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年羹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看過甄嬛傳的人可能知道他是年妃的哥哥,鼎鼎有名的大将軍,為雍正皇帝出生入死,平定邊疆叛亂,立下赫赫戰功。也是以,他深受皇帝寵愛,平步青雲,好不得意。
除了在戰場上為雍正皇帝立下汗馬功勞,年羹堯在私下也與皇帝關系甚好。
因為其戰功卓著,曾經又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是以雍正對待年羹堯自然是百般信任,令其傳旨上谕,甚至在任命或廢黜官員不決時,也時常詢問年羹堯的意見。

雍正甚至還曾表達對年羹堯這樣的文武全才的愛惜之情,有一次甚至當面對年羹堯說:“要是國家能夠多一些像你這樣的人才就好了,我也就無憂了!”。可見雍正真的對年羹堯十分倚重。
在生活中,他對年羹堯及其家人也關懷備至,年羹堯手臂或者肩背受傷,皇帝都會再三關懷,送去藥品。年羹堯的父親以及妹妹年貴妃的在京情況皇帝也會時常手谕告知。皇宮中的珍寶奇玩,常常都會賞賜給他。
有一次,為了将荔枝送給遠在西安的年羹堯,皇帝竟命人将其六日送達,真可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但就是這樣一位備受皇帝寵愛的尊貴将軍,為何在西征歸來,皇帝帶百官跪地相迎時被皇帝喊殺?到底是什麼導緻一代枭雄在功成名就之時就被賜死?
一、居功自傲,引火燒身
年羹堯自幼飽讀詩書,文武雙全。在不到三十歲時就已經升任四川巡撫,康熙皇帝對他十分賞識他的才幹,是以在他到任時他也恪盡職守,将四川全省治理得井井有條,受到百姓的愛戴和康熙帝的贊賞。在平定入侵西藏的準格爾部外敵時,年羹堯更是大大顯示出自己的卓越才幹,得到康熙帝的大力提拔。
那時的他,對康熙皇帝忠心耿耿,恪盡職守,毫無自視甚高之舉。
雍正帝即位後,年羹堯的地位和威望也越來越高,改變或許就從這裡開始。
東伐西讨,年羹堯在雍正帝時屢屢建功,再加上皇帝的恩寵,他更加驕縱傲慢,屢屢做出超出自己本分的事情,這也引起朝廷諸多大臣不滿。
他時常擅作威福,妄自尊大。他把同等地位的官員視為下屬,贈其物品時,讓其下跪謝恩,俨然一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狂妄嘴臉,這讓雍正帝心生不滿,伴君如伴虎,僭越了君臣之道,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已大打折扣。
又加上雍正與年羹堯私交甚好,年的妹妹又是皇帝的皇貴妃,是以外界諸多讨論皇帝許多旨意都是為年而下,例如整治皇八爺集團的成員,這些讨論也讓雍正帝感到顔面盡失,是以對年羹堯的态度也急轉直下。又況且年羹堯自恃功高官大,時常目中無人,不談同僚之情,假使落難,自然無朋無友,孤立寡與。
可以說,正是年羹堯的志得意滿,斷送了以後的錦繡前程。
二、勾結朋黨,藏污納垢
年羹堯得到皇帝的寵信後,權力日益膨脹,他任人唯親,當時的文武官員,凡是經由年羹堯推舉之人,一律優先錄用,甚至在他的權力範圍内,形成了自己的權力集團。諸多趨炎附勢的小人便登門拜訪,買官賣官,這讓年羹堯也得到了不少好處,同時也培養了很多自己的私人勢力。
他還假冒軍功,是以讓不少自己的親信得到提拔。他舉薦小人,任人唯親,彈劾有為之士,受到諸多大臣的鄙視,但他們大多敢怒不敢言。
有人上書彈劾,竟也被有心之人攔截,石沉大海。
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大臣勾結朋黨,A錢受賄,這自然是每個皇帝都最痛恨的事。到了雍正時期尤甚,雍正帝在位期間對于反腐,可謂是老虎蒼蠅一起打,對于年羹堯這隻大老虎來說,雍正帝自然也是痛恨無比的。
雍正帝一直也在等待機會,在之後整頓吏治的重大改革中,年羹堯終于也被查處侵蝕錢糧,結黨營私,A錢數目達百萬兩。數條罪狀,雍正帝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鏟除年氏集團的大好機會。
三、驕橫跋扈,無君臣之禮
如果說前兩條是導緻年羹堯最後下場的根本原因,那麼直接的導火索就是他的嚣張跋扈。年羹堯在邊塞大獲全勝,西征歸來,雍正皇帝為其接風洗塵,令百官跪迎,面對如此大禮,年羹堯不但無任何表示寒暄之意,就連皇帝出來後也并沒有立即下馬跪拜,而是等了一會兒在馬上挪步到前,掃視一周才下馬跪拜。
要知道,百官跪迎是隻有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甚至在諸位官員中,品級比年羹堯高的也不在少數,但他卻熟視無睹,傲視群雄。這自然讓諸多大臣感到不快,甚至有大臣發聲:“我要參他!”。
這還沒完,最讓雍正皇帝感到難堪的是到了殿中,年羹堯問三軍要賞,雍正皇帝面露難色:“先讓各個将領聽賞"。說罷,幾位穿着盔甲的将領走了進來。“許是天氣太熱,各位将軍可卸甲說話”,雍正指令道。這些将領們一個個似是沒聽到一樣,一個都不敢卸,直至年羹堯指令,才一一卸甲。
年羹堯連忙解釋道:“他們都在軍中待得太久,隻知指令,不知皇上”。這句話更是火上澆油,讓雍正帝毫不生氣。當年年羹堯剛打完勝仗,自己又曾稱其為恩人,并未表露神色。隻當深夜,去了年羹堯的妹妹那裡,對其一頓怒吼。這皇帝做得好不窩火!自然要好生處置這無君臣之禮之臣!但時機未到,一切都要拿證據說話。
雍正三年,雍正開始公開自己對年的不滿,遷升年的敵人,開始對年結黨營私的行為徹查。後将其調任,各級官員看清形勢,紛紛揭發年羹堯罪狀。最終,朝廷大臣向雍正皇帝送出年的九十二款罪狀,請求将其正法。
雍正皇帝念其功勳卓著,未按極刑處斬,賜其獄中自裁。
小結:
年羹堯的一生,大起大落,令人唏噓。若恪盡職守,為國為民,不貪圖虛名,定為軍中良将,國之棟梁,未來前程似錦。但年羹堯到了後期開始好大喜功,蠻橫驕縱,侍其皇帝恩寵,便僭越君臣之道,結黨營私,超越本分,有如此結局也是其罪有應得!人臣的一生,應當為君子,行得正,坐得端,不應逞一時之功,謙虛恭謹,小心本分,才是人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