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有兩個堅持,一是寫作,二是跑步。據說,他每天淩晨4點就起床,用4個小時寫作,每天跑步10公裡,這兩個習慣從他30歲開始至今。他是文學天才,是被人們經常提起的諾貝爾文學獎陪跑者,他在日本、中國、乃至全世界,擁有衆多讀者追捧着他,相信你可能已經猜到他的名字,沒錯,他便是村上春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村上春樹的十句格言,體會文字背後的精神力量。

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遊記、随筆、紀實文學等等,村上春樹均有涉獵,數量衆多,内容豐富,題材廣泛。他自認為是一位長篇小說家,短篇小說自稱是為了“長篇小說熱身”,可見短篇小說對村上春樹來說并非最為重視的,在廣大讀者内心,他的短篇小說地位也很難與長篇小說相抗衡。但,正如村山春樹所說,短篇小說是為了給長篇小說練筆,積累素材,同時磨練寫作技巧,為長篇小說的創作做鋪墊,增加長篇小說可诠釋的空間。
從主題上來看,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非常龐大,有純粹的愛情,有青春的回憶,有科幻與恐怖,還有奇幻妙想等等,如此多題材的作品,鍛煉了其文筆和技巧,讓其在寫長篇小說如魚得水。孤獨是村上春樹短篇小說的主旋律,他将孤獨的各個層面,做出最大的挖掘,以揭示都市人在光鮮亮麗之下的那一份孤獨。不過,在村上春樹的筆下,都市人的“孤獨”升華成為一種格調,又喚醒讀者産生“連帶感”,讓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個體互相連接配接,打破人生孤獨的悲劇宿命。另外,作者不僅善于描繪“孤獨”,也是展現出他時刻關注都市人失去精神追求空虛感的現實。
衆所周知,村上春樹寫過太多關于青春回憶和愛情題材的作品,他經常被誤解為這類題材的作家,從深層次角度去深究,可以了解到他通過青春回憶與愛情去探究人與社會的本質問題,挖掘出社會的惡與黑暗。在客觀與冷靜的觀察中,他用精準的文字去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時關注着社會中都市人的個體命運,并指引人們逃離社會的束縛與枷鎖的束縛。是以,村上春樹關于青春和愛情的小說,是具有深刻内涵的,而往往卻是被人忽視的。再有,村上春樹擁有衆多的女性讀者,這與他密切又開明的關注女性命運是分不開的。他尊重女性,提倡男女平等,讓女性在社會中擁有平等的支配權。
關于戀愛和成長的小說,就不得不提到村上春樹的代表名作《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是一部明顯的後現代作品,讀起來舒緩有沉郁,略顯孤獨與哀愁,也有一種無法決絕的無奈。小說以日本經濟飛速發展中的都市人的心境作為切入點,呈現出都市人孤獨的内心,其實也是暗示這種孤獨與無奈是當下都市人的生活态度與生活模式,更是呼籲人們回歸原點,尋找自我生存的真谛。從内容來看,作者是引領人們深刻的反思人生與理想的差異,關注個人命運,這是作者對平凡人的尊重。
村上春樹善于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這是他小說的一大特色。他利用千姿百态的比喻讓小說具有寓言性,而且比喻極具新穎,讀起來開心順口。但他不過分運用比喻,如果太過會令人生厭,是以讀他的小說,會讓人感覺比喻運用恰到好處,多一點顯得累贅,少一點無法将劇情放大。從小說風格上來說,村上春樹的小說具有“美國味道”,因為他經常到美國同行吸取寫作技巧,但他的小說是複雜的,是具有濃烈的個人特色的,他讓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又涵蓋日本當下社會問題,多重因素造就其小說的獨特魅力。
個人也是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的,也非常喜歡這位日本作家,他的小說主題不僅迎合人們的閱讀情趣,還包含深刻的現實意義與内涵。村上春樹于1949年1月12日出生,今天是其73的生日,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中十句格言,體會文字背後的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