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凤凰WEEKLY

文/关珺冉

编辑/漆菲

建国近一甲子的新加坡,迎来第三次领导层政权交接。

当地时间5月15日,72岁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交棒,将他肩负近20年的总理职位交给第四代领导团队(新加坡称作“4G”)选出的接班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51岁的黄循财将于今晚8时宣誓就职,由此成为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的第四任总理。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李显龙和黄循财

日前接受新加坡媒体联访时,黄循财坦言国家正面临重重内外挑战,但他依然保持乐观。“我不仅仅对政府有信心,也对新加坡人有信心。进入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向前迈进,终究由我们自己决定。”

他认为,今天的新加坡处于更强大的位置,经济也在更高的发展水平。“过去,我们可以泛泛地说向往‘瑞士的生活水平’,而今天要再找这样的单一标准已相当困难。在这个新阶段,我们进入无人涉足的全新领域,必须找出前进的方向。我们仍得向最优秀者学习,寻找最佳实践方法,但也得创新。这是我将尽力做的,不只是与我的团队,而是聚合所有新加坡人的集体能量。”

“这是二十年来,新加坡真正意义上的领导人代际交替,也是65年来首次没有李氏家族成员在领导层任职——李光耀从1959年至1990年担任总理,李显龙则先后担任副总理(1990-2004年)和总理(2004-2024年)。”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Eugene TAN Kheng Boon)向《凤凰周刊》评价说,虽然黄循财的曝光度、影响力和个人魅力相对较弱,但新加坡的执政制度与流程已经完善,个人魅力相对欠缺不会对新领导团队的执政产生不利影响。“尽管个人魅力很重要,但它不是新加坡选民投票的关键考量因素。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能力、诚心和有效的治理。”

李显龙执政二十年成果盘点

5月1日,满头白发的李显龙身穿红色T恤,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发表五一劳动集会演讲。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4年5月1日,李显龙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发表五一劳动集会演讲。

“把新加坡稳妥地托付给继任者,我深感满足和圆满。”李显龙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主政以来的点滴,并展望了未来。“这是我从政的第40年。为你们服务,包括出任你们的总理,是我巨大的荣幸。”演讲结束,李显龙含泪深鞠躬,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2004年,在父亲李光耀的光环下,51岁的李显龙接替吴作栋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当时满头黑发、戴着边框眼镜的李显龙,身穿紫红色衬衫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分别用马来语、华语和英语发表演讲。这不是一次严肃讲话,李显龙用坦率、自嘲、鼓舞人心的风格赢得了民心。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04年,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讲。

当天,他宣布了不少重要政策,比如将新加坡的每周工作时长从五天半缩至五天、把员工产假从8周延长至12周等。他还提出了一项极具争议性的课题——探讨在新加坡开设赌场。毕竟,该政策的头号反对者就是李光耀。李光耀当政时曾说:“在我有生之年,新加坡不允许建赌场。”

为了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李显龙力排众议决定发展博彩业。2005年4月,新加坡正式引进赌场行业。“身为总理,我为这个决定承担最终的责任。”李显龙强调,这并非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在寻找一种合适的中间道路。

李显龙执政期间,新加坡度过了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并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前行。20年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150亿美元增长到5013亿美元,增幅超过3倍,人均GDP则从2.76万美元增至8.47万美元,翻了三倍之多。同期,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从2326新元(1新加坡元约合5.3元人民币)翻了一番,达到5197新元。自2003年以来,该国总体通货膨胀率为2.08%。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李显龙还改变了只以经济发展为优先考量的国家战略。他将国内政策描述为“在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之间寻求动态平衡”。20年间,新加坡的社会政策经历了从经济增长为核心到注重社会包容性的转变。政府关注点则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变为如何照顾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要应对收入不平等、社会流动性等问题。

在医疗保障方面,新加坡从2015年起开始实施终身健康保障计划,不论年龄或健康状况,政府为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基本保障。在促进社会流动性方面,政府通过残障服务中心、就业网站等综合措施,帮助低收入家庭、残障人士和特需人士。

而在社会包容方面,政府废除《刑事法典》第377A节条文,不再将男性间的性行为视为刑事犯罪。李显龙2022年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说,“废除第377A节条文,是大陆的重要里程碑。”

李显龙还提出“种族和谐”的理念。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新加坡极为重视种族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他也在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试图让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成为国际典范。

“李显龙在经济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陈庆文评价称,2004年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了3至4倍,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这也让政府能够在政策、公共基础设施和未来规划方面做更多的事。“新加坡现在更以社会福利为导向,但依然不是一个高福利社会。未来20年,新加坡的社会安全网将会更加强大。”

