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0年10月25日,美國北韓戰争專家稱這一天是命運之日,原因如下

大家好,我是小評曆史。

1950年10月25日淩晨,北韓戰場。

韓軍雖然筋疲力盡,但離鴨綠江最近的部隊已經可以看到鴨綠江了,是以官兵保持着較高的士氣,他們相信隻要再堅持一天,就可以打完仗,回家慶功,也正是有着這樣的想法,才讓他們對于軍部下達的全線追擊指令沒有任何抵觸,反而有點興高采烈地往前趕。

1950年10月25日,美國北韓戰争專家稱這一天是命運之日,原因如下

臨近中午11點,韓軍第1師15團第一個中招。在經過三灘川的朝陽橋時,先是挨了一頓不知從哪來的榴彈炮彈,接着在北側發現了大概三百多人的不明部隊,交戰半個小時左右,北線僥幸抓到了一個俘虜,穿着與北朝軍完全不同的軍裝,而他透露了讓韓軍吃驚的消息,就在雲山地區北面,大概有一萬多志願軍,在東北方向的熙川,也有一萬多人。

1950年10月25日,美國北韓戰争專家稱這一天是命運之日,原因如下

一個志願軍士兵怎麼對兵力部署這麼熟悉?盡管有些不信,但韓軍1師的美軍顧問還是把情況向軍部反應。

第二梯隊的第12團從雲山西側進攻時,也與志願軍發生了接觸,殿後的第11團在向南進行偵察時,也發現了數量不明的敵人。

就在這時,雲山四周山上突然發生了至少十處大火,濃煙和剛好下起的大雪,嚴重阻礙了視線,讓空中偵察和支援都變得無法實作。

1950年10月25日,美國北韓戰争專家稱這一天是命運之日,原因如下

雖然第1師是第一支與志願軍發生遭遇的韓軍部隊,但是倒黴的,卻是韓第2軍下轄的第6師。25日淩晨,第6師第2團3營的車隊駛過溫井以西13公裡的公路,雖然公路兩邊都是海拔150米——300米的山,上面還有茂密的雜樹林,中間是狹長的足有1000米的谷地,可3營走的很安心,因為在前一天,第7團剛從這裡經過,那個時候,這裡還是安全的。

1950年10月25日,美國北韓戰争專家稱這一天是命運之日,原因如下

可是,就在3營完全進入谷地後,卻遭到前方和左右高地的突然襲擊。經過最初的慌亂後,3營發現襲擊的敵人數量不多,可就在他們向前攻擊前進時,赫然發現後路已經被封死,前面的敵人抵抗也一下子變得激烈起來。

1950年10月25日,美國北韓戰争專家稱這一天是命運之日,原因如下

敵後穿插,隻攜帶輕武器還敢打殲滅戰,正是志願軍的招牌絕活,而這是以前北朝軍從來沒有玩過的,韓軍3營被包圍在沒有任何掩護的河谷裡,750人的營沒怎麼抵抗就丢掉所有重裝備,四散奔逃,下午找到溫井歸隊的3營官兵總共才不到四百人,奇怪的是,志願軍并沒有窮追不舍。

1950年10月25日,美國北韓戰争專家稱這一天是命運之日,原因如下

正在溫井準備出發的2營馬上派出偵察兵,帶回的俘虜稱,“在北側還有上萬志願軍正在隐蔽待機”,2營營長卻覺得不可能,因為這跟他之前從上級那裡接收到的情報完全不符,他是以選擇不相信俘虜的話。

當2營沿3營走過的路向前進發時,很快就在山體兩側發現大股敵人運動,當他想要撤退時,發現後路已經被堵死,他隻得原地築環形陣地,可到晚上時,覺得向前不太可能取得突破,就丢掉重裝備,帶隊跑進南側的山中,繞了好大一個圈子,總算跑回溫井。

在同樣的地方,用同樣的法子摔一模一樣的跟頭兩次,韓軍6師2團足可是以名載史冊,還在溫井的1營頓時沒了主意,隻得就地組織防禦。

與此同時,在雲山地區、長津湖地區,正處于追擊狀态的美韓軍部隊也受到了越來越頑強的阻擊。從抓獲的俘虜口中,分别證明志願軍至少有三個軍擋在“聯合國軍”前面,可是,其中有些情報與“聯合國軍”情報部門提供的情報相沖突,在權衡一番後,進階指揮官,尤其是美軍高層選擇相信自己的情報部門,無視了俘虜的口供,部分由韓軍擷取的情報甚至被美軍高層認為是“胡說八道”。

1950年10月25日,後來被美國曆史學家稱為“命運之日”,本來是“聯合國軍”最有可能發現志願軍已經在他們前面布下天羅地網的一天,美韓軍隊有足夠的證據、足夠的時間,改變原來的作戰計劃,擺脫即将到來的“惡夢”,可是在多方面的“努力”之下,“聯合國軍”還是繼續大搖大擺地向前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