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徐悲鴻為《百年巨匠·美術篇》拍攝人物之一。

《百年巨匠——徐悲鴻》2011年盛夏在徐悲鴻的故鄉宜興舉行了開機儀式,宜興日報報道了開機儀式

《走進新中國的百年巨匠——徐悲鴻》

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1925年秋,在巴黎留學官費斷絕幾無生路的徐悲鴻持黃孟圭信函隻身赴新加坡,入住黃孟圭二弟黃曼士在新加坡的黃氏總會江夏堂,翻開“萬馬奔騰江夏堂”的嶄新一頁。

當年黃曼士替徐悲鴻“拉生意”時,嘗打趣說:“有錢有地位之人物,百年之後無人能知之者,惟有生前請名家畫像,供世代研究名畫時,同時考據畫中人物,豈不是與名畫同千古?”

近100年過去,“與名畫同千古”的除了畫中人,當然也少不了黃氏昆仲。黃氏昆仲被認為是“不談徐悲鴻則已,倘要談悲鴻,便不能不提黃孟圭和黃曼士昆仲。”

關于黃氏兄弟,蔣碧微女士在《我所認識的黃曼士先生》一文中曾寫到:

時間是一九二五年,我和徐悲鴻先生正困居在法國巴黎,經濟來源斷絕,一籌莫展。幸好當時大陸駐法國總領事趙頌南先生,為我們介紹認識了黃孟圭先生,我們才算得救。

黃家是福州望族,孟圭先生居長,他的二弟曼士先生僑居新加坡有年,在華僑社會很有聲望。孟圭先生同情我們的處境,便把我們的困難寫信告訴了他令弟,曼士先生立刻覆信答應為徐先生設法。于是徐先生便去了新加坡。從此以後,他們之間,便建立了有如兄弟般的感情,也幫了我們一次大忙,這是我終身感戴而不能忘懷的。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徐悲鴻與黃孟圭、黃曼士昆仲合影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徐悲鴻數次旅新時的畫室和居所江夏堂,即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總經理黃曼士的黃氏總會所在地。1939至1942年間,徐悲鴻在南洋各地舉辦數次抗日赈災畫展,便是以江夏堂為據點,專事創作,其中以畫馬居多,故有“萬馬奔騰江夏堂”之稱。徐悲鴻還曾在江夏堂創作了《放下你的鞭子》,為海峽殖民地總督珊頓·湯姆斯畫像(現藏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是曆屆總督畫像中唯一由華人所繪之油畫像)。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1939年在江夏堂為“二哥” 黃曼士所畫的素描,神态特佳,是徐悲鴻人物素描的代表作之一

蔣碧微文中所說的“幫了大忙”包括:黃氏昆仲惜悲鴻才華且古道熱腸,視之如弟,既為徐悲鴻介紹僑領陳嘉庚等人畫像,獲豐厚報酬,并将江夏堂二樓辟為徐悲鴻居所和畫室,使他擁有了極佳的創作環境;曾給隻身留在巴黎過年的蔣碧微緊急電彙800法郎,解其燃眉之急。等等。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戊辰初秋,孟圭大哥指正,悲鴻

徐悲鴻上海時期曾改名“黃扶”,是為了記念将他從貧困和自殺邊緣中“打救”出來的黃警頑和黃震之。他還說過“平生遇黃,逢兇化吉”,所指則包括黃孟圭、黃曼士昆仲。1925年,黃孟圭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完教育學碩士學位,轉赴歐洲考察,通過中國駐巴黎總領事趙頌南認識徐悲鴻。其時正處戰亂,留學官費中斷,本來以一人之官費,應付兩人之日常已捉襟見肘,一旦停發,自然“一籌莫展”,幸遇黃家兄弟,一家“才算得救”。徐悲鴻“終身感戴”黃氏昆仲的知遇之恩和古道熱腸,并視黃氏昆仲為兄長,稱黃孟圭為大哥,黃曼士為二哥,贈送大哥二哥之畫,無一不是精品。此幅即為畫贈“大哥”黃孟圭者。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古風閣藏

