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位于老山的前線救護所裡傳來一陣叫罵聲,而其中重複最多的就是:
“你們怎麼就看不住她呢?都是幹什麼吃的……”
這幫人口中的她,指的是
劉亞玲
,她是一名“不顧指令”“擅自”抵達前線的醫生。
劉亞玲于1月4日到達前線救護所,要求參加1月5日十分危險的拔點作戰行動,但她的請求被副團長拒絕,于是劉亞玲第二天違抗軍令,悄悄跟着錄像員混了上去,幸好有驚無險,雖然在此戰劉亞玲立了奇功,但因為違抗指令免不了一頓批評。

三天後,劉亞玲再次請求上前線,也同樣再次被拒絕,這次部隊負責守衛她的人也學精了,除非拿出通行證,否則無論如何都不讓劉亞玲走,最後劉亞玲為了上前線拿出一顆手榴彈說:
“要通行證是嗎?這就是我的通行證!”
面對如此“彪悍”的女軍醫,戰士也動了恻隐之心,最終還是冒着被痛罵的風險,讓她随着突進隊投入拔點作戰的任務中。
圖-劉亞玲,1963年出生于西安市長安區, 1984年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護士學校。被譽為“戰地女神稱号
對戰場“癡迷”的彪女子
劉亞玲是西安人,1963年出生,自幼聰慧,1984年以優秀的成績從第四軍醫大學畢業。
按照計劃,劉亞玲會被配置設定到解放軍301醫院工作,但劉亞玲卻放棄了這個機會,選擇距離中越前線比較近的文山軍醫院。
劉亞玲選擇這家醫院是因為她想上戰場,好實作自己在學校已經樹立起來的人生價值觀。
圖-劉亞玲-被譽為“戰地女神稱号
原來劉亞玲還在學醫的時候,她專門學了醫學統計學這門課程,通過這門課程她了解到,我們中國在近代戰争中,之是以傷亡率要比西方先進國家都高,主要原因在于前線那些傷員得不到有效的及時救治。
以抗美援朝為例,美國可以為了一個傷員動用飛機或輪船運到相近的日本醫治,但我們的志願軍,卻隻能靠人力把傷員擡到條件極差的戰地後方醫院。
這對于劉亞玲這個學醫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加上讀書時她還專門看了醫護神書《南丁格爾傳》。
這本書裡的富家女護士
南丁格爾
不顧生命危險,跑到戰場上給傷員當看護的事迹深深激勵着劉亞玲。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劉亞玲就此打定主意,立志要成為中國式的“南丁格爾”。
為了能夠“合法合規”地去到前線。來到文山軍醫院後,劉亞玲先後給上級上司寫了七封信,請求以醫院的名義支援前線。但是院上司每一次都拒絕。
當時的醫院上司認為,劉亞玲是一個新來的女同志,前線都是男兵,她去的話有點不友善,再者戰場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地方,不讓她去也是出于安全考慮。
劉亞玲認為,正常前往前線是不可能了,于是她就趁着節假日或者休息日時自己往前線跑,在前線幫忙救助傷員。
1986年4月,某部隊開始前往老山參加輪戰剛好路過文山,這支隊伍裡面有劉亞玲的一個老鄉,這個老鄉聽說劉亞玲在文山,于是就邀請她去探望。
劉亞玲抓住機會,随即以“探親假”的名義請了一個長假,然後和老鄉一起跑到前線的營救護所。
在營救護所期間,劉亞玲深感前線醫護的重要性,是以在探親假即将結束時,她給醫院寫了一封長信。
信中劉亞玲闡述了自己的理想,談了不想回來的理由,同時還指責院長思想陳舊、不懂變通等。
據說醫院收到劉亞玲的信件後,大罵劉亞玲無組織無紀律,說她是“彪女子”。
圖-老山女兵-劉亞玲
黨籍險不保
當時的醫院要進行全方位的整黨,劉亞玲作為黨員,組織還是想盡辦法挽回劉亞玲,如果要開除劉亞玲的黨籍和院内編制,還需要在黨員會議上做出決斷。
為此醫院也回了一封長信給劉亞玲,勸她回到後方醫院,結果劉亞玲當做看不見。
後來醫院還曾派人到前線請她回去,并且威脅她說:
“如果你不遵從醫院的調派,醫院可能會把你開除,還要把你的黨籍給剝奪了!這事十分嚴重,你不能這麼任性了!”
醫院來的人軟磨硬泡,但劉亞玲始終不為所動,
最後劉亞玲表示:
“就算醫院把我開除,去掉我黨籍,我也堅決不回去,要讓我回去,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扛着我的屍體回去!”
