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像學視角的《徐悲鴻圖傳》

圖像學視角的《徐悲鴻圖傳》

《徐悲鴻圖傳》

邵曉峰 著 團結出版社

圖像學視角的《徐悲鴻圖傳》

《徐悲鴻圖傳》内頁

邵曉峰專著《徐悲鴻圖傳》(最新修訂版)近日由團結出版社出版。他潛心研究30載,此次又為徐悲鴻學術研究增添新成果。該書為讀者開啟了一種将史料性、學術性與可讀性、趣味性融為一體的特色閱讀模式,以圖像學研究視角展現徐悲鴻真實而全面的一生。全書共20萬文,收錄徐悲鴻各時期及其藝術與教育成就的相關圖像260幅與代表性作品80幅,分為英才長成、留學生涯、躊躇滿志、任重道遠、壯心不已五章,以描述、分析、诠釋的圖像學研究方法系統展現一代大師自強不息、愛國明志、珍惜人才、壯心不已的藝術人生。讀者可從認識畫家到熟悉畫家,在審美欣賞的同時,了解畫家生活的時代、環境,體會中國藝術從積貧積弱走向複興的曆程,品味其艱難坎坷而又豐富美好的藝術人生。該書從學術研究視角出發,圖像豐富、考證翔實,以生動又樸實的語言串聯起曆史,既有理論的邏輯性,又有閱讀的趣味性。

以圖叙事,嶄新視角

目前市面上徐悲鴻傳記有四五個版本,最著名的是廖靜文的《徐悲鴻一生》。但至今還沒有一部從圖像學角度入手來研究徐悲鴻的著作。10多年前,邵曉峰已在做資料積累工作。他曾利用在香港大學訪學的一年時間,收集有關徐悲鴻的圖像約200幅。該書共340幅圖像,這是我們正常能看到徐悲鴻圖像資料的3倍多。“一圖勝萬言”,這正是圖像學研究的積極意義所在。邵曉峰運用圖像學方法,展開了一系列刨根問底式的研究,在掌握翔實資料後,通過圖像描述、分析、闡釋,探索還原徐悲鴻當時工作、生活的曆史原境。

尋根刨底,闡發力論

邵曉峰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闡發新理論。對于徐悲鴻的學術研究積極挖掘新材料、勤于思索。他出版《徐悲鴻畫傳》(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主編并出版《徐悲鴻全集(著述)》(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該新書在所著《徐悲鴻畫傳》基礎上,又經5年系統發掘、研究與修訂,新增了4萬餘字及70幅徐悲鴻相關圖像,如徐悲鴻在北平大學、香港大學、捷克布拉格車站,徐悲鴻和中央大學師生的系列合影,徐悲鴻為參軍的中央美術學院學生送行,徐悲鴻在黃山、羅浮山、鼓山、大吉嶺等。邵曉峰潛心研究,花了大量時間收集和拓展跟徐悲鴻相關的圖像資料,産生了一系列新成果,力求言之有據、論證有法,為研究者提供新視角的文獻資料。譬如,書中第五章選取徐悲鴻寫給蘇立文的信件。這封法文信多年前曾在北京展出過,但沒有得到美術史論界的重視。而邵曉峰則是有心人,當2013年這封信随着蘇立文夫婦的藏品輾轉來到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出時,邵曉峰正在港大訪學,觀展時被深深觸動,于是他邀請精通法文的好友進行翻譯。在這封信中,徐悲鴻透露“開始獨自撰寫一部有關中國現代藝術史的書”。短信雖僅百餘字,卻展現出徐悲鴻研究中的一個空白領域,并為後人真實了解當時藝壇背景下徐悲鴻的藝術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提供了重要史料。

圖文互動,并為印證

該書圖文互動,故事性強,饒有趣味。作者語言自然流淌,讀者輕松閱讀。此書涉及的時間跨度大,徐悲鴻的代表作品和重要的曆史人物衆多,在撰寫中要對大量的人物和史料進行印證。他對于圖像的選擇精益求精,許多圖像資料系親自拍攝。比書中談到徐悲鴻給梅蘭芳畫過一幅天女(梅蘭芳在平劇裡扮演的角色)散花像。作者在其他資料裡看過一些關于此畫的圖像,因早期印刷條件差,圖像模糊。邵曉峰多年前在參觀梅蘭芳紀念館時,看到這幅畫的陳列,徐悲鴻畫得要比劇照細膩很多,他立即拍下來用作研究。是以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是一幅十厘清晰的天女散花像。

該書還填補了部分學術空白,徐悲鴻之子徐慶平為作者提供了不少新線索。徐悲鴻對愛子徐慶平說,自己曾到福建找過弘一法師。此書中談到徐悲鴻和弘一法師的關系,是目前所見出版物中記錄最為詳細的。書中所述徐悲鴻和陳師曾家族的關系,也是出版物中最為豐贍的。

研究之路,矢志不渝

因緣際會,邵曉峰與徐悲鴻有着不解之緣。1991年,他帶着全面學習徐悲鴻藝術的理想報考了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該系前身是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科,徐悲鴻藝術思想在這裡得到了有力傳承。2001年,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建立之後,邵曉峰相繼擔任副秘書長、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進一步深入研究徐悲鴻美學思想與藝術精神。邵曉峰踏上研究徐悲鴻之路30載,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曾評價作者:“邵曉峰先生是一位嚴謹、笃實、刻苦、認真的優秀學者,也是徐悲鴻研究領域一位重要的美術史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熱忱為此書題寫書名,并以《迥立向蒼蒼——徐悲鴻像》這尊隽永深邃的悲鴻先生青銅立像,為書籍畫龍點睛。

該書将徐悲鴻作為具體而鮮活的藝術執行個體進行重新解讀,對于繁榮新時代畫壇、展示中國藝術的特質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書中對徐悲鴻藝術思想與美術作品中呈現的民族與時代的關系,通過新方法、新資料、新觀念予以解讀與闡釋,使“悲鴻精神”融入當代語境,增添新的時代意義,也為中國現代美術研究注入新内容、帶來新活力。

(作者:趙 澄,系常熟理工學院教授、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

來源: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