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1987年1月,位于老山的前线救护所里传来一阵叫骂声,而其中重复最多的就是:

“你们怎么就看不住她呢?都是干什么吃的……”

这帮人口中的她,指的是

刘亚玲

,她是一名“不顾命令”“擅自”抵达前线的医生。

刘亚玲于1月4日到达前线救护所,要求参加1月5日十分危险的拔点作战行动,但她的请求被副团长拒绝,于是刘亚玲第二天违抗军令,悄悄跟着录像员混了上去,幸好有惊无险,虽然在此战刘亚玲立了奇功,但因为违抗命令免不了一顿批评。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三天后,刘亚玲再次请求上前线,也同样再次被拒绝,这次部队负责守卫她的人也学精了,除非拿出通行证,否则无论如何都不让刘亚玲走,最后刘亚玲为了上前线拿出一颗手榴弹说:

“要通行证是吗?这就是我的通行证!”

面对如此“彪悍”的女军医,战士也动了恻隐之心,最终还是冒着被痛骂的风险,让她随着突进队投入拔点作战的任务中。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刘亚玲,1963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 19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被誉为“战地女神称号

对战场“痴迷”的彪女子

刘亚玲是西安人,1963年出生,自幼聪慧,1984年以优秀的成绩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

按照计划,刘亚玲会被分配到解放军301医院工作,但刘亚玲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距离中越前线比较近的文山军医院。

刘亚玲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她想上战场,好实现自己在学校已经树立起来的人生价值观。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刘亚玲-被誉为“战地女神称号

原来刘亚玲还在学医的时候,她专门学了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她了解到,我们中国在近代战争中,之所以伤亡率要比西方先进国家都高,主要原因在于前线那些伤员得不到有效的及时救治。

以抗美援朝为例,美国可以为了一个伤员动用飞机或轮船运到相近的日本医治,但我们的志愿军,却只能靠人力把伤员抬到条件极差的战地后方医院。

这对于刘亚玲这个学医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加上读书时她还专门看了医护神书《南丁格尔传》。

这本书里的富家女护士

南丁格尔

不顾生命危险,跑到战场上给伤员当看护的事迹深深激励着刘亚玲。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刘亚玲就此打定主意,立志要成为中国式的“南丁格尔”。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为了能够“合法合规”地去到前线。来到文山军医院后,刘亚玲先后给上级领导写了七封信,请求以医院的名义支援前线。但是院领导每一次都拒绝。

当时的医院领导认为,刘亚玲是一个新来的女同志,前线都是男兵,她去的话有点不方便,再者战场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不让她去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刘亚玲认为,正常前往前线是不可能了,于是她就趁着节假日或者休息日时自己往前线跑,在前线帮忙救助伤员。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1986年4月,某部队开始前往老山参加轮战刚好路过文山,这支队伍里面有刘亚玲的一个老乡,这个老乡听说刘亚玲在文山,于是就邀请她去探望。

刘亚玲抓住机会,随即以“探亲假”的名义请了一个长假,然后和老乡一起跑到前线的营救护所。

在营救护所期间,刘亚玲深感前线医护的重要性,所以在探亲假即将结束时,她给医院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刘亚玲阐述了自己的理想,谈了不想回来的理由,同时还指责院长思想陈旧、不懂变通等。

据说医院收到刘亚玲的信件后,大骂刘亚玲无组织无纪律,说她是“彪女子”。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老山女兵-刘亚玲

党籍险不保

当时的医院要进行全方位的整党,刘亚玲作为党员,组织还是想尽办法挽回刘亚玲,如果要开除刘亚玲的党籍和院内编制,还需要在党员会议上做出决断。

为此医院也回了一封长信给刘亚玲,劝她回到后方医院,结果刘亚玲当做看不见。

后来医院还曾派人到前线请她回去,并且威胁她说:

“如果你不遵从医院的调派,医院可能会把你开除,还要把你的党籍给剥夺了!这事十分严重,你不能这么任性了!”

