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與人之間,最長久的關系

人與人之間,最長久的關系

作者 / 國學君 圖 / 來源網絡

來源:人民論壇網(ID: rmltwz)

保持分享欲

真正好的關系,都需要“分享欲”。

它不是敷衍式的尬聊,而是從心裡彼此牽挂,互相認同,同頻共振。

分享的實質,就是在接納、傾聽中建立連接配接和共鳴,進而加深感情。

有人說,“永遠不會對我已讀不回的,就是父母”

前兩年的一部熱播劇裡有這樣一個橋段:

女兒回到老家,無意中發現母親把她曾經發在朋友圈裡的照片全都存了下來——即使畫面裡并沒有女兒,即使隻是些随手拍的日常照。

通過這樣的方式,母親留意着女兒在外面的各種生活細節。

親人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講的不是效率,而是細節的交換和往來,哪怕隻是瑣碎地說些廢話,也能讓人覺得幸福。

長大後,大家越來越忙,對友誼也是考驗。

見面要靠湊,屢約不成很正常,回複常常不及時,但無論如何,未曾斷裂的分享,其實就是一種對彼此的惦念和對彼此生活的參與。

得益于此,在朋友一路走一路散的今天,才有些人能陪伴我們那麼久。

家人也好,朋友也好,夫妻也罷,有分有享,感情才能相伴長久;互通有無,關系才能生生相息。

人與人之間,最長久的關系

關系不越界

網上有句話很火:

“人有兩件事盡量少幹:一是用自己的嘴幹擾别人的生活,二是用别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一棵茂盛的大樹,走得太近反顯擁擠,既妨礙别人生長,也擋了自己的光。

正如畢淑敏所說:“親近地保持距離,或許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

越是親近的人,越不能以愛之名,入侵别人的生活。

親密無間的靠攏,往往使人窒息,親疏有距的相處,才最讓人舒心。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邊界感,莫過于:關心而不幹涉,愛護而不束縛。

作家韓松落就有過一段這樣的經曆。

韓松落有個朋友,叫老柳。

老柳沒有正式工作,但他有個精湛的手藝,做陶器,作品件件都絕妙得很。

韓松落為老柳感到不甘,他想,老柳這麼有才藝,不該落得如此窘迫。

他思前想後,替老柳策劃出了幾條出路,租陶窯,批量生産,開班授徒,做網店……

可回頭一看,老柳卻滿臉惶恐,對這種生活毫無興趣。

剛開始,韓松落覺得老柳“不求上進”,直到幾年後,他才逐漸明白:

“他也可以不争,内向地、低低地活着,這是他的權利。”

韓松落以為自己是為朋友好,可他忘了,不是每個人都想過一樣的生活。

最好的感情不是糾纏不清,而是親而有間;最好的關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恰到好處的距離,才能相處得更長久,也更舒服。

換位思考,彼此尊重

“敬人者,人恒敬之。”

隻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為自己赢來尊重。

人與人之間,最長久的關系

這是一張很經典的圖。

這張圖,你看到的是6還是9,關鍵就在于你所處的位置。

但現實是我們往往習慣了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

你是顧客,認為商家太暴利;你是商人,覺得顧客太挑剔。

你開車時,希望行人遵守規則;你步行時,希望車主禮讓。

事實證明,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所得出的,永遠都是片面的結論。

而換位思考,願意真正地去考慮對方感受的人,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如果能夠換位思考,将心比心,多點了解、懂得、尊重、知足,人生一定會多點成熟、幸福、快樂、放松。

因為,生命,是一種回聲。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你眼裡有我,我也願為你考量。

借他人法門,尋找自己

來源:國學文化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