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璎珞原型:10年連生6胎,百年後屍骸出土,才發現乾隆有多自私

兩年前一部大熱劇《延禧攻略》将乾隆後妃的形象又帶到了觀衆的眼前,女主魏璎珞也成了“史上最強勢”的妃子。其實早在《還珠格格》中,令妃的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兩部劇的人設可能不盡相同,但無疑向觀衆展露出令妃深受帝王寵愛的一面。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魏璎珞原型:10年連生6胎,百年後屍骸出土,才發現乾隆有多自私

令妃魏佳氏,1727年生人,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嘉慶帝生母,死後追封為孝儀純皇後。這個後宮女子的一生可以說是風光榮耀的,她19歲從宮女一躍成為貴人,此後晉升不斷,10年間為乾隆生下了四子二女,足見其榮寵之盛。

但直到薨逝,魏佳氏也隻坐到了“令懿皇貴妃”的位置,即使後位懸空她都沒有成為皇後,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隐情呢?

魏璎珞原型:10年連生6胎,百年後屍骸出土,才發現乾隆有多自私

先來說說乾隆的三位皇後。元後是孝賢純皇後富察氏,也是乾隆最為敬愛的一位妻子,她姿容窈窕、溫良賢淑,乾隆對她“每加敬服,鐘愛異常”。1784年東巡途中崩于德州後,乾隆悲恸至極,寫下“忽作春風夢,偏于旅岸邊”的詩句來悼念她。

繼後輝發那拉氏,初為娴妃,後晉升皇後。這個晉升不是皇帝所願,而是太後懿旨,後位不能一直空缺,是以隻能再立一位皇後。而在乾隆心中繼後遠比不上元後,是以繼皇後一直不受寵愛。

魏璎珞原型:10年連生6胎,百年後屍骸出土,才發現乾隆有多自私

接着就是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她是清朝唯一一位漢人皇後,雖是死後追封,但也已經極為特殊。而她在1745年甫一承寵,受封的就是貴人,起點就比别的妃嫔高出一截。同年晉為嫔,賜封号“令”,取自《詩經》中“如圭如璋,令聞令望”一句。越3年為妃,1759年為貴妃,晉升之路就像坐了火箭。

而到了1765年,乾隆直接将令貴妃晉為了皇貴妃,要知道,皇貴妃地位僅次于皇後,相當于副後。當時帝後雖已失和,但繼皇後還尚在人世,乾隆卻将令妃升為皇貴妃,足見她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魏璎珞原型:10年連生6胎,百年後屍骸出土,才發現乾隆有多自私

直到1773年,她的兒子永琰在13歲時被秘密立儲,而當時還在世的令皇貴妃卻并沒有被立為皇後。乾隆任由後位懸空,直到皇貴妃去世後二十年,才宣布皇太子人選,并追封魏佳氏為皇後。

也就是這個行為,讓後世的人覺得魏佳氏并不是真正受寵,而隻是一個“生育機器”。雖然她确實10年接連生了6個孩子,讓她身體有所虧損,但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在魏佳氏生前,她的居住、服飾等就已經參照了皇後的規格,她所缺的僅僅隻是一個名号而已。

魏璎珞原型:10年連生6胎,百年後屍骸出土,才發現乾隆有多自私

還有後世對皇貴妃的屍身檢驗,發現她體内有慢性毒藥,才保證屍身不腐。于是又有人提出“令妃毒殺說”,認為令妃是被皇帝毒死的,這種說法也不太可信。最有可能的是令妃由于生産,身體虧空,去世前的十年中藥沒有停過,是藥三分毒,十年的藥性在她體内沉澱,才讓令妃體内充滿“毒素”。

至于為什麼令皇貴妃在世時沒有被封為皇後,那是因為魏佳氏是漢人女子,即使她再期待皇後之位,于禮于制乾隆都不可能封她為後。加之若封令皇貴妃為皇後,永琰的皇太子身份就會提早暴露出來,這也是乾隆所不樂見的。

魏璎珞原型:10年連生6胎,百年後屍骸出土,才發現乾隆有多自私

是以,令皇貴妃在死後才被追封為皇後,并不是乾隆不寵愛她,而是在當時的局勢下,考慮到朝堂穩固和子嗣,隻能犧牲她皇後的位置換來一時的安定,這對乾隆來說才是最好的安排。

繼續閱讀