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鳳凰WEEKLY

文/關珺冉

編輯/漆菲

建國近一甲子的新加坡,迎來第三次上司層政權交接。

當地時間5月15日,72歲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交棒,将他肩負近20年的總理職位交給第四代上司團隊(新加坡稱作“4G”)選出的接班人——副總理兼财政部長黃循财。51歲的黃循财将于今晚8時宣誓就職,由此成為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的第四任總理。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李顯龍和黃循财

日前接受新加坡媒體聯訪時,黃循财坦言國家正面臨重重内外挑戰,但他依然保持樂觀。“我不僅僅對政府有信心,也對新加坡人有信心。進入這個新的發展階段,如何向前邁進,終究由我們自己決定。”

他認為,今天的新加坡處于更強大的位置,經濟也在更高的發展水準。“過去,我們可以泛泛地說向往‘瑞士的生活水準’,而今天要再找這樣的單一标準已相當困難。在這個新階段,我們進入無人涉足的全新領域,必須找出前進的方向。我們仍得向最優秀者學習,尋找最佳實踐方法,但也得創新。這是我将盡力做的,不隻是與我的團隊,而是聚合所有新加坡人的集體能量。”

“這是二十年來,新加坡真正意義上的上司人代際交替,也是65年來首次沒有李氏家族成員在上司層任職——李光耀從1959年至1990年擔任總理,李顯龍則先後擔任副總理(1990-2004年)和總理(2004-2024年)。”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Eugene TAN Kheng Boon)向《鳳凰周刊》評價說,雖然黃循财的曝光度、影響力和個人魅力相對較弱,但新加坡的執政制度與流程已經完善,個人魅力相對欠缺不會對新上司團隊的執政産生不利影響。“盡管個人魅力很重要,但它不是新加坡選民投票的關鍵考量因素。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能力、誠心和有效的治理。”

李顯龍執政二十年成果盤點

5月1日,滿頭白發的李顯龍身穿紅色T恤,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發表五一勞動集會演講。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4年5月1日,李顯龍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發表五一勞動集會演講。

“把新加坡穩妥地托付給繼任者,我深感滿足和圓滿。”李顯龍在演講中回顧了自己主政以來的點滴,并展望了未來。“這是我從政的第40年。為你們服務,包括出任你們的總理,是我巨大的榮幸。”演講結束,李顯龍含淚深鞠躬,全場觀衆起立鼓掌。

2004年,在父親李光耀的光環下,51歲的李顯龍接替吳作棟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當時滿頭黑發、戴着邊框眼鏡的李顯龍,身穿紫紅色襯衫站在國慶群衆大會上,分别用馬來語、華語和英語發表演講。這不是一次嚴肅講話,李顯龍用坦率、自嘲、鼓舞人心的風格赢得了民心。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04年,李顯龍在國慶群衆大會上發表演講。

當天,他宣布了不少重要政策,比如将新加坡的每周工作時長從五天半縮至五天、把員工産假從8周延長至12周等。他還提出了一項極具争議性的課題——探讨在新加坡開設賭場。畢竟,該政策的頭号反對者就是李光耀。李光耀當政時曾說:“在我有生之年,新加坡不允許建賭場。”

為了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李顯龍力排衆議決定發展博彩業。2005年4月,新加坡正式引進賭場行業。“身為總理,我為這個決定承擔最終的責任。”李顯龍強調,這并非非黑即白的問題,而是在尋找一種合适的中間道路。

李顯龍執政期間,新加坡度過了金融危機、新冠疫情,并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前行。20年間,新加坡國内生産總值(GDP)從1150億美元增長到5013億美元,增幅超過3倍,人均GDP則從2.76萬美元增至8.47萬美元,翻了三倍之多。同期,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從2326新元(1新加坡元約合5.3元人民币)翻了一番,達到5197新元。自2003年以來,該國總體通貨膨脹率為2.08%。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李顯龍還改變了隻以經濟發展為優先考量的國家戰略。他将國内政策描述為“在自由市場經濟和社會保障之間尋求動态平衡”。20年間,新加坡的社會政策經曆了從經濟增長為核心到注重社會包容性的轉變。政府關注點則從傳統增長模式轉變為如何照顧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并要應對收入不平等、社會流動性等問題。

