成為了潮玩業務向深水區行進的阻礙:一來舍不得盲盒的既得利益。據泡泡瑪特招股書顯示,2017年,基于Molly形象的産品銷售額約占公司品牌産品總銷售額的89.4%。這種聚财能量,可見一斑。二來IP沉澱又過于依賴盲盒,勢必讓本來就膚淺的潮玩更加浮躁。”

張書樂補充道,作為一種二次元産品,盲盒的風口期已經過去,相關主流盲盒廠商已經在換賽道和增加自身IP的文化屬性,確定針對二次元的潮玩有更多的衍生空間和生命力,以及收藏價值。

對于盲盒的未來,張書樂認為,在給消費者帶來驚喜、懸念的同時又價格合理,且不會引發賭博心态,才是盲盒發展的正途。對于玩家來說,“隻有管理好自己的心态,讓自己成為一名成熟的玩家,才能愉快地玩耍。”

參考資料:

《誘導食物過度消費的肯德基盲盒,二手平台上還在爆》,來源:北京日報。

《肯德基盲盒營銷翻車背後:開拓年輕市場受挫,利潤下滑超三成》,來源:奧一新聞。

《職業代吃,盲盒卷出來的新産物》,來源:36氪-未來App。

*題圖及部分内文配圖來源于視覺中國。文中洋洋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