此幅《春松圖》左下角钤“古風閣藏”印。“古風閣”為黃孟圭外孫王劼恪之齋号。

從作品看,松樹遒勁的主幹在畫面的右半邊頂天立地,上方向左旁出的枝幹上,一條松枝以一種出其不意的險峻姿态向下斜出,與一豎一橫兩條主幹形成犄角之勢,枝頭松針郁郁勃勃,與橫枝上方密密的松針形成呼應,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整幅看來,中國畫筆墨的韻味與徐悲鴻堅實的西畫功底相得益彰,是一幅兼顧了西畫透視、明暗與傳統國畫松樹氣格的的精構。構圖上看,有着明顯的徐悲鴻式的英雄主義情懷,傲然天地、卓爾不凡。而松樹作為長壽、堅韌的象征,也表達了徐悲鴻對大哥黃孟圭的感戴之情和祝願的心願。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春松圖》局部圖一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春松圖》局部圖二

提到黃氏昆仲,也許不能不提到由黃曼士的長袖善舞為徐悲鴻開辟的南洋廣闊天地和巨大影響力。除1925年至1926年間在新加坡逗留數月外,徐悲鴻還先後六次前往新加坡,均以江夏堂為居所和畫室。其時大陸國難當頭,新加坡尚是英國殖民地,華人身在南洋,心懷祖國,徐悲鴻的藝術造詣與家國情懷很自然的激起僑民支援祖國抗戰的熱情,加上有黃曼士的大力支援,其數次抗戰赈災義展都大獲成功。可以說,新加坡開拓了徐悲鴻的藝術空間,成為他留法學成後的首個檢驗地,他在這裡創作了上千幅的佳作,數次抗戰展覽,讓他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為他日後開辟國内的藝術實踐打下了基礎。新加坡是徐悲鴻日戰的避難所,也是他藝術的井噴期。

可以說,新加坡是徐悲鴻的“福地”,由新加坡開始,徐悲鴻慢慢建立起“名滿天下”的人設。

馬不停蹄在雲南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發。其時,徐悲鴻(1895~1953)旅居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已三年,為祖國募集了不菲的抗戰救國之資,戰火使其美洲畫展計劃落空,為避戰火,通路印度結束後,他無奈離開新加坡江夏堂。

1942年1月中旬,徐悲鴻帶着《八十七神仙卷》(正是這次雲南之行,徐悲鴻一生摯愛的《八十七神仙卷》經曆了一次離奇的失而複得)和一批珍貴藝術品輾轉抵達雲南邊城保山。當時,保山已處臨戰狀态,但一場規模盛大的“勞軍畫展”依然如期舉行。畫展設8個展廳,除徐悲鴻的作品外,還有齊白石、張大千、高劍父、陳樹人等名流作品,總數達600餘幅。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1942年2月2日,雲南保山古城迎來了名滿天下的畫家徐悲鴻。漂遊海外三年的徐悲鴻一踏入祖國疆土,就舉辦“勞軍畫展”以助抗日。

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奚我後》《九方臯》《巴人涉水》等諸多名作均出現在展場,此外,白石老人魚蝦、大千先生山水、高劍父花卉等等,在保山可謂盛況空前,展覽又先後在大理、昆明舉辦數場抗戰勞軍赈濟書畫展覽。延續其南洋抗戰赈災畫展的熱情,雲南各界人士感其愛國熱情,紛紛慷慨解囊,協助義展,支援抗戰。

1942年春,在雲南商界嶄露頭角的青年李植民也因欽佩徐悲鴻先生愛國情懷,托同鄉賢達時任滇西警備區楚大師管區司令趙德恒(1888-1968,字誠伯,騰沖人,1909年入雲南陸軍講武學堂,與朱德同學,參加辛亥“重九”起義,讨袁護國。1920年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歸國後,先後任廣東大元帥守衛軍副司令、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等職。又曾請學于章太炎、陳石遺等,并結交徐悲鴻等文藝界人士。1941年任命為滇西警備區楚大師管區司令。1942年,徐悲鴻在雲南畫展,老友趙誠伯極為關照。解放後曾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政府參事室主任等職。徐悲鴻去世後,趙誠伯獲贈徐悲鴻書畫《牧童短笛》《立馬》《雙貓》《四喜圖》《日暮倚修竹》《竹報平安》《十九寫少陵詩意》等大部分捐給了北京徐悲鴻舊居陳列館。)将軍介紹,購得徐悲鴻先生創作的此幅《奔馬》。此前,徐悲鴻先生因回國途中,生活起居、籌辦畫展等事宜多得趙誠伯以及“茂恒商号”王振宇、李植民先生等上下悉心協助,得商号積極捐資輸物助力抗戰。李植民購《奔馬》後,徐悲鴻先生欣然複添上款“植民先生正畫,壬午春日悲鴻”以為誌念。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上款“植民先生正畫,壬午春日悲鴻”。

