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經過整整一年的苦鬥血戰,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得到了空前的發揚光大,從世界上一切愛護和平正義的人民,博得無限的同情與贊美。雖然敵勢兇猛,但勝負早已分出,就像陳誠将軍在保衛武漢時所說的那樣,一切都是時間問題。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陳誠

抗戰開始一年後,我軍雖然遭遇了不少的軍事挫折,喪失許多城鎮,但是正如當時所說:“全國軍隊之後退,絕不能謂為日本之勝利。”而且實際上,我軍是愈戰愈強,敵人卻愈戰愈弱了,因為我軍采取的是持久戰略,就以空間換取時間,以時間達到消耗敵人的目的,從長期的消耗戰中來争取最後的勝利。

然而敵采取的始終是“速戰速決”的戰略,也就是企圖以最短時間,取得決定的勝利,避免它“久戰必敗”的危機。一年來我軍頑強持久的抗戰,換得敵人無限量的消耗,已經擊破了敵人速戰速決企圖,獲得了戰略上極大的戰果。這就是我軍愈戰愈強的根本出發點。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列隊的中國士兵

敵人雖然表面上侵占了許多重要的據點,但是他們的沖突與困難,卻與日俱增,鐵的事實證明敵人愈戰愈弱的破綻,已經一一暴露出來。第一,敵人兵員的絕大犧牲,軍火的巨量耗損,與軍費的巨額增加,都使人力财力與資源十分貧乏的日軍無法彌補。

第二,敵人戰鬥力的削弱。第三,敵人愈深入則兵力愈不敷配置設定,補給運輸,亦愈感困難,同時戰區愈擴大,則敵人顧此失彼的困難愈益增加,現在敵人的許多後方,已經成了我軍的遊擊區域,敵人軍事交通的命脈,到處都有被我軍截斷的危險。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日本海軍陸戰隊

正因為這樣,敵乃更顯其急躁兇殘,色厲内荏。反之,我軍愈戰愈強,也有很顯著的事實可以證明。第一,在兵員數量上我軍由一百多師已達二百多師,而源源不絕的補充,生力軍是在不斷地大量地增加。第二,在軍用資源上我們有無窮的财富可以開發。

第三,在軍器補充上我軍不僅有大量的接濟而且正在加緊地制造。第四,在火力上我軍現有的新式武器的品質和性能,有的甚至超過敵人,至于戰鬥精神旺盛,戰略戰術上的進步,與夫今後的優勢地形,一定能夠使敵人陷于更不利地位,而逐漸地予以殲滅和驅除。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前線陣地上的日軍

在政治經濟上,敵我強弱對比,也表現得很清楚。就國内關系上說,我軍是日益堅固着團結與統一的基礎,而敵人則内在的沖突與分裂的日益加深;就國際關系上說,我軍取得了國際極盛大的同情與援助,而敵人則日益陷于孤立無援困境。

至于經濟上,敵人資源的缺乏,财經的困難,整個經濟的危機,早已是醜态畢露,而我們自抗戰以來,對外貿易反而達到了平衡,财政金融甚至比戰前還穩定,是以在物資上,我軍完全具有最後戰勝日寇的優越條件。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搬運重武器的日軍

比如,抗戰爆發開始的最初十個月中,日軍動員的人力,計一百六十七萬五千人,在我國各戰場配置的兵力,計三十個師團。最初十個月,敵軍死傷總數為四十餘萬人,占其全國動員人數四分之一。這些數字,證明日寇在抗戰初期中已遭受了重大的兵員消耗。

但是根據曆次作戰的經驗,日寇最初調來中國作戰的,以後備兵占其大部分,雖然傷亡衆多,敵軍主力,還沒有受到不可補救的打擊。是以我軍作戰的主要任務,卻依然是疲困敵人,消耗敵人,以造成未來決戰中,我軍的絕對優勢條件。

因為戰争愈是曠日持久,我軍的戰鬥力愈是增強,結果敵方主力削弱,補充困難,饷械告竭,财政破産,必然有總崩潰的一天。我軍持久抗戰必勝的根據在此,是以必須忍受一切困難,以全力争取時間。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樓上的日軍中野部隊

事實證明,在後來的抗戰中,敵人因戰線的延長和戰區的擴大,使敵人不得不調遣更多的兵力,消耗在中國戰場上。越往後拖,戰場移向内地,敵軍因給養困難,氣候不适合,疾病死亡額大增。據俘虜口述,敵若幹部隊中,病号有時占百分之六十。況且越往後拖,主戰場多在山地,敵重炮及機械化部隊失其效用,有許多次都是進行肉搏,是以敵軍傷亡的比例,大見增加。

中國的每一尺每一寸的土地,都是須得保衛的,但在軍事上,或者因為某種戰略已經相當地達到了目的,或者因為須得誘敵深入,以敵人的後方為前方,或者因為避免無益的過大的犧牲,便往往有由某一個據點撤退的事實。

抗日戰争,日軍為什麼會失敗?戰争爆發一年後,此人就給出了答案

德式鋼盔的學員

但撤退并不是失敗,撤退後的地點也并不是說把它抛棄了,這些土地倒正是我軍安在敵人後方的地雷,等待時機來了,是要次第爆發,把敵人炸成粉碎的。

專注抗戰英雄故事,傳播正能量,以大、小人物視角還原抗戰真實場面。

任何一個抗戰英雄都值得被銘記!關注我,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