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爆料稱國内Kindle官方自營店的産品大面積缺貨,且天貓官方店鋪已經不存在。一時間,“Kindle或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在電子書愛好者之間引發了讨論。從風靡一時的掌上圖書館,如今卻變成網友調侃的“泡面神器”,看起來“風雨凄凄”的電子閱讀器的出路在何方?

現狀:線上線下貨源較少
客服回應稱一切正常
在很多人心目中,Kindle幾乎是電子書閱讀器的代名詞,在那個智能手機還沒有那麼發達的年代,以Kindle為代表的電子書閱讀器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在2013年-2018年的5年時間裡,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在中國累計銷售數百萬台。如今,Kindle在中國市場的熱度已經大不如前。不少網友表示,看了新聞,才想起來自己有個Kindle,更有網友發出比“蓋泡面”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調侃:拿Kindle當時鐘的體驗“棒極了”。
Kindle還能買到嗎?記者走訪了部分Kindle銷售網點,在南京新街口大衆書局的Kindle專櫃,幾款展示樣品被放置在了不太顯眼的地方,店員告訴記者,目前隻有一款有現貨,數量也不是很多,其他款式均沒有貨。而在另一家綜合數位商場中,店員表示,隻有兩年前上市的舊款,建議選擇線上購買。
而線上上,記者調查顯示,kindle的京東自營旗艦店僅有一款青春版有貨,2021年新上市的第五代Paper White則隻能通過海外購的管道購入。淘寶的不少店鋪也顯示産品缺貨。針對退市傳聞,客服回應消息并不屬實,所有的服務一切正常,可以通過第三方去線下或者線上購買Kindle裝置。
前有堵截 後有追兵
kindle何去何從
銷量寥寥無幾的背後,是日漸萎縮的市場和逐漸流失的使用者。2020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達100.75分鐘,而人均每天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僅11.44分鐘。
随着手機閱讀APP的崛起,在大衆閱讀方面,kindle顯得有些節節敗退。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專業閱讀領域,電子閱讀器仍然有着忠實的擁趸。不少人文社科專業的學生、老師,都對這種可以實作沉浸閱讀的裝置青睐有加,在上海某高校中文系讀研的劉同學表示,在大量閱讀書籍的時候,使用專用閱讀器效率會更高。“平時我的一些專業書籍,像福柯的《瘋癫與文明》、德勒茲《千高原》等的紙質書不好買而且價格很高,不友善攜帶,用kindle确實還是比較友善的。電子墨水屏質感也很好,而且這樣看書,不容易被手機上的一些東西幹擾到。”劉同學說。
前有阻截,後有追兵,kindle的行業優勢正在逐漸被抹平甚至反超。記者注意到,在電子閱讀器這一細分賽道上,kindle并非是市場的先行者,在其進入中國之前,本土品牌如漢王等一度占據市場高位,而在kindle入市後,由于本土品牌在硬體及體驗均無法與當時的kindle相比,市場佔有率迅速下跌。
時過境遷,如今的Kindle在硬體方面陷入了瓶頸,曾經引以為豪的電子墨水屏分辨率較低,無法閱讀彩色内容。此外,相比科大訊飛、掌閱等國産品牌,其在軟體體驗上的不暢更是讓人一言難盡。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張鵬副教授看來,Kindle來到中國實際上有些水土不服,國内廠家都在做的分享互動功能,在Kindle上還沒有得到展現。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些劣勢讓這個當年的“先驅者”更顯英雄遲暮。“其實作在像科大訊飛、漢王其實都在做電子書,而且他們更多的是在比較符合中國國情的,用大量的中國出版社的這種版權引進,包括社群閱讀,包括一些書目的分享,包括圖書館的形式,功能是無限拓展的。很多老百姓在閱讀的時候,他願意去進行一些社群的分享,進行一些微信的互動,而Kindle它本身是缺少社交功能的。”張鵬說道。
早在2007年,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指出,Kindle是為了長篇閱讀存在的,意在取代紙質書籍。但現在來看,電子閱讀器并沒有完成它的使命,《報告》指出,有43.4%的成年國民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隻有8.6%的國民傾向于“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張鵬告訴記者,電子閱讀器雖然隔絕了外部幹擾,保證了閱讀的專注性,但還是缺少一些精神上的“儀式感”。張鵬:“現在老百姓在去讀書的時候,他有儀式感的東西,從全世界的範圍領域來看,電子書都沒有形成一個非常強勢的取代紙質書市場的一個态勢。”
電子閱讀器未來路在何方
人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電子閱讀器,這直接決定了Kindle們的未來。在張鵬看來,圖書閱讀未來将呈現紙質閱讀、電子化閱閱讀、有聲閱讀的趨勢,不少電子閱讀器廠家已經在推出具備有聲閱讀的産品。作為一種中間媒體,電子閱讀器既可以保證閱讀的相對純粹,同時又可以兼顧海量的資源庫,其市場應該還是會穩步向前發展。同時,張鵬指出,電子閱讀器的内容庫建設應當遵循内容為王的原則,一些書籍的出版可以采取輕量化、數字化的方式進行,有助于資源的節約。張鵬:“在沒有紙質書或沒有紙質書出版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先有電子版權,就像電視劇的網絡版,能夠以一個獨立的姿态,而不是說紙質書的電子版,以一種電子圖書的形式放在網絡上進行傳播。”
記者 索浩陽
江蘇明确2022年中國小幼稚園放假時間!
痛心!急救中心主任倒在抗疫一線!年僅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