与上述成就相比,新加坡在生育方面的表现一直不佳。2023年,该国仅有3.05万名婴儿出生,生育率跌至0.97的历史最低点。政府致力于为新加坡人打造一个适合组织家庭的环境,并通过推行一系列措施鼓励生育,例如发放种类繁多的生育补贴、将父亲的带薪陪产假延长到4周等。

2024年2月,李显龙在新春贺词中鼓励新加坡人“多生早生”“趁今年添个龙宝宝”。不过,和全球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新加坡依然面临生育率大幅下降的严峻考验。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3年1月14日,李显龙向某社区居民发放红包。

李显龙亲民形象深入人心

但无论如何,新加坡人对李显龙推行政策的方式并不反感,其亲民形象深入人心。“李显龙在推行某一政策时,不会使用威权蛮力,也不会说一些拗口的内容,而是认真回答大家的疑问。”46岁的公司职员嘉敏(化名)向《凤凰周刊》评价道,“李显龙虽是‘理工男’,但他很喜欢用中文诗句传达出想表达或呼吁的内容。”

令嘉敏印象深刻的是,疫情期间他用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名作《离骚》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战,鼓励民众齐心协力应对。

据悉,李显龙很喜欢中国的古典名篇。他熟读诸葛亮的《出师表》、白居易的《长恨歌》、岳飞的《满江红》等,也会在一些外交场合,或接受采访时引经据典。

多次采访过李显龙的一位新加坡政治记者向《凤凰周刊》回忆道:“无论是一般的午餐会见还是正式接受专访,李显龙都是一位思维逻辑清晰、极为理性的领导人。他总能在思考过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

“虽然一生都处于权力之巅,他的生活却和普通人一样简朴。”新加坡《联合早报》如此评价李显龙,“他到小摊吃饭时都是自己排队,父母过世治丧期间也和一般市民一样,身穿简单的白色T恤和黑色长裤。未来新加坡可能出现比他更加聪明能干的总理,希望都能坚持一种新加坡式领袖的生活风格。”

让嘉敏引以为豪的还有李显龙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他懂得如何灵活应对日益复杂的世界”。李显龙积极推动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作为东盟的支持者,在地区事务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执政期间,李显龙带领新加坡应对恐怖主义、中美关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等挑战。李显龙也经常发出警告:“在一个不确定、有时甚至是危险的世界中,新加坡永远是一个小国。”

过去20年来,李显龙共访华14次,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外,他也多次前往中西部地区。例如2010年,李显龙八天内到访了重庆、长沙、武汉、上海、苏州等地。从长沙前往湖北赤壁的途中,他特地搭乘了一段武广高铁,了解中国高铁的发展。李显龙的中国行也不只与中国高层会晤、出席峰会、参访企业,他会实地到不同城市的街道走一走。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3年3月27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抵达广东省广州市,开启为期6天的中国之旅。

“李总理多年前访问西安,一行人到当地的回民街参观。民众得知新加坡总理到访后争睹他的风采,原本想了解当地生活的李总理反而成了众人围观的对象。”2004年至2013年间曾担任李显龙新闻秘书的陈怀亮回忆说,“李总理非常有兴趣了解当地的市井文化、民间生活。”

李显龙执政期间,中新关系也两度升级——2015年升级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再度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新总理是“草根精英”,因防疫出色被选中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领导层换届都是一个重要时刻。”4月15日,李显龙在社交平台宣布了卸任消息,呼吁全体新加坡人支持黄循财带领的第四代领导团队,并与他们共同努力,为新加坡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黄循财当天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当我三十多岁时受邀从政时,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邀请担任下一任总理。”他还向全体国民喊话:“让我们共同为所有新加坡人建设一个光明的未来。”

根据民调机构YouGov的最新民调,对于黄循财即将宣誓出任第四任总理,受访者的反应正面多于负面:约45%受访者表达出积极乐观的情绪,约36%的受访者称没有强烈感受。

针对国民对黄循财接棒总理表示无感,陈庆文解释说:“新加坡人认为本地政治和政府的行事作风可预测、相对可靠,不会有什么意外。因此,他们表现得颇为平静。”

黄循财出生于1972年,是新加坡首位建国后出生的总理,他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尤其让民众产生共鸣。他的父亲是销售主管,母亲是小学教师,早年与家人住在新加坡南部马林百列的组屋(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住房)。

与典型新加坡政治精英不同,黄循财在高中之前一直就读社区学校,因此有“草根精英”的称号。他先后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外还拥有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1997年,黄循财以经济师身份加入贸工部,开启公务员生涯。之后他加入财政部,结识了2001年底出任财政部长的李显龙,还协助后者出台了第一份财政预算案。2005年至2008年,黄循财担任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

2011年,黄循财在李显龙的授意下开启选举之路,当选西海岸集选区文礼区国会议员,此后一直保有国会议席(2015年9月起转至当年成立的马西岭-耀蒂集选区)。这意味着他有资格出任内阁部长,甚至总理。