在醫療保障方面,新加坡從2015年起開始實施終身健康保障計劃,不論年齡或健康狀況,政府為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基本保障。在促進社會流動性方面,政府通過殘障服務中心、就業網站等綜合措施,幫助低收入家庭、殘障人士和特需人士。

而在社會包容方面,政府廢除《刑事法典》第377A節條文,不再将男性間的性行為視為刑事犯罪。李顯龍2022年在國慶群衆大會上說,“廢除第377A節條文,是大陸的重要裡程碑。”

李顯龍還提出“種族和諧”的理念。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國家,新加坡極為重視種族和宗教之間的和諧共處。他也在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試圖讓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成為國際典範。

“李顯龍在經濟方面的成就令人矚目。”陳慶文評價稱,2004年以來,新加坡的經濟增長了3至4倍,國民生活水準持續提高,這也讓政府能夠在政策、公共基礎設施和未來規劃方面做更多的事。“新加坡現在更以社會福利為導向,但依然不是一個高福利社會。未來20年,新加坡的社會安全網将會更加強大。”

與上述成就相比,新加坡在生育方面的表現一直不佳。2023年,該國僅有3.05萬名嬰兒出生,生育率跌至0.97的曆史最低點。政府緻力于為新加坡人打造一個适合組織家庭的環境,并通過推行一系列措施鼓勵生育,例如發放種類繁多的生育補貼、将父親的帶薪陪産假延長到4周等。

2024年2月,李顯龍在新春賀詞中鼓勵新加坡人“多生早生”“趁今年添個龍寶寶”。不過,和全球許多發達國家一樣,新加坡依然面臨生育率大幅下降的嚴峻考驗。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3年1月14日,李顯龍向某社群居民發放紅包。

李顯龍親民形象深入人心

但無論如何,新加坡人對李顯龍推行政策的方式并不反感,其親民形象深入人心。“李顯龍在推行某一政策時,不會使用威權蠻力,也不會說一些拗口的内容,而是認真回答大家的疑問。”46歲的公司職員嘉敏(化名)向《鳳凰周刊》評價道,“李顯龍雖是‘理工男’,但他很喜歡用中文詩句傳達出想表達或呼籲的内容。”

令嘉敏印象深刻的是,疫情期間他用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名作《離騷》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達抗擊疫情是一場持久戰,鼓勵群眾齊心協力應對。

據悉,李顯龍很喜歡中國的古典名篇。他熟讀諸葛亮的《出師表》、白居易的《長恨歌》、嶽飛的《滿江紅》等,也會在一些外交場合,或接受采訪時引經據典。

多次采訪過李顯龍的一位新加坡政治記者向《鳳凰周刊》回憶道:“無論是一般的午餐會見還是正式接受專訪,李顯龍都是一位思維邏輯清晰、極為理性的上司人。他總能在思考過後,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

“雖然一生都處于權力之巅,他的生活卻和普通人一樣簡樸。”新加坡《聯合早報》如此評價李顯龍,“他到小攤吃飯時都是自己排隊,父母過世治喪期間也和一般市民一樣,身穿簡單的白色T恤和黑色長褲。未來新加坡可能出現比他更加聰明能幹的總理,希望都能堅持一種新加坡式領袖的生活風格。”

讓嘉敏引以為豪的還有李顯龍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他懂得如何靈活應對日益複雜的世界”。李顯龍積極推動新加坡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系,作為東盟的支援者,在地區事務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執政期間,李顯龍帶領新加坡應對恐怖主義、中美關系緊張、貿易保護主義擡頭、金融危機以及新冠疫情等挑戰。李顯龍也經常發出警告:“在一個不确定、有時甚至是危險的世界中,新加坡永遠是一個小國。”

過去20年來,李顯龍共訪華14次,除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外,他也多次前往中西部地區。例如2010年,李顯龍八天内到訪了重慶、長沙、武漢、上海、蘇州等地。從長沙前往湖北赤壁的途中,他特地搭乘了一段武廣高鐵,了解中國高鐵的發展。李顯龍的中國行也不隻與中國高層會晤、出席峰會、參訪企業,他會實地到不同城市的街道走一走。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3年3月27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抵達廣東省廣州市,開啟為期6天的中國之旅。

