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漢字——季

季 jì,一年的四分之一或一段時間。

一天一個漢字——季

今天我們來認識【季 jì】這個字。

【字形演變】

甲骨文作,由「子」、「禾」(稚省)二字構成。從子,示其長幼。從稚省,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稚,稺的俗字。本義為幼禾,引申為凡幼之稱。會子、稚二字得幼少之義。金文承之,從稚省聲。戰國文字、篆文、隸書,以迄楷書,並從稚省聲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書法名家】

一天一個漢字——季

【字詞釋義】

〈形〉

排行最後的,與“老”相對

季,少稱。——《說文》

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後一個月

季春之月。——《禮記·月令》

下等

物之幼嫩者

凡服耜斬季材。——《周禮·山虞》

〈名〉

三個月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

如:季刊;季度

末,一個朝代的末期

一段時間 。

【字的故事】

季劄挂劍

一天一個漢字——季

解釋:又名季子贈劍,劍:三國吳直徑24.8厘米,

相關人物:季劄;徐君

故事:季劄第一次出使,路過北方的徐國。徐君十分喜歡季劄(身上所佩)的劍,但是卻沒有說出來。季劄心裡卻知道(徐君喜歡自己的劍),但是他還要出使到别的國,是以沒有送給他。(後來他出使完後)再回到徐國,徐君已經死了,于是解下寶劍,挂在徐君墓前的樹上。他的随從說:“徐君已經死了,這是要送給誰呢?”季劄說:“不是這樣的,我當初心裡已經決定要把這劍送給他了,怎麼能因為他死了而違背自己的諾言呢!”

自古以來,聖賢一再地教誨我們,高邁的志節往往是表現于内心之中。就像季劄,他并沒有因為徐君的過世,而違背做人應有的誠信,何況他的允諾隻是生發于内心之中。這種「信」到極處的行為,令後人無比地崇敬與感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