徐悲鴻先生曾說:“我愛畫動物,皆對實物用過極長時間的功。即以馬論,速寫稿不下千幅,并學過馬的解剖,熟悉馬的骨架、肌肉、組織。又然後詳審其動态及神情,乃能有得。”在抗戰軍興的背景下,為表現馬“一洗萬古凡空馬”的英姿駿馬,激發國人鬥志,以圖國家民族雄起,他曾反複打磨筆下之馬,奔馬更是成為徐悲鴻的一種精神圖騰,寄托着他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的精神。

1942年從南洋回國後,正是徐悲鴻畫馬的成熟期,他采用潑墨和工寫結合的表現手法,着重刻畫馬的神态和氣質,又巧妙地将西畫的透視明暗關系進行融合,生動地畫出了馬的氣質和活力,進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駿馬,達到了“盡妙”的境界,為世人稱道珍愛。評論普遍認為此一時期他的國畫人物還顯得頗為生硬,但馬卻在此一階段成為“徐氏招牌”。

此幅創作于1942年春的《奔馬》,筆墨生動,造型準确,充分發揮了中國繪畫的筆墨效果,又融進了西洋繪畫的明暗、透視方法。畫中的奔馬采用寫意畫法并注重畫出了馬的精神和風貌,表達畫家的深刻寓意,筆下不帶缰辔的駿馬、奔放不羁、四蹄騰空、長鬃飄拂、馬尾十分舒展,表現出挺拔奔放自由不羁的精神。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奔馬》局部圖一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奔馬》局部圖二

畫中的馬肌肉強健,腹部圓實,頭略向右傾,鼻孔略大,正騰空而起,昂首奮蹄、鬃毛飛揚、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讓人熱血沸騰。大師用濃墨來展現鬃毛的厚密,用淡墨、幹墨、枯墨掃出其飛揚之勢,縱情揮灑、獨具一格。馬的頭頂、胸部、馬蹄、臀部留白,有強烈的光影效果。腹部陰影處用墨比較淡,顯示出了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氣質。又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并以幹墨掃出鬃尾,使濃淡幹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圓潤飽滿很有彈性,富于動感。整幅看來,一匹充滿戰鬥力的駿馬迎面而來,讓人感受到它呼出的熱氣,滾燙的體溫,甚至淋漓的汗水,它強健的生命力正是抵禦侵略的中國人的民族精神象征。一種“志在千裡”沖破一切束縛的精氣神躍然于紙上,讓人産生前景大好的無限遐想。

來源 | 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

聲明 | 文章和圖檔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公衆号已标明來源,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即作處理。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與徐悲鴻夫人廖靜文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與徐悲鴻之子徐慶平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百年巨匠·美術篇》第一、二、三部總導演趙偉東與徐悲鴻之子徐慶平、女兒徐芳芳在美國丹佛美術館合影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百年巨匠——徐悲鴻》攝制組采訪廖靜文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百年巨匠——徐悲鴻》攝制組采訪徐慶平

走近巨匠 | 徐悲鴻:平生遇黃,逢兇化吉

《百年巨匠——徐悲鴻》 文物出版社

監制 | 厚軒

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陳寅恪的三重悲劇:最是文人不自由

《百年巨匠》入選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

97歲古典詩詞專家葉嘉瑩先生為《百年巨匠》題字

關于我們

大型文化項目《百年巨匠》是中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大師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團、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百年巨匠(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機關聯合攝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宣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連續兩年入選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是國家廣電總局“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項目、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和紀錄片重點項目(2018),還是中央電視台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也是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市政府文化創新發展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區文化藝術創作扶持專項基金的資助項目。已獲得12項紀錄片大獎。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師的拍攝已全部完成,分為美術篇、書法篇、平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師的拍攝已于2018年啟動,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國學篇、建築篇、中醫篇、戲曲篇、電影篇,計劃陸續完成,屆時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紀錄片、“百位大師特展”、“百部圖書出版”獻禮。

拍攝完成的《百年巨匠》紀錄片,陸續在中央電視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台、各省級衛視、海外電視台等國内外157家電視台播出,受到廣泛好評,屢創同類紀錄片收視率新高。《百年巨匠(國際版)》啟用8種語言向全球播出。

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據CSM全國測量儀統計結果,《百年巨匠》累計觸達閱聽人共102億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已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财政部作為“高雅藝術進校園”學習讀本,發放到全國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為文化領域最高端的現象級品牌之一,并以其獨特優勢搭建起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诠釋和展示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