“李總理多年前通路西安,一行人到當地的回民街參觀。群眾得知新加坡總理到訪後争睹他的風采,原本想了解當地生活的李總理反而成了衆人圍觀的對象。”2004年至2013年間曾擔任李顯龍新聞秘書的陳懷亮回憶說,“李總理非常有興趣了解當地的市井文化、民間生活。”

李顯龍執政期間,中新關系也兩度更新——2015年更新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系”,2023年再度更新為“全方位高品質的前瞻性夥伴關系”。

新總理是“草根精英”,因防疫出色被選中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上司層換屆都是一個重要時刻。”4月15日,李顯龍在社交平台宣布了卸任消息,呼籲全體新加坡人支援黃循财帶領的第四代上司團隊,并與他們共同努力,為新加坡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

黃循财當天在社交媒體釋出視訊稱,“當我三十多歲時受邀從政時,并沒有想到有一天會被邀請擔任下一任總理。”他還向全體國民喊話:“讓我們共同為所有新加坡人建設一個光明的未來。”

根據民調機構YouGov的最新民調,對于黃循财即将宣誓出任第四任總理,受訪者的反應正面多于負面:約45%受訪者表達出積極樂觀的情緒,約36%的受訪者稱沒有強烈感受。

針對國民對黃循财接棒總理表示無感,陳慶文解釋說:“新加坡人認為本地政治和政府的行事作風可預測、相對可靠,不會有什麼意外。是以,他們表現得頗為平靜。”

黃循财出生于1972年,是新加坡首位建國後出生的總理,他的家庭背景和經曆尤其讓群眾産生共鳴。他的父親是銷售主管,母親是國小教師,早年與家人住在新加坡南部馬林百列的組屋(相當于中國的經濟适用住房)。

與典型新加坡政治精英不同,黃循财在高中之前一直就讀社群學校,是以有“草根精英”的稱号。他先後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經濟學學士學位和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經濟學碩士學位,此外還擁有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1997年,黃循财以經濟師身份加入貿工部,開啟公務員生涯。之後他加入财政部,結識了2001年底出任财政部長的李顯龍,還協助後者出台了第一份财政預算案。2005年至2008年,黃循财擔任李顯龍的首席私人秘書。

2011年,黃循财在李顯龍的授意下開啟選舉之路,當選西海岸集選區文禮區國會議員,此後一直保有國會議席(2015年9月起轉至當年成立的馬西嶺-耀蒂集選區)。這意味着他有資格出任内閣部長,甚至總理。

前述新加坡記者向《鳳凰周刊》描述道:“相比于李顯龍的耀眼,黃循财更像是一位沒太多個人色彩的公務員。也正因如此,在混亂複雜的新冠疫情期間,他能夠沉穩地處理諸多事務。”

疫情期間,黃循财作為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上司之一,幾乎每天都在電視上報告防疫進展,多次發表“疫情加劇社會不平等,大陸需保護弱勢群體”“疫情援助絕大部分投入到中小企業”等表态。

2020年3月,他在國會針對疫情發表部長聲明,當說到“許多新加坡人以自己的方式挺身而出”時,一度激動落淚。2023年5月,黃循财在社交平台寫道:“曆時三年、最嚴重的大流行病似乎已經過去。”李顯龍贊賞他“幫助國家度過新冠危機”。新加坡在疫情期間成為世界上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正因如此,黃循财得到了李顯龍的充分信任、有資格成為第四任總理。

在黃循财的社交媒體首頁上,他将自己描述為“書呆子、吉他手和愛狗人士”。

父親在他8歲時送給他一把吉他,此後他便喜歡上彈吉他。黃循财自稱每周都去國家圖書館借來吉他相關的書籍,包括美國月刊《吉他手》雜志,“甚至會影印雜志上的頁面和課程來自學”。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黃循财樂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吉他演奏。

就讀于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時,黃循财還曾與美國室友一起在街頭表演。他最喜歡的歌手是被稱作“吉他上帝”的埃裡克·克萊普頓(Eric Patrick Clapton)和芝加哥藍調代表人物巴迪·蓋伊(George "Buddy" Guy)。

今年,當新加坡取得泰勒·斯威夫特東南亞演唱會的獨家主辦權後,黃循财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段他用吉他彈奏斯威夫特經典成名曲《愛情故事》的視訊。有網友評論道:“想象一下,在今晚演唱會的開場現場,下任總理用吉他歡迎泰勒·斯威夫特的登場。”

