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9網際網路經濟兩大關鍵詞:高效發展和靈活就業

從2018到2019,之于網際網路經濟,也是優勝劣汰,良币驅除劣币的一年。

  新年伊始,主要的文章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回顧過去一年,一個是前瞻全新一年。

  回顧或者盤點過往一年這個簡單,梳理既已發生的事情,一般不會出錯,但也不會有太多關注的。前瞻新一年尤其是預測新一年事件這個就厲害了,有很大可能被打臉。

  這不,元旦過後,網友挖墳中金一年前的《中金2018十大預測》,發現10大預測錯了9個半。瞬間,這家知名研究機構成為了網紅,接受各方膜拜,有投資人計劃2019年反向操作來補2018年失去的血。

  其實,2018年初我也鄭重其事的做了三大預測,為了避免被質疑馬後炮,我當時請不同的人吃了三頓飯,并且在多個媒體管道白紙黑字的把預測文章發了出去。我當時直接預測了三大事件:

  ①摩拜和ofo的競争中,摩拜會勝出。

  ②騰訊和阿裡先後遇大劫,大失血。

  ③賈躍亭遇到貴人,觸底反彈。

  現在我們來分别看看,摩拜很幸運的提前賣身給了美團,發展進入穩定期,而ofo瀕臨倒閉,第一條預測成功;騰訊股價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年内跌幅,蒸發超過1萬億,包括遊戲在内的多項業務發展遇阻,此為大劫。阿裡巴巴雖然股價也遭遇大跌,但營業收入取得巨大增幅,此為小劫。第二條,我算預測成功一半;賈躍亭遇到衆人預想之外的貴人許家印,雖然二者時有摩擦,但有了繼續研發的支援,第三條也預測成功。

  預測了三條,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大多被驗證(嗯,你們一定看出我的得意了)。

  好了,進入正題。2019年的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趨勢,我隻想說兩個關鍵詞:高效發展和靈活就業。

2019網際網路經濟兩大關鍵詞:高效發展和靈活就業

  我們先來說高效發展

  以前我們總是鼓勵高速增長,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媒體業界,評判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價值主要在于其發展速度,而非發展品質。因為隻有發展才是硬道理,隻有發展才能帶動更多産業參與進來,助推社會向前發展。

  這兩年,經濟過快發展的後遺症一步步開始凸顯出來。我們應該清醒到,經濟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很多時候爆發增長不見得是好事,因為這個增長與儲備是不相符的,換句話說增長消耗了過多的準備,造成了供給缺位,擠壓了行業運力。

  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我經過資料分析對比,做過一個論述:BATJ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在經濟嚴峻的當下,仍然取得了動辄30--50%的季度營收增長。與此同時對比中國各項經濟名額不足10%的增長,反過來證明了BAT之外的千百萬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他們的平均增長幅度是達不到經濟增長平均值的,甚至不少企業出現了負增長。

  網際網路經濟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也是以消耗甚至剝削、吸血了其他産業的相當一部分資源、運力,過快的發展造成了供給缺位,經濟脫實向虛,最終虛必然反噬實,虛和實都要遭殃。

  是以到了今天,尤其是經曆2018年陣痛過後的2019年,我們所有企業都應該轉變思路,即高速增長轉化為高效增長。

  那麼,高效增長作何了解,我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

  ①主動降速,順應大局。

  值得一提的是,一切的轉變都要依托于大局的變化。網際網路人口增長進入瓶頸(備注:CNNIC最近兩期資料做了佐證),如果我們還制定超乎規律的增長計劃,就不合适了,這種增長即便實作了也是利大于弊,一定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我可以斷言,2018年阿裡的逆勢過快增長,2019年負面效應将全面凸顯出來。