前述新加坡记者向《凤凰周刊》描述道:“相比于李显龙的耀眼,黄循财更像是一位没太多个人色彩的公务员。也正因如此,在混乱复杂的新冠疫情期间,他能够沉稳地处理诸多事务。”

疫情期间,黄循财作为政府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领导之一,几乎每天都在电视上报告防疫进展,多次发表“疫情加剧社会不平等,大陆需保护弱势群体”“疫情援助绝大部分投入到中小企业”等表态。

2020年3月,他在国会针对疫情发表部长声明,当说到“许多新加坡人以自己的方式挺身而出”时,一度激动落泪。2023年5月,黄循财在社交平台写道:“历时三年、最严重的大流行病似乎已经过去。”李显龙赞赏他“帮助国家度过新冠危机”。新加坡在疫情期间成为世界上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正因如此,黄循财得到了李显龙的充分信任、有资格成为第四任总理。

在黄循财的社交媒体主页上,他将自己描述为“书呆子、吉他手和爱狗人士”。

父亲在他8岁时送给他一把吉他,此后他便喜欢上弹吉他。黄循财自称每周都去国家图书馆借来吉他相关的书籍,包括美国月刊《吉他手》杂志,“甚至会复印杂志上的页面和课程来自学”。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黄循财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吉他演奏。

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时,黄循财还曾与美国室友一起在街头表演。他最喜欢的歌手是被称作“吉他上帝”的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Patrick Clapton)和芝加哥蓝调代表人物巴迪·盖伊(George "Buddy" Guy)。

今年,当新加坡取得泰勒·斯威夫特东南亚演唱会的独家主办权后,黄循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他用吉他弹奏斯威夫特经典成名曲《爱情故事》的视频。有网友评论道:“想象一下,在今晚演唱会的开场现场,下任总理用吉他欢迎泰勒·斯威夫特的登场。”

“政府自上而下的运作一去不复返”

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层的政权交接起初并不顺利。

2017年,李显龙宣布将于70岁(2022年)退休,2018年,第四代领导团队选定时任财政部长王瑞杰作为他们的领导人,王瑞杰于2019年5月成为副总理。然而,在2020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王瑞杰领衔的人民行动党五人候选团队在传统“根据地”东海岸集选区,以53.41%的得票率险胜反对党新加坡工人党。王瑞杰因此声望受损,于2021年4月提出辞职。为此,李显龙只能重新向第四代团队中的内阁成员征询意见。2022年4月,黄循财被推举为4G团队的新领导人。

外界普遍认为,让李氏家族以外的人接班,是个好兆头。对于大选前领导权交接,观察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大胆的举措,但预计不会对政治稳定产生影响。

“新加坡在国会选举前移交权力并不罕见,这个日期似乎暗示人民行动党认为大选宜早不宜迟。”陈庆文解释道,“人民行动党的做法是,进入选举战前给予新总理适应的时间。5月移交权力意味着或将在今年年底举行大选。”

据悉,李显龙接受黄循财的邀请将出任国务资政(Senior Minister)。从历史来看,李光耀与吴作栋在交棒的新领导班子中分别担任过国务顾问与国务资政,以传承经验。

李显龙5月7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会竭尽所能协助新任总理黄循财和他的团队取得成功。黄循财近期接受英国《经济学人》专访时也回应称,这是“新加坡的长期传统”,不会妨碍新总理定下基调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陈庆文认为,这保证了变革中的连续性。“黄循财可以利用(李显龙)丰富的执政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其庞大的关系网络。新想法与经验的结合将增强新内阁的执政能力。”他强调,“李显龙已经表明不会干涉新内阁的执政,这种安排将会发挥出效力。”

黄循财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在2022年主导展开了“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勾勒出国家未来的发展蓝图。他用一年时间聆听了20多万名民众的意见后,在2023年10月公布了一份近180页的报告,列出七大转变,作为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策重点。黄循财曾说,“这不是一份自上而下的政府议程,它集合了各行各业新加坡人的共识,反映了我们的集体愿望和对未来的共同愿景。”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2年10月10日,黄循财在“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对话会上与社会服务行业代表对谈。

报告提出的转变,包括确保中下阶层民众及其子女的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继续得到照顾以及提升技能者、老龄看护者的薪酬,到2030年相关政策总计将投入近400亿新元。今年2月发表的财政预算案公布了第一批政策,投入约50亿新元。到2024年8月的国庆大会,黄循财将首次以总理身份发表年度演讲,届时他将公布第二批政策,作为新内阁的施政主轴。