“政府自上而下的運作一去不複返”

新加坡第四代上司層的政權交接起初并不順利。

2017年,李顯龍宣布将于70歲(2022年)退休,2018年,第四代上司團隊標明時任财政部長王瑞傑作為他們的上司人,王瑞傑于2019年5月成為副總理。然而,在2020年7月的國會選舉中,王瑞傑領銜的人民行動黨五人候選團隊在傳統“根據地”東海岸集選區,以53.41%的得票率險勝反對黨新加坡勞工黨。王瑞傑是以聲望受損,于2021年4月提出辭職。為此,李顯龍隻能重新向第四代團隊中的内閣成員征詢意見。2022年4月,黃循财被推舉為4G團隊的新上司人。

外界普遍認為,讓李氏家族以外的人接班,是個好兆頭。對于大選前上司權交接,觀察人士認為這是一個大膽的舉措,但預計不會對政治穩定産生影響。

“新加坡在國會選舉前移交權力并不罕見,這個日期似乎暗示人民行動黨認為大選宜早不宜遲。”陳慶文解釋道,“人民行動黨的做法是,進入選舉戰前給予新總理适應的時間。5月移交權力意味着或将在今年年底舉行大選。”

據悉,李顯龍接受黃循财的邀請将出任國務資政(Senior Minister)。從曆史來看,李光耀與吳作棟在交棒的新上司班子中分别擔任過國務顧問與國務資政,以傳承經驗。

李顯龍5月7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會竭盡所能協助新任總理黃循财和他的團隊取得成功。黃循财近期接受英國《經濟學人》專訪時也回應稱,這是“新加坡的長期傳統”,不會妨礙新總理定下基調并做出自己的決定。

陳慶文認為,這保證了變革中的連續性。“黃循财可以利用(李顯龍)豐富的執政經驗和專業知識,以及其龐大的關系網絡。新想法與經驗的結合将增強新内閣的執政能力。”他強調,“李顯龍已經表明不會幹涉新内閣的執政,這種安排将會發揮出效力。”

黃循财以及上司班子成員在2022年主導展開了“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勾勒出國家未來的發展藍圖。他用一年時間聆聽了20多萬名群眾的意見後,在2023年10月公布了一份近180頁的報告,列出七大轉變,作為政府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政策重點。黃循财曾說,“這不是一份自上而下的政府議程,它集合了各行各業新加坡人的共識,反映了我們的集體願望和對未來的共同願景。”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2年10月10日,黃循财在“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對話會上與社會服務行業代表對談。

報告提出的轉變,包括確定中下階層群眾及其子女的生活不斷改善,社會弱勢群體繼續得到照顧以及提升技能者、老齡看護者的薪酬,到2030年相關政策總計将投入近400億新元。今年2月發表的财政預算案公布了第一批政策,投入約50億新元。到2024年8月的國慶大會,黃循财将首次以總理身份發表年度演講,屆時他将公布第二批政策,作為新内閣的施政主軸。

5月13日,黃循财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内閣名單,貿工部長顔金勇升任副總理,另一位副總理則繼續由王瑞傑擔任。

不過眼下,新内閣正面臨一系列挑戰。人民行動黨作為全球執政最久的政黨之一,在2020年大選中赢得國會93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但其得票率可謂大跌,反對黨則取得有史以來最佳成績。而最近,人民行動黨更因發生一系列醜聞備受打擊。

2023年7月,新加坡國會議長陳川仁和議員鐘麗慧因所謂“不正當關系”辭去了國會議員和人民行動黨黨内職務。2024年1月,前交通部長伊斯瓦蘭被控腐敗,成為新加坡近四十年最大的政治醜聞。此外,由于商品及服務稅 (GST) 增加,國民生活成本上升、房價有所上漲,這些都将對下屆大選産生影響。

外交基調:既不親美也不親華

與此同時,新加坡也面臨一系列外部阻力,包括居高不下的全球通脹、迫在眉睫的經濟放緩以及全球多個熱點地區的地緣政治沖突。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眼下,新加坡也面臨一系列外部阻力,包括居高不下的全球通脹、迫在眉睫的經濟放緩以及全球多個熱點地區的地緣政治沖突。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社會凝聚力研究進階研究員梁振雄認為,與20年前李顯龍接任相比,如今環境大不相同,不确定因素增多,所有這些變數都會影響到新加坡一些國内決策,不容忽視。