  行業被動的發展放緩,由高速轉入中低速發展,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基本發展面。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主動的放慢發展速度,順應大局。趁着行業外部轉變,應該減少擴張,利用行業優勝劣汰的天然規則來想辦法儲存自己,然後适應行業發展新變化。繼而在新環境中,重新尋找機會,當然這個時期我們的對手也會更加強大。可以判斷,未來的網際網路哪怕是一些細分領域,留下了的也都是大公司,而非草根創業公司。

  ②把控投入産出比。

  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去年營收翻了一倍,但相應的人員也新增了接近一倍。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平效發展或者低效發展,但在去年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還算尚可。

  投入産出比是一個老話題,早在工業革命時期就被各方認識到。2018年下半年洶湧而來的裁員潮和各種稅制的改變,讓很多企業意識到“甯願人員減少一半營收不變,也不希望人員不變營收增加一倍”。

  這當然不對,新的一年嚴峻的形式倒逼我們,必須進一步通過資訊化手段,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組織力和生産效率。換句話說,科技的向前發展,對科技的應用,是把控投入産出比的最主要手段。未來,主流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将變成技術企業或者科技企業,而非電商公司、金融公司、外賣公司、單車公司。京東從科技零售,轉變為零售科技公司,也是基于此項考慮。

  ③從效率大于規範,到規範大于效率。

  高速發展和規範發展似乎永遠是一對冤家,所有的重大改革和變化,都是有不合法、不合規開始的。如果一切都按照規範來,行業還有創造力嗎?

  關于此節,滴滴2018年的整改發展,可作為一般案例做分析參考。衆所周知,滴滴是近幾年發展最快的企業之一(當然主要是指高速發展),但是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安全和合規,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2018年的空姐遇害事件,讓滴滴成為衆矢之的。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滴滴經曆了壯士斷腕式的整改,把安全和規範放在了比發展更為重要的位置。也就是從之前的效率大于規範,到現在的規範大于效率。在安全和規範的底線之上進行發展,成為了滴滴發展的主旋律。我們可以認為,從2019年開始,滴滴發展就是一種典型的高效發展,這種發展模式的轉變對滴滴的可持續發展未來至關重要。相比之下,很多企業的高速發展,隻是“過把瘾就死”,比如ofo和途歌。

  再來說說靈活就業

  衆所周知,就業是關系民生和國運的大事。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在2018年7月就發了,然而2018年年底席卷網際網路經濟的裁員潮依然沒有避免。

  裁員潮過後,如何解決失業率增長問題?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同樣也是2019年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和主要沖突。

  中國企業界創造性的提出一個理念,并且加以實踐,那就是:中國特色的靈活就業。

  靈活就業,最早應用于阿裡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盛大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等等。當年,淘寶網一個平台,解決了幾百萬人的靈活就業(早期的淘寶店主個人為主,賣貨不需要執照),後來淘寶網逐漸合規化發展,今天圍繞淘寶、天貓、速賣通等營生的超過千萬人,有客服小妹、快遞小哥以及線下商超個體戶等,這些人背後都有企業,更多時候屬于固定就業,而非靈活就業了。

  那靈活就業真正的代表平台有哪些呢? 現階段我認為包括滴滴、微信公衆号、閃送、滿幫、58、豬八戒、貝店、抖音等。這些平台彙聚了大量的司機、自媒體、配送員、推廣員、設計師、主播等等沒有和平台簽署勞動合同的個體,已經蔚然成風,就業規模應該在數千萬級别。

2019網際網路經濟兩大關鍵詞:高效發展和靈活就業

  就目前的經濟發展基本狀況來看,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細化,2019年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靈活就業”大軍。靈活就業人群的規模越大,我們應對經濟不确定因素的把握就越大,網際網路經濟就越有活力。關乎靈活就業,我認為這是應該大力鼓勵的。

  當然,靈活就業現在還是莽荒發展的階段,這個群體的社保、勞動權益等沒有很好的保障,抵禦風險的能力也不高。我們的政策制定者一方面要引導這個群體朝合規化發展,一方面要給予他們以及平台更寬松的政策環境和試錯土壤,如此才能順應大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