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明知實力懸殊,為何還要堅持北伐,沒想過會滅亡嗎?

說來蜀漢的輝煌是在劉備借荊州之後,關羽北伐之前。關羽的一場北伐由于太過急功近利,不但丢掉了荊州,也生生葬送了自己和兒子的性命。關羽喪命不久後,張飛也因為苛責屬下,而被屬下反殺丢了性命。接連失去兩員虎将的劉備實在氣不過,将氣撒在了東吳身上,大肆舉兵伐吳。可劉備還是太過意氣用事,伐吳不但慘敗,自己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諸葛亮在白帝城臨危受命,接下了劉備的爛攤子。劉備死後,諸葛亮發動了幾次北伐。在明知兵力懸殊的情況下,諸葛亮的北伐究竟意欲何為呢?

諸葛亮堅持北伐

諸葛亮明知實力懸殊,為何還要堅持北伐,沒想過會滅亡嗎?

劉備、關羽、張飛的死亡,對本來實力就不強勁的蜀國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而上司人劉禅的懦弱無能,更是讓蜀國的形勢雪上加霜。北有猛虎曹魏虎視眈眈,南有東吳剛剛撕破臉皮。本來連吳抗曹,對蜀國來說是最好的局面,可這個局面卻讓劉備自己生生破壞了。劉備死後蜀漢的黃金一代損失過半,後起之秀寥寥無幾,蜀漢形勢艱難啊。

諸葛亮明知實力懸殊,為何還要堅持北伐,沒想過會滅亡嗎?

寄予了蜀國國民厚望的諸葛亮冥思苦想了很久,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主動出擊。盡管蜀漢和曹魏相比兵力懸殊,可諸葛亮還是想要搏一搏。因為若是曹魏率軍主動進攻,蜀漢不一定能守得住曹魏的攻勢。與其處于被動地位,最後不得不投降,倒不如主動出擊,也許能謀奪一線生機。畢竟曆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雖然少,但并不是沒有。是以可能對諸葛亮來說,北伐并不是單純的争強好勝,而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變相保護蜀漢,保護這些信賴他的臣民,保護他這些年來辛苦謀劃的疆土。

諸葛亮明知實力懸殊,為何還要堅持北伐,沒想過會滅亡嗎?

雖然外人不看好諸葛亮的北伐,甚至說諸葛亮這樣是自取滅亡。可諸葛亮卻不理會外人的評價,雖然北伐這條路非常之艱巨,可諸葛亮還是選擇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毫不後悔。因為對當時國力薄弱的蜀國來說,北伐是唯一的選擇。

諸葛亮明知實力懸殊,為何還要堅持北伐,沒想過會滅亡嗎?

諸葛亮為蜀國的未來描摹了美好的圖景,可這些卻被司馬懿給毀了。諸葛亮北伐的政策每次都因為司馬懿的出現,而不得不宣告破産。若是三國之中沒有司馬懿,諸葛亮的北伐可能會成功。可惜沒有如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