黃循财日前接受《經濟學人》采訪時,就新加坡進行中美關系議題重申了一貫立場:新加坡的外交政策隻有一個基調,那就是兩個“不”——既不親美也不親華,而是親新加坡,即從新加坡的利益出發。黃循财強調,新加坡是美國重要的安全合作夥伴,但不是其盟友。

涉台問題上,黃循财表态稱,雖然很多人将台灣地區的情況與烏克蘭相提并論,但兩者存在本質差別,新加坡長期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獨”,也絕不允許自己被“台獨”事務所利用。

不過,他承認,随着中美重新平衡雙邊關系,新加坡的外部環境會具有相當的不可預測性,這種情況或将持續十年甚至更久。面對全球格局正在進行的大調整,黃循财說:“在向多極世界的過渡中,人們也許會經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混亂,但所有人都必須在這個難以預測的環境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引導全球發展走向穩定與和平,而非沖突與戰争。”

“外交政策上,黃循财不太可能采取與上任截然不同的做法。”陳慶文表示,但新加坡很可能在一個問題上與中國站在一起,在另一問題上與美國站在一起。“關鍵在于,要確定美國和中國都清楚新加坡采取特定立場的原因。 ”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16年8月2日,李顯龍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行會談。

去年12月,黃循财曾以總理接班人的身份訪華。當時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入座後,李強的開場白便是:“你這次帶來的團隊……特别。這展現了對中方的重視啊。”

黃循财接棒李顯龍,新加坡迎來真正代際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3年12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黃循财會面。

行程結束前,黃循财在北京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說,“永遠不要押注中國衰弱”,因為“中國經濟規模巨大,在先進制造、綠色經濟等領域有很多優勢;此外(中國)還有如此巨大的市場”。

陳慶文認為,中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等各個層面對新加坡都很重要。“從地緣政治角度看,新加坡希望中國積極參與東南亞地區事務。黃循财在任期間需要繼續發展對華關系,找到新的方式讓一個城邦國家與崛起中的大國産生聯系。”

“過去一年特别忙碌,要很努力地做好接棒準備。”去年11月,黃循财在人民行動黨大會上如此說道。過去一年,黃循财忙着接觸新領域的工作,包括外交、國防與安全事務,并投入更多在黨務工作上,并開始物色有潛質的候選人為接下來的大選組織一個強有力的團隊。他直言,“接下來會與不同的人選接觸,希望在下屆大選召開時,推出一批新的候選人,其中包括多名有擔任政治職務潛力的人選,為國家打造出最理想的團隊。”

相較于前兩位總理,黃循财從被任命為最高上司人到接任總理的時間非常短。他更加需要盡快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為選舉做準備。

《經濟學人》抛出對其上司風格的疑問,還引用李光耀的話“管理新加坡的人必須有鋼鐵般的意志,不然就幹脆不要做上司人”。黃循财答道,“緊要關頭”時,他會毫不猶豫作出“艱難決定”,“隻要這個決定符合新加坡人的利益”。他不忘補充說,“我也會仔細聆聽每個人的意見。”

“黃循财需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試圖沿着李顯龍的老路走下去。”陳慶文評價說,黃循财的上司風格更溫和、更具協商性,這對新加坡人來說其實更具吸引力。“他面臨的挑戰是努力實作‘執政為民’。人民行動黨必須在制定政策方面與國民合作。政府自上而下的運作方式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越來越多的時候需要自下而上。”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Solaris Strategies國際事務進階分析師穆斯塔法·伊祖丁(Mustafa Izzuddin)向《鳳凰周刊》評價道,黃循财具備一種“聯絡能力”,這一能力展現在方方面面。伊祖丁說,未來他需要與群眾打成一片,讓社會各階層參與到國家未來的決策中來,進而獲得國民的尊重與支援。“作為全球政治家,他如何與各國上司人建立聯系,尤其像中國、美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這些對新加坡重要的國家,将是他‘聯絡能力’的展現。”

(實習生方晨宇對本文亦有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