医院来的人软磨硬泡,但刘亚玲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刘亚玲表示:

“就算医院把我开除,去掉我党籍,我也坚决不回去,要让我回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扛着我的尸体回去!”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见刘亚玲这头“倔驴”死了心要待在前线,于是医院只好写信给部队,请求帮忙动员刘亚玲回到医院。

但建国后,一直有部队不干涉地方政务的规定,只要涉及到地方事务,必须以地方政务为基准,医院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给前线部队写信。

就在部队计划将刘亚玲送回医院的时候,前沿的作战部队来信点名要刘亚玲赶赴前线。但我们刚才说过,军务和地方政策有冲突的话,以地方为基准,所以作战营救护所顶住压力将刘亚玲送回了医院。

从刘亚玲离开医院到被动员回来,期间跨度两个月,为了能把这件事给处理好,医院给出了一个月的补假。

但是面对这样的处理,医院其他员工却表示不能接受,对于刘亚玲的做法,这个处理太轻了。为了这件事,医院从上到下不断有人站出来进行所谓的“反映情况”。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眼看站出来反对的人越来越多,院领导无奈提出要给刘亚玲处分的决定。

最终医院召集了9个党员来对此事进行讨论,其中有4个党员表示同意刘亚玲留党察看,而剩余5个表示同意严重警告。

经过投票决定,给予刘亚玲党内严重警告。不过这个决定上报到分部党委时,分部竟然把这个结果给压了下来,没有同意这个处理决定。

之所以分部党委没有同意这个决定,是因为军区

傅全有司令员

把《解放军报》刊登的一封刘亚玲的“今日来信”转发给了分部党委。

分部党委在收到这封信后,还特派了四位同志前往前线做了一番调查了解情况,并得知刘亚玲的事迹确实伟大,所以对于医院的处理请求,分部党委才没有做出批示。

而医院在了解之后,觉得刘亚玲做的事情虽然过激,但行为可嘉,因此也没有再过多追究。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傅全有

1986年12月,刘亚玲发现自己闯了大祸竟然没被处理,因此她又提出了要前往前线的请求。

对此医院还专门打电话给前线说明情况,得到的结果是同意刘亚玲的申请,但又不给予调动的方式。

枪林弹雨中拯救生命

原先刘亚玲在前沿救护所的时候,干的就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帮救护所抬担架治疗伤员,有时候去连队搞慰问歌唱,甚至有时候还能帮炊事班生火做饭。

不过在关乎战士生命的时候,刘亚玲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地冲锋在前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比如在1986年5月2日晚,在前线作战、出身于音乐学院的某部六连战士徐良因大腿被子弹打中,导致动静脉破裂,失血严重被紧急送回了营救护所。

刘亚玲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深知这个情况的严重性,因此她立马配合其他医务人员给伤员做包扎止血、输液保证体液平衡。

不过后来发现徐良伤势实在太重,营救护所不具备救治条件,因此在刘亚玲专业知识的解答和坚决要求下,徐良随即开始后送。而作为专业人员,刘亚玲也陪同伤员后送。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徐良 (战斗英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 198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同年参军

在送伤员的途中,刘亚玲为了保证输液能够正常进行,她只能一手固守着输液针头不让其脱落,另一只手高高举着输液袋。

为了保证不出现意外,当担架通过狭窄的堑壕时,刘亚玲不惜钻到担架底下,用跪姿、爬姿过去。

等到伤员上车之后,由于路况不好,车身颠簸,为了不至于出现伤员大出血,她甚至在整个过程中一直用一只手抱着徐良的伤腿,而另一只手就这么垫在他的腿下。最终徐良在刘亚玲的精心呵护下,被成功救下。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不光是徐良,还有一次

解放军炮手高海元

被敌人的反制炮火给炸伤,刘亚玲看着这个大个子躺在那里,为了救他,她突然爆发了强大的力气,直接背起高海元一路小跑百多米,送到隐蔽的医护所进行救治,如此行动一来避免了高海元再度遭受炮击伤害,二来也让他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而最令人感动的一次是,一名战士身上多处负伤,为了方便医疗,这名战士身上的衣物全部被剪掉,此时的刘亚玲正负责给他输液包扎,这名战士一看有女同志在场,手一直往重要部位捂,并用微弱的声音说:

“不!不!不!”

看战士心态抵触不配合医治,刘亚玲就用轻松的语气劝说道:

“大姐我都三十开外了,什么没见过?放轻松配合治疗啊!”

而事实上此时的她才不过24岁。不过在刘亚玲的安慰下,这名战士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开始配合治疗。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就在1987年1月,刘亚玲偷偷参加拔点作战的战斗中,刘亚玲通过敌人封锁线时被敌人的炮火炸伤臀部。

为了不影响自己上前线的愿望,刘亚玲隐瞒伤情,偷偷躲到僻静处自己把弹片拔了下来,然后继续跟随战斗小组投入作战,此战刘亚玲连同其他医护人员先后救治了25名伤员,无一阵亡。

三天后刘亚玲再度登上前线,虽然被弹片多次蹦伤,但刘亚玲硬撑了20个小时,救治伤员四十余人。最后由于伤口感染化脓晕倒,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

刘亚玲先后三次私自、三次获批前往前线,到过营以下的阵地十四处,强行参加救护组跟随突击队出击4次,强行参加拔点作战3次,先后总计救护130多名伤员。

为此刘亚玲荣获一等功,并于1987年以英模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刘亚玲-战地女神

会上,记者问刘亚玲为何要这么做的时候,刘亚玲说:

“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死也心满意足!”