見劉亞玲這頭“倔驢”死了心要待在前線,于是醫院隻好寫信給部隊,請求幫忙動員劉亞玲回到醫院。
但建國後,一直有部隊不幹涉地方政務的規定,隻要涉及到地方事務,必須以地方政務為基準,醫院也知道這一點,是以才給前線部隊寫信。
就在部隊計劃将劉亞玲送回醫院的時候,前沿的作戰部隊來信點名要劉亞玲趕赴前線。但我們剛才說過,軍務和地方政策有沖突的話,以地方為基準,是以作戰營救護所頂住壓力将劉亞玲送回了醫院。
從劉亞玲離開醫院到被動員回來,期間跨度兩個月,為了能把這件事給處理好,醫院給出了一個月的補假。
但是面對這樣的處理,醫院其他員工卻表示不能接受,對于劉亞玲的做法,這個處理太輕了。為了這件事,醫院從上到下不斷有人站出來進行所謂的“反映情況”。
眼看站出來反對的人越來越多,院上司無奈提出要給劉亞玲處分的決定。
最終醫院召集了9個黨員來對此事進行讨論,其中有4個黨員表示同意劉亞玲留黨察看,而剩餘5個表示同意嚴重警告。
經過投票決定,給予劉亞玲黨内嚴重警告。不過這個決定上報到分部黨委時,分部竟然把這個結果給壓了下來,沒有同意這個處理決定。
之是以分部黨委沒有同意這個決定,是因為軍區
傅全有司令員
把《解放軍報》刊登的一封劉亞玲的“今日來信”轉發給了分部黨委。
分部黨委在收到這封信後,還特派了四位同志前往前線做了一番調查了解情況,并得知劉亞玲的事迹确實偉大,是以對于醫院的處理請求,分部黨委才沒有做出批示。
而醫院在了解之後,覺得劉亞玲做的事情雖然過激,但行為可嘉,是以也沒有再過多追究。
圖-傅全有
1986年12月,劉亞玲發現自己闖了大禍竟然沒被處理,是以她又提出了要前往前線的請求。
對此醫院還專門打電話給前線說明情況,得到的結果是同意劉亞玲的申請,但又不給予調動的方式。
槍林彈雨中拯救生命
原先劉亞玲在前沿救護所的時候,幹的就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幫救護所擡擔架治療傷員,有時候去連隊搞慰問歌唱,甚至有時候還能幫炊事班生火做飯。
不過在關乎戰士生命的時候,劉亞玲總是不怕髒不怕累地沖鋒在前
。
比如在1986年5月2日晚,在前線作戰、出身于音樂學院的某部六連戰士徐良因大腿被子彈打中,導緻動靜脈破裂,失血嚴重被緊急送回了營救護所。
劉亞玲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深知這個情況的嚴重性,是以她立馬配合其他醫務人員給傷員做包紮止血、打點滴保證體液平衡。
不過後來發現徐良傷勢實在太重,營救護所不具備救治條件,是以在劉亞玲專業知識的解答和堅決要求下,徐良随即開始後送。而作為專業人員,劉亞玲也陪同傷員後送。
圖-徐良 (戰鬥英雄)-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戰鬥英雄。 1985年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同年參軍
在送傷員的途中,劉亞玲為了保證打點滴能夠正常進行,她隻能一手固守着打點滴針頭不讓其脫落,另一隻手高高舉着打點滴袋。
為了保證不出現意外,當擔架通過狹窄的塹壕時,劉亞玲不惜鑽到擔架底下,用跪姿、爬姿過去。
等到傷員上車之後,由于路況不好,車身颠簸,為了不至于出現傷員大出血,她甚至在整個過程中一直用一隻手抱着徐良的傷腿,而另一隻手就這麼墊在他的腿下。最終徐良在劉亞玲的精心呵護下,被成功救下。
不光是徐良,還有一次
解放軍炮手高海元
被敵人的反制炮火給炸傷,劉亞玲看着這個大個子躺在那裡,為了救他,她突然爆發了強大的力氣,直接背起高海元一路小跑百多米,送到隐蔽的醫護所進行救治,如此行動一來避免了高海元再度遭受炮擊傷害,二來也讓他得到了及時的治療。
而最令人感動的一次是,一名戰士身上多處負傷,為了友善醫療,這名戰士身上的衣物全部被剪掉,此時的劉亞玲正負責給他打點滴包紮,這名戰士一看有女同志在場,手一直往重要部位捂,并用微弱的聲音說:
“不!不!不!”
看戰士心态抵觸不配合醫治,劉亞玲就用輕松的語氣勸說道:
“大姐我都三十開外了,什麼沒見過?放輕松配合治療啊!”
而事實上此時的她才不過24歲。不過在劉亞玲的安慰下,這名戰士的情緒慢慢穩定了下來,開始配合治療。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就在1987年1月,劉亞玲偷偷參加拔點作戰的戰鬥中,劉亞玲通過敵人封鎖線時被敵人的炮火炸傷臀部。
為了不影響自己上前線的願望,劉亞玲隐瞞傷情,偷偷躲到僻靜處自己把彈片拔了下來,然後繼續跟随戰鬥小組投入作戰,此戰劉亞玲連同其他醫護人員先後救治了25名傷員,無一陣亡。
三天後劉亞玲再度登上前線,雖然被彈片多次蹦傷,但劉亞玲硬撐了20個小時,救治傷員四十餘人。最後由于傷口感染化膿暈倒,被送往後方醫院治療。
劉亞玲先後三次私自、三次獲批前往前線,到過營以下的陣地十四處,強行參加救護組跟随突擊隊出擊4次,強行參加拔點作戰3次,先後總計救護130多名傷員。
為此劉亞玲榮獲一等功,并于1987年以英模的身份參加了當年的全軍英模代表大會
圖-劉亞玲-戰地女神
會上,記者問劉亞玲為何要這麼做的時候,劉亞玲說:
“我隻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死也心滿意足!”
