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斯福:倘若二戰時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世界史也将被改寫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中國人民向來以團結著稱,當國家存亡面臨生死攸關時,中國人民全都義無反顧投身于反抗外國強權勢力的戰争中,在戰場上抛頭顱,灑熱血,為了保護國家而戰。

中國曆史上曾留下屈辱的一筆,那就是侵華戰争,但是在侵華戰争發生期間,世界反法西斯戰争也随之爆發,也就是俗稱的“二戰”,在戰争初期,德、意、日三國為中心,不斷向周邊國家發動戰争,攻占土地。

表面上德、意、日三國結為盟友,但實際上心各有“所屬”,看似堅固的關系實則一推就倒。

羅斯福:倘若二戰時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世界史也将被改寫

而當時所謂的那些強國,對于德、意、日的土地擴張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挂起。

二戰的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發生于1939年到1945年,這是曆史上參與國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大型的一次戰争,由于工業革命的發展,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選擇休養生息,很快就恢複甚至超越了一戰前的戰備狀态。

與此同時,希特勒出現了,希特勒的出現無疑給德國人民增添了一把高漲的氣焰。在1930的美國經濟危機後,意大利認為各國經濟蕭條,正是擴張領土的絕佳時機。

羅斯福:倘若二戰時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世界史也将被改寫

而日本作為海域上的小島國,并沒有在一戰中受到危害,但日本的土地過于狹小,他們若想發展工業就必須獲得更大的土地,是以,日本把目光瞄準了閉關鎖國的中國。

在種種因素的助推下,使得德、意、日三個國家走到了一起,中國九一八事變也是以爆發,那些一線強國對于德、意、日的所作所為選擇忽視,不過也因經濟危機的影響,一線強國正在調整自己國家的困頓,根本無法抽身顧及其他國家的“開疆擴土”行為。

侵華戰争

八國聯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面對強權勢力,中國封建統治者選擇割地求和。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中國是以被迫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羅斯福:倘若二戰時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世界史也将被改寫

雖說當時的中國落後于其他歐洲國家,國内也正在進行黨派之争,但是中國戰場在二戰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為何要說中國戰場的作用是巨大呢?據悉,日本派遣三百多萬士兵攻打中國,但是數量龐大的日軍來到中國,卻像落入泥潭那般自身難保。

在面對日本的侵略時,我國的共産黨和國民黨立即休戰,共同抵禦外敵入侵,中國人民的團結是日軍無法想象的。

日軍心高氣傲地認為中國雖國土面積大,中國人也懦弱,日軍認為快速占領完中國能馬上轉身支援德國,但中國人民團結抗日的決心是無所畏懼的,一直與日軍抵抗,最終日軍支援德國的希望也破滅,隻能硬着頭皮繼續與中國戰争直至二戰結束。

羅斯福:倘若二戰時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世界史也将被改寫

當我們将視線聚焦于歐洲戰場,我們會發現,德國兵分兩路,一路直逼英國海峽對岸,另一路用坦克逼迫蘇聯連連撤退,而自稱超級強國的美國,采取坐山觀虎鬥的方式,直至德軍被拖住,美國才慢悠悠相繼往各國投放兵力,反法西斯戰争也是以達到了最高潮階段。

中國戰場的貢獻

德國的阿道夫希特勒奉行法西斯主義和極端主義,他與意大利、日本希望能通過戰争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當時所有大國以求自保,紛紛簽下互不侵犯條約,他們的自保行為無疑是給法西斯助長了威風,使得他們得寸進尺。

起初,日本是想先占領中國,直接從蘇聯東邊與德軍互相呼應,分兩路共同阻擊蘇聯,但是日本人沒想到中國人民如此團結一心,與德夾擊蘇聯的完美計劃落了空。

羅斯福:倘若二戰時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世界史也将被改寫

據中國戰後清掃統計資料來看,在侵華戰争中,遇難者達到了1800萬人,日本的這場戰争是覆寫了整個中國,我國東北地區更是成為日本人變态瘋狂的實驗基地,日本人在南京大肆奸殺擄掠,整個中國猶如“人間煉獄”,因這場戰而受傷殘疾的高達三千萬餘人。

反觀那些所謂的強國大國,受傷人數還未有中國的零頭那麼多,也正是因為中國人民拖住了日本,才未能使日本前去支援德國,羅斯福也曾說:“如果二戰中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曆史也将被改寫。”

中國千千萬萬的先烈們在中國實力最薄弱的時候,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肉身抵抗日本軍隊的侵略,這樣敢于奉獻才真正為中國打赢日本奠定了基礎。

羅斯福:倘若二戰時中國投降了,英俄都要亡,世界史也将被改寫

也正是因為中國人的團結,羅斯福從二戰中感受到了中國隐藏的實力,他不顧議員反對,堅持向中國提供戰備幫助,不過她雖未插手中國的戰争卻在背後偷偷支援中國反動派。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戰場的勝利,那蘇聯定會不複存在。

小結: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一種“志氣”,雖說中國曾經緊閉國門,但我們也曾走在世界前端,四大發明也出自我國,中國人的智慧不容小觑,中國人的團結也堅不可摧。

正是有那些團結一心的先輩們,為了保衛祖國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換來如今的和平盛世,對于加害者的所做作為,我們不能原諒,我們應該銘記那段曆史,不能讓加害者的行為随着時間淡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