回到人民中去

1988年,刘亚玲作为一名一等功臣,劳模的身份回到了故乡西安,她被安排回到母校继续接受教育,一直到1994年才毕业。

毕业之后,刘亚玲被分配到西安著名的西京医院工作,担任烧烫伤皮肤的外科医生、主治医生。

然而在西京医院工作了十年之后,有着大好前途的刘亚玲却突然选择退休,回到自己的农村老家,亲手搭建了一座小医院,取名丰京医院。而且这所乡村医院还是私人垫资办起来的。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刘亚玲

刘亚玲之所以这么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曾在战场上呆过,也在边境线上呆过,当时就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现农民看病难,更没有什么系统的预防意识,身体不舒服总是自己找药就解决了,压根没想到可能是身体某种疾病引发的病痛,等发现时已经追悔莫及了。我回来开医院,就是要打破这种陈规!”

初心尚好,可金钱却不给任何人面子,虽然丰京医院的地址位于西咸新区的马坊村。这里土地不是很贵,但医疗器械都是天价,因此刘亚玲前后花费四年时间才筹集了一百多万元,最终才把医院给建了起来。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百万之数虽多,但对于动辄就是上千万的医疗器械来讲,这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刘亚玲刚建立起丰京医院那会,办公条件差,医疗设备简陋。

可即便如此,来此看病的百姓却络绎不绝。因为自打医院建立后,刘亚玲就定下了规矩:

医院要用自己找到的最便宜,最有效的药材来为村民们看病!

当年还处于百姓看病难的年代,丰京医院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靠着刘亚玲的那股子不怕死不怕事永不服输的干劲,加上她精良的医术,最终刘亚玲收获了村里百姓的信赖和爱戴,而医院里,老百姓送予的

“老山前线一女神,战时忧国今忧民”

的匾额就是对她最好的证明。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百姓们信任我,我总不能给他们丢人让他们伤心不是?”

刘亚玲面对采访,轻描淡写地说道。

殊不知这份信任可不是随便哪个医生就能拥有的,毕竟在如今这个的医患矛盾如此尖锐的时代,就是医术再好也一样会产生矛盾。

但到了丰京医院却完全不存在,在这里医生和病患亲如手足,如果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刘亚玲会给他们垫付医药费,对于伤残退伍的士兵,刘亚玲免费看病取药,对于百姓们的各种疑难杂症,刘亚玲也都会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就给出十分合理的建议。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图-刘亚玲在接诊病人

刘亚玲曾经给一个村民治病,她开出了药之后,村民却没有听从刘亚玲的医嘱,更没有听亲属的话按时吃药,对此刘亚玲非常生气,就对该村民说:

“你要是再不按照我说的去吃药,那我干脆关了医院的门回我西安大医院去。”

村民一听急了,立马说道:

“你要是敢关门回西安,我就去你家门口天天骂你!”

经过一番争吵,村民也保证老老实实按照开的处方按时吃药。

而有的患者出于对刘亚玲太过信任,甚至对于不属于刘亚玲“专业”的手术也放心由她来操刀。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比如刘亚玲曾有个5岁的患者,小孩子的头部长了个大瘤子需要手术,但是由于孩子年纪实在太小可能不太配合,于是刘亚玲就让孩子家长前往城里的大医院去做手术,说那里医疗器械比较齐全,对哄孩子也有一手。

可是孩子家长对刘亚玲实在是太过信任,再加上经济方面存在问题,因此他们一再恳请刘亚玲亲自给这个孩子动手术,后来刘亚玲拗不过,最终只能亲自上阵给孩子做手术。

靠着精湛的技术,最终刘亚玲完成了手术并且获得了成功。后来刘亚玲因此事还被评为了

“最美的乡村医生”

1986年,云南一女兵违抗军令上前线被处分,后来怎样了?

如今刘亚玲依然奋战在医院的第一线,面对记者采访,她还是原先的话:

“讲心里话,我对西京医院还是有感情的,毕竟待了那么多年。只是西京医院的人才很多,他们缺了我一样可以运作,所以我才回到家乡来,毕竟农村嘛,看病总是比较难的,我在农村弄一个医院,这样大家看病方便一点,我心里也就更踏实一点。而且我这是给自己老家的人看看病罢了,也没有什么好吹嘘的,对我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