回到人民中去
1988年,劉亞玲作為一名一等功臣,勞模的身份回到了故鄉西安,她被安排回到母校繼續接受教育,一直到1994年才畢業。
畢業之後,劉亞玲被配置設定到西安著名的西京醫院工作,擔任燒燙傷皮膚的外科醫生、主治醫生。
然而在西京醫院工作了十年之後,有着大好前途的劉亞玲卻突然選擇退休,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親手搭建了一座小醫院,取名豐京醫院。而且這所鄉村醫院還是私人墊資辦起來的。
圖-劉亞玲
劉亞玲之是以這麼做,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我曾在戰場上呆過,也在邊境線上呆過,當時就發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發現農民看病難,更沒有什麼系統的預防意識,身體不舒服總是自己找藥就解決了,壓根沒想到可能是身體某種疾病引發的病痛,等發現時已經追悔莫及了。我回來開醫院,就是要打破這種陳規!”
初心尚好,可金錢卻不給任何人面子,雖然豐京醫院的位址位于西鹹新區的馬坊村。這裡土地不是很貴,但醫療器械都是天價,是以劉亞玲前後花費四年時間才籌集了一百多萬元,最終才把醫院給建了起來。
百萬之數雖多,但對于動辄就是上千萬的醫療器械來講,這無異于杯水車薪,是以劉亞玲剛建立起豐京醫院那會,辦公條件差,醫療裝置簡陋。
可即便如此,來此看病的百姓卻絡繹不絕。因為自打醫院建立後,劉亞玲就定下了規矩:
醫院要用自己找到的最便宜,最有效的藥材來為村民們看病!
當年還處于百姓看病難的年代,豐京醫院對當地老百姓來說,就是最後的救命稻草。
靠着劉亞玲的那股子不怕死不怕事永不服輸的幹勁,加上她精良的醫術,最終劉亞玲收獲了村裡百姓的信賴和愛戴,而醫院裡,老百姓送予的
“老山前線一女神,戰時憂國今憂民”
的匾額就是對她最好的證明。
“百姓們信任我,我總不能給他們丢人讓他們傷心不是?”
劉亞玲面對采訪,輕描淡寫地說道。
殊不知這份信任可不是随便哪個醫生就能擁有的,畢竟在如今這個的醫患沖突如此尖銳的時代,就是醫術再好也一樣會産生沖突。
但到了豐京醫院卻完全不存在,在這裡醫生和病患親如手足,如果遇到家庭困難的患者,劉亞玲會給他們墊付醫藥費,對于傷殘退伍的士兵,劉亞玲免費看病取藥,對于百姓們的各種疑難雜症,劉亞玲也都會盡量解決,解決不了的,就給出十分合理的建議。
圖-劉亞玲在接診病人
劉亞玲曾經給一個村民治病,她開出了藥之後,村民卻沒有聽從劉亞玲的醫囑,更沒有聽親屬的話按時吃藥,對此劉亞玲非常生氣,就對該村民說:
“你要是再不按照我說的去吃藥,那我幹脆關了醫院的門回我西安大醫院去。”
村民一聽急了,立馬說道:
“你要是敢關門回西安,我就去你家門口天天罵你!”
經過一番争吵,村民也保證老老實實按照開的處方按時吃藥。
而有的患者出于對劉亞玲太過信任,甚至對于不屬于劉亞玲“專業”的手術也放心由她來操刀。
比如劉亞玲曾有個5歲的患者,小孩子的頭部長了個大瘤子需要手術,但是由于孩子年紀實在太小可能不太配合,于是劉亞玲就讓孩子家長前往城裡的大醫院去做手術,說那裡醫療器械比較齊全,對哄孩子也有一手。
可是孩子家長對劉亞玲實在是太過信任,再加上經濟方面存在問題,是以他們一再懇請劉亞玲親自給這個孩子動手術,後來劉亞玲拗不過,最終隻能親自上陣給孩子做手術。
靠着精湛的技術,最終劉亞玲完成了手術并且獲得了成功。後來劉亞玲是以事還被評為了
“最美的鄉村醫生”
如今劉亞玲依然奮戰在醫院的第一線,面對記者采訪,她還是原先的話:
“講心裡話,我對西京醫院還是有感情的,畢竟待了那麼多年。隻是西京醫院的人才很多,他們缺了我一樣可以運作,是以我才回到家鄉來,畢竟農村嘛,看病總是比較難的,我在農村弄一個醫院,這樣大家看病友善一點,我心裡也就更踏實一點。而且我這是給自己老家的人看看病罷了,也沒有什麼好吹噓的,對我來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