5月13日,黄循财在总统府召开记者会宣布新内阁名单,贸工部长颜金勇升任副总理,另一位副总理则继续由王瑞杰担任。

不过眼下,新内阁正面临一系列挑战。人民行动党作为全球执政最久的政党之一,在2020年大选中赢得国会93席中的83席蝉联执政,但其得票率可谓大跌,反对党则取得有史以来最佳成绩。而最近,人民行动党更因发生一系列丑闻备受打击。

2023年7月,新加坡国会议长陈川仁和议员钟丽慧因所谓“不正当关系”辞去了国会议员和人民行动党党内职务。2024年1月,前交通部长伊斯瓦兰被控腐败,成为新加坡近四十年最大的政治丑闻。此外,由于商品及服务税 (GST) 增加,国民生活成本上升、房价有所上涨,这些都将对下届大选产生影响。

外交基调:既不亲美也不亲华

与此同时,新加坡也面临一系列外部阻力,包括居高不下的全球通胀、迫在眉睫的经济放缓以及全球多个热点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眼下,新加坡也面临一系列外部阻力,包括居高不下的全球通胀、迫在眉睫的经济放缓以及全球多个热点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社会凝聚力研究高级研究员梁振雄认为,与20年前李显龙接任相比,如今环境大不相同,不确定因素增多,所有这些变数都会影响到新加坡一些国内决策,不容忽视。

黄循财日前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就新加坡处理中美关系议题重申了一贯立场: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只有一个基调,那就是两个“不”——既不亲美也不亲华,而是亲新加坡,即从新加坡的利益出发。黄循财强调,新加坡是美国重要的安全合作伙伴,但不是其盟友。

涉台问题上,黄循财表态称,虽然很多人将台湾地区的情况与乌克兰相提并论,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新加坡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也绝不允许自己被“台独”事务所利用。

不过,他承认,随着中美重新平衡双边关系,新加坡的外部环境会具有相当的不可预测性,这种情况或将持续十年甚至更久。面对全球格局正在进行的大调整,黄循财说:“在向多极世界的过渡中,人们也许会经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混乱,但所有人都必须在这个难以预测的环境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引导全球发展走向稳定与和平,而非冲突与战争。”

“外交政策上,黄循财不太可能采取与上任截然不同的做法。”陈庆文表示,但新加坡很可能在一个问题上与中国站在一起,在另一问题上与美国站在一起。“关键在于,要确保美国和中国都清楚新加坡采取特定立场的原因。 ”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16年8月2日,李显龙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会谈。

去年12月,黄循财曾以总理接班人的身份访华。当时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入座后,李强的开场白便是:“你这次带来的团队……特别。这体现了对中方的重视啊。”

黄循财接棒李显龙,新加坡迎来真正代际交替,他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3年1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黄循财会面。

行程结束前,黄循财在北京接受新加坡媒体采访时说,“永远不要押注中国衰弱”,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在先进制造、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很多优势;此外(中国)还有如此巨大的市场”。

陈庆文认为,中国在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各个层面对新加坡都很重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新加坡希望中国积极参与东南亚地区事务。黄循财在任期间需要继续发展对华关系,找到新的方式让一个城邦国家与崛起中的大国产生联系。”

“过去一年特别忙碌,要很努力地做好接棒准备。”去年11月,黄循财在人民行动党大会上如此说道。过去一年,黄循财忙着接触新领域的工作,包括外交、国防与安全事务,并投入更多在党务工作上,并开始物色有潜质的候选人为接下来的大选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他直言,“接下来会与不同的人选接触,希望在下届大选召开时,推出一批新的候选人,其中包括多名有担任政治职务潜力的人选,为国家打造出最理想的团队。”

相较于前两位总理,黄循财从被任命为最高领导人到接任总理的时间非常短。他更加需要尽快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为选举做准备。

《经济学人》抛出对其领导风格的疑问,还引用李光耀的话“管理新加坡的人必须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就干脆不要做领导人”。黄循财答道,“紧要关头”时,他会毫不犹豫作出“艰难决定”,“只要这个决定符合新加坡人的利益”。他不忘补充说,“我也会仔细聆听每个人的意见。”

“黄循财需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试图沿着李显龙的老路走下去。”陈庆文评价说,黄循财的领导风格更温和、更具协商性,这对新加坡人来说其实更具吸引力。“他面临的挑战是努力实现‘执政为民’。人民行动党必须在制定政策方面与国民合作。政府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越来越多的时候需要自下而上。”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Solaris Strategies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伊祖丁(Mustafa Izzuddin)向《凤凰周刊》评价道,黄循财具备一种“联络能力”,这一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伊祖丁说,未来他需要与民众打成一片,让社会各阶层参与到国家未来的决策中来,从而获得国民的尊重与支持。“作为全球政治家,他如何与各国领导人建立联系,尤其像中国、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些对新加坡重要的国家,将是他‘联络能力’的体现。”